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兵 任軍



關鍵詞:符號學 傳統文化 淮陽“泥泥狗” 文創產品 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7-0127-04
引言
隨著對優秀傳統手工技藝的發掘保護思潮的興起,淮陽“泥泥狗”泥塑再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淮陽“泥泥狗”是淮陽地區所特有的泥塑手工藝品,其文化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反映著淮陽地區勞動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歷史文化。其泥塑裝飾元素、繪畫裝飾色彩、裝飾紋樣形態等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學術價值。基于符號學相關理論對淮陽“泥泥狗”泥塑藝術進行分析研究、借以進行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的文獻屈指可數。因此,本文基于符號學理論,針對淮陽“泥泥狗”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研究。
一、符號學相關理論釋義
符號是人們進行信息交流賴以憑借的工具之一。符號無處不在,生活也是一個逐漸符號化的過程,且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1]。信息流轉的過程中,人們可以能動地借助符號進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如圖1)。符號是精神層面的映射,信息傳達借助精神層面的抽象概念,即可實現在時間和空間中傳遞和交流。根據索緒爾符號學的理論:符號學可以分為“能指”和“所指”兩個主要功能[2 ] 。“能指”符號用于表達特定事物的抽象語言概念,“所指”是指特定事物或抽象語言概念符號所蘊含的深層含義。只有能指和所指相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符號,前者是指向表達層面的物象,后者則是指向內涵層面的概念[3]。比如:提到“油紙傘”這一語言符號,人們第一反應聯想到:江南雨巷中那位撐傘的溫婉幽怨姑娘以及人們對于江南的無限遐想。油紙傘即“能指”,江南雨巷中那位撐傘的溫婉幽怨姑娘的形象以及人們對于江南意象的精神層面的無限遐想即“所指”。依據莫里斯符號學三分法理論研究:符號學研究內容又可劃分為:語構層面、語義層面及語用層面,語構層面研究各個符號之間的關系,語義層面研究符號與指代內容之間的關系,語用層面研究符號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基于符號學相關理論對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進行開發設計:是借助理性分析方法剖析感性藝術元素的過程。
二、符號學視角下淮陽 “泥泥狗”解讀
淮陽“泥泥狗”是中原地區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民情等社會文化的集成與載體[4]。淮陽“泥泥狗”在漫長的發展和傳承過程中形成了自身區別于其他民間手工泥塑的特色,其擁有豐富的造型、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區別于大多數泥塑的特點:它還可以吹出動聽的聲響,這樣的精巧制作手法使得淮陽“泥泥狗”更顯得與眾不同。淮陽“泥泥狗”為當地的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載體,而且承擔著文化傳承、情感寄托等心理需求,淮陽“泥泥狗”所擁有的這些獨特藝術價值。為對淮陽“泥泥狗”這項優秀手工技藝的發掘價值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優秀的傳統技藝只有通過有效的發掘和必要的傳承保護,這些傳統優秀技藝才能為更多人所熟知。基于符號學相關理論對淮陽“泥泥狗”的裝飾紋樣、繪畫色彩、紋樣構圖以及綜合展現的深層意義進行解讀。
