黃海松
摘 要:在任務驅動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讓學生從中培養自學能力,可以有效地發揮出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優勢作用。教師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時,需要為學生創建任務情景,讓學生學會利用情景條件來開展自主學習。在布置學習任務以后,要讓學生分析任務,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要開展合作任務驅動學生協同學習能力發展。本文將在任務驅動下探究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語文自學;培養策略
引言
為了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解決語文問題,并且完成相應的任務,讓教學形式轉變成探究型學習模式,保證每個學生都一直處在積極學習知識的狀態,開展任務驅動模式的初中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并且讓學生主動地進入到探究技能,實踐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布置具體任務,并引導學生在自主意愿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并且達成真實的掌握和技能的學習。
一、創建任務驅動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興趣
在驅動教學中布置任務是最關鍵的環節,但是在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時,應該選取怎樣的方式去給學生下達任務,則需要教師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為學生建立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滿足,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并且讓學生可以參與到任務中,在任務中表現出足夠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所創建的任務驅動教學情景,必須要符合教材內容。在氛圍烘托時,可以選擇與教材中描寫的情感或者環境相符的氛圍,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理解,并且產生共情,讓學生在掌握時可以通過情境的烘托來實現知識點的鞏固。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消息兩則》這一課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新聞,的各種寫作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學會寫一篇新聞,教師有必要創建任務驅動的教學情境來滿足讓學生對新聞的理解,并且讓學生從前進中提取出新聞寫作的要素。如教師給學生一段故事的情節,需要讓學生從中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以及主要內容。在主要內容中,要涉及到故事發生的原因,故事發生的細節,故事的進展并且故事的主人公是誰,都需要隨身從一大段的任務情節中提取。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學會如何找出新聞的重點,并且建立自主學習新聞和在平時生活中閱讀新聞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教會學生任務分析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有些教師在布置任務以后,會直接選擇讓學生去完成任務,但是學生在面對任務的題目時一籌莫展,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教師就有必要教會學生任務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更高效并且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上學生下達學習任務以后,讓學生開始對任務進行分析,但是并不能直接的告訴學生這一個任務,學生應該做什么。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任務中的關鍵點,讓學生自己對任務進行探索并且完成。讓學生學會對任務進行分析,并且學會從任務中發現重點來激發對任務完成的動力,可以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
例如:在學習《我為什么而活著》這一篇的課文時,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的任務,來驅動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但是有些學生對于預習作業這一任務不知道該如何去完成,認為只是簡單的將課本瀏覽一遍就可以。但是教師必須要教授給學生預習作業的任務中具體的預習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預習任務的步驟。比如,教師詢問學生在瀏覽課文時會不會有不認識的生字和生詞,有沒有涉及到所學習過的修辭手法。通過這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知道,在預習任務時需要完成這個步驟有哪些,并且怎樣的預習過程才可以完成預習作業。
三、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夠在驅動式任務學習中有更高效的學習過程。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展現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將學生的主體自以為在課堂上得到體現,并且能夠強化學生對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理解。在學生理解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后,可以提升完成任務的意識,并且促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有更高的自覺性。學生在面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使人需要,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并且開拓思維,將自己的回答進行完善。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課本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問題引導式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盡可能地發揮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針對教學文章提出問題時可以從文章的閱讀目標來設置問題。如“格物致知精神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為什么需要我們有這種精神呢?”用這一個問題來驅動學生開展對課文的閱讀。學生在這一個問題的驅動下,在課文閱讀時更認真,并且想要從文中尋找到答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針對文章中的段落來設置提問,驅動學生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和思考。
四、用任務驅動學生的協同能力發展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體身子學習能力也有所要求,并且在協同學習過程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針對自己的任務加強學習效果,并且為了使自己的任務更完善,學生會在其中發揮出個人自學能力。學生會為了完成自己相對應的任務,將沒有掌握的技能開展自主學習,并且最后在任務總結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并且協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要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才可以發現關鍵點并且完成。在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之中,可能會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且提交最優的作業質量。
例如:在學習《北冥有魚》這一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布置翻譯的任務。但是全篇翻譯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可能有點困難,但是可以讓他們形成小組互相交流討論,每個人完成哦,其中一個段落的翻譯,并最后總結出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翻譯任務。一個學生完成第一段落的翻譯時碰見不認識的古詞,可以詢問小組內成員,沒有人能解決問題時,這位學生可以,自己去查找字典,并且通過討論以后選取最適合的翻譯。繼發揮出了學生的協同作用,又體現出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且最后還將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完成。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針對任務點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通過任務分析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辦法讓語文教學質量得以提升,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有更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盧靜.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科幻畫報,2022(02):183-184.
[2]曾艷娟,吳健勇.單元統整? 任務驅動? 支架助力——“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