根據索緒爾符號學理論能指與所指相關內容:淮陽“泥泥狗”能指研究主要側重于泥塑的外觀造型、裝飾色彩和裝飾紋樣等方面內容,所指研究主要側重于泥塑的外觀造型、繪畫色彩和裝飾紋樣所承載的文化內涵、精神信仰等情感寄托和情感表達。以莫里斯符號學三分法理論視角切入:淮陽“泥泥狗”泥塑的語構研究主要側重于泥塑造型的構造、裝飾紋樣符號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繪畫色彩配比關系;淮陽“泥泥狗”泥塑的語義研究主要側重于泥塑造型、裝飾紋樣和繪畫色彩等視覺符號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等;淮陽“泥泥狗”泥塑的語用研究主要側重于泥塑本身與使用對象的關系。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從莫里斯符號學三分法視角出發,探討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方法(如圖2)。
(一)淮陽“泥泥狗”視覺符號的語構分析
淮陽“泥泥狗”捏制題材內容涉及廣延,主要依據當地流傳的神話故事、遠古傳說以及生活中的實物參照,泥塑造型的捏造、裝飾圖案及紋樣的選用是當地手工藝人心口相傳、約定俗成的。人們借助這一泥塑文化載體表達了心中的美好的生活向往以及不同的情感精神寄托。調研整理淮陽“泥泥狗”相關典型泥塑作品(如表1)。
1.淮陽“泥泥狗”的裝紋樣符號語構分析。淮陽“泥泥狗”裝飾紋樣符號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女陰紋樣、太陽紋樣、馬蹄紋樣、三角紋樣、圓點紋樣和線條紋樣。淮陽“泥泥狗”裝飾紋樣構圖形態類似于原始繪畫的表現形式,紋飾外觀散發出抽象的氣息。在這些符號當中,蘊含著當地的文化內涵、時代變遷的足跡以及獨特的審美意味。淮陽“泥泥狗”紋樣裝飾圖案大多是點、線、面相結合的抽象圖案,點線疏密合理,線條簡約概括。淮陽“泥泥狗”的取舍裝飾構圖方法也別具一格,其大多只對主體正面裝飾,背面和側面一般不進行裝飾。這樣的取舍構圖方式使視覺焦點更集中于正面,并且紋飾構圖依據不同的泥塑形態進行刻畫形象。紋飾中有的線是劃分泥塑身體方位,有的線是加強原造型的特色。提取整理分析淮陽“泥泥狗”裝飾紋樣圖案(如表2)。
2.淮陽“泥泥狗”的造型符號語構分析。淮陽“泥泥狗”泥塑造型可大致歸類總結為四種類型。(1)寫實類型:淮陽“泥泥狗”在捏制過程中常用的捏塑手法之一,泥塑造型依據現實存在的動物形象為基礎,保持動物基本樣貌的同時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圖3泥塑《馱子斑鳩》就是寫實類型,其在保持動物斑鳩基本形態的基礎上進行捏制設計,泥塑保留了原有動物的基本形態,主要通過裝飾紋樣及紋飾構圖進行變化。(2)復合類型:以動物的組合形象為主,由多種動物身體部位組成,擁有著很強的想象力體現。如圖4泥塑《貓拉猴》。此類泥塑捏制過程中,泥塑藝人選取多種動物原型,依據當地人心口相傳的神話傳說進行捏制,主要選取多種動物的某一部分進行組合搭配。(3)抽象類型:淮陽“泥泥狗”泥塑造型與別的泥塑相比更表現的古拙和獨特。因為受圖騰文化觀念的影響,其造型和古老祭祀圖、騰崇拜等有相關聯的地方,其造型和色彩散發出深邃的莊嚴和神秘感。抽象類型泥塑捏造相比復合類型表現的更加的怪誕,其泥塑原型是無法在現實中找到依據所在的。如圖5泥塑《尋根》,并不局限于理性秩序和對象寫實。(4)創新類型:淮陽“泥泥狗”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也加入了更多的現代造型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其泥塑捏造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涉及內容主題也更加的與時俱進。恰恰是由于這樣的不斷更新換代,新鮮血液的注入使得淮陽“泥泥狗”更具生命力。
3.淮陽“泥泥狗”的色彩符號語構分析。淮陽“泥泥狗”色彩絢爛,不落俗套,富有空間張力。淮陽“泥泥狗”在漫長的發展創作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著色技巧和手法,淮陽“泥泥狗”將黑色作泥塑色彩的基底色,并在黑色的基底色上裝飾了多種色彩,二者相互映襯,又形成色彩對比。淮陽“泥泥狗”其制作過程大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進行胎素捏制,然后進行晾曬,干燥完成后的素胎用黑色顏料通身印染,然后在此基礎上用紅、黃、綠、青、白等顏色進行裝飾繪畫。隨著大眾審美標準的改變及裝飾美化的客觀需要,粉、藍、橙等部分色彩慢慢加入到色彩繪畫中。
淮陽“泥泥狗”色彩搭配運用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沖擊感,強烈的色彩對比是淮陽“泥泥狗”的一大色彩運用特點,如圖6《多面怪獸圖騰 》:其給人的視覺感受呈現出跳躍、歡快的視覺感知,整體裝飾畫面配色效果和諧絢爛,用色豐富多彩。如圖7淮陽“泥泥狗”泥塑作品《虎》,泥塑整體是大紅大綠的對比和互補配色。如此的配色方式在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中并不少見,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淮陽“泥泥狗”色彩觀與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擁有著共通的情感基礎。
(二)淮陽“泥泥狗”視覺符號的語義闡釋
淮陽“泥泥狗”視覺符號作為當地傳統文化、情感寄托以及思想觀念的載體,其受到所處地域的地方經濟、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當地人通過泥塑創作來傳遞內心情感、精神寄托及對生活的美好期望。
1.淮陽“泥泥狗”的紋樣符號語義分析。對淮陽“泥泥狗”裝飾紋樣符號進行歸類總結,大致有女陰紋樣、太陽紋樣、三角紋樣、馬蹄紋樣、圓點紋樣、線條紋樣等。以女陰紋樣、太陽紋樣、圓點紋樣及線條紋樣為主要類型。其裝飾紋樣承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和內涵,例如女陰紋和三角紋,紋飾意象風格具有古拙、魅惑的風格特征,泥塑裝飾形態體現出生殖崇拜的跡象。其恰恰是遠古先民對于家族興旺以及對人口的渴望的反映。比如泥塑《人祖猴》,其造型似人又似猴,周身披有毛發,腹部繪有女陰紋飾,莊嚴神圣(如圖8)。其泥塑裝飾紋樣蘊含著原始生殖文化是無可置疑的,是對生命的禮贊,以及人們對種族繁衍以及生命祝福方面的祈求。
2.淮陽“泥泥狗”的造型符號語義分析。淮陽“泥泥狗”造型種類多樣,是現實中的人們憑借自我的生活閱歷主觀地按照自我精神需求加以營構。如泥塑《多面怪獸圖騰》及《尋根》等,這類泥塑造型設計與典籍《山海經》當中所描述的神話動物較為相似,具有較強的想象力體現。從實際情況考究,現實生活當中并沒有這部分奇特的形象,其靈感來源更多的是一種古老崇拜以及圖騰崇拜。而且人們在泥塑的創作過程中,常常通過泥塑造型的創意設計來表達情感,例如泥塑《輩輩封侯》(如圖9),其泥塑形態是一只母猴媽媽背著幾只小猴,借助象征的創作手法,通過創意性的泥塑造型來傳遞情感寄托,表達了對于家族世世代代興旺發達以及官運亨通的生活期盼,另有提倡倫理人情之意。淮陽“泥泥狗”所包含的此類種種的文化涵義及教化功能恰恰是其生命周期不間斷的主要原因。淮陽“泥泥狗”不僅具有美化裝飾功能,同時具有教化之功能。
3.淮陽“泥泥狗”的色彩符號語義分析。采用“五色”可以說是淮陽“泥泥狗”文化藝術的主要色彩特征[5]。如此的配色方式恰恰與我國傳統五色文化相印證,五色在傳統配色中被賦予吉利美好的象征意義。在社會的長久發展進程中,五色文化與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社會情感和個人人生各個方面都擁有著種種的聯系,這些聯系映射出了本民族共有的文化內涵,情感寄托和文化多樣性。在傳統民俗文化里,“五色” 往往與“五行”文化相聯系,同時被人們稱作“正色”。它們是神秘的,同時擁有別致的不可言傳的審美意味。對于此類種種概括評價,當地人們更熱衷于將其與為“吉利”“吉祥”“如意”等相聯系。而事實例證,在現實的生活中當中,淮陽“泥泥狗”就是作為一種吉祥物或者祈求平安的饋贈物品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被傳遞,其與幸福美滿、招財納福、避邪免災等世俗意愿相聯系。
(三)淮陽“泥泥狗”的視覺符號語用研究
傳統民間藝術的生命周期依賴于現實生活的需要,只要有滿足一定的實際需求才可能走的更遠。淮陽“泥泥狗”在實際的生活應用中,除了有著裝飾美化等實際功能之外,還擁有著禮儀及教化功能,其可以當作饋贈禮品用于親朋好友之間的祝福及問候。作為當地人生活中美好的裝飾物,淮陽“泥泥狗”里承載著當地人們心里最美好的愿望和生活期盼,也給觀賞者帶來美的視覺欣賞和精神享受,淮陽“泥泥狗”泥塑擁有著雙重功能:即功能性和欣賞性。在實際的生活中,淮陽“泥泥狗”的作為人際交往的饋贈禮品,對于不同的場合和對象同樣遵循著一定的語用規則。例如:對于婚嫁人家,選擇泥塑《馱子斑鳩》是最合適不過了,其寓意新人早生貴子,日子紅紅火火。對于孩子升學做官,泥塑《輩輩封侯》是絕佳之選,寓意步步高升,仕途長遠之意。
三、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開發設計
(一)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的方法
淮陽“泥泥狗”的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是將其實體泥塑及裝飾紋樣符號進行解構、重構的過程。即將泥塑文化載體及裝飾紋樣符號進行創意性轉化設計,同時深入挖掘泥塑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功能價值,以獲得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文創產品。針對淮陽“泥泥狗”進行開發設計,需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洞悉各元素符號以及泥塑造型所蘊含的文化涵義。同時立足于現代大眾的審美取向和市場需求特點,巧妙建立二者之間的聯系,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開發設計過程中應著重把握相關設計符號的傳遞相互性和協同性,把握市場受眾的內心情感需求。設計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對相關設計元素例如:結構、色彩、材質等加以創新變換設計,進而創造出符合現代消費的物質文化產品,同時也有助于設計實踐的順利進行[6]。
下面,基于符號學相關理論,對淮陽“泥泥狗”的設計元素符號進行解析,梳理出對淮陽“泥泥狗”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開發思路,如圖10所示。
第一個設計思路是視覺符號的選擇與重構,即在不改變淮陽“泥泥狗”的紋樣語構形態的基礎上,借助色彩語構的變化,進行紋樣符號的創新設計運用。即對泥塑中的視覺符號進行提取并歸類總結,例如紋飾符號、色彩符號、造型符號等,并在此基礎上使用符合現代審美的設計手法進行求變。使淮陽“泥泥狗”的視覺符號移植到其他文化載體上,借以達到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
第二個設計思路是語義的延伸與轉換,即深入探索淮陽“泥泥狗”泥塑所蘊含的深層文化“語義”。對淮陽“泥泥狗”泥塑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功能深入挖掘,并借助所提取歸納的紋飾語構和色彩語構進行具體的紋飾設計與內容的創新改變,進而傳遞淮陽“泥泥狗”蘊藏的深層次文化內涵。“語義的延伸與轉換”使得對淮陽“泥泥狗”的開發設計不再僅僅局限于泥塑文化的顯性文化元素,而是其創新開發設計的又一開創性思路。
(二)淮陽“泥泥狗”的文創產品設計實踐
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設計實踐總共分為三個系列七件作品,借助于淮陽“泥泥狗”泥塑特有的含蓄內斂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作。主要采取了象征和隱喻等創作手法。
本系列文創產品設計,選擇的物質載體是水杯,背包和裝飾畫。系列一:針對水杯設計所選取的淮陽“泥泥狗”設計符號,即“紋樣語構”是泥塑作品《草帽虎》裝飾紋樣打散重組的部分紋樣,并輔以相應的圓點紋進行變換設計,借助符合現代審美標準的馬卡龍配色設計出的新的紋樣符號(如圖11),主要運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為此系列命名為《虎虎生威》(如圖12),泥塑《草帽虎》在傳統語用過程中是作為一種祈福的符號,擁有著美好的寓意。此系列創新設計可以作為禮品互贈,表達生活或事業虎虎生威,蒸蒸日上。創新設計的裝飾紋樣保留了原淮陽“泥泥狗”泥塑裝飾紋樣的固有形態,紋樣重新構圖設計并進行色彩語構創新,最后呈現出獨特的趣味。
系列二:針對雙肩背包設計所選取的淮陽“泥泥狗”設計符號,即“紋樣語構”:是淮陽“泥泥狗”泥塑作品《人祖猴》裝飾紋樣打散重組并創新設計的部分紋樣(如圖11),并進行色彩語構創新設計。即紋樣重新設計并進行色彩求變。此系列借用傳統命名《輩輩封侯》(如圖13),即沿用了傳統文化內涵,借助隱喻的藝術表現手法,“背”隱喻為“輩”,“猴”隱喻為“侯”,借以表達人們對于金榜題名,博取功名的美好愿望。
系列三:針對裝飾畫設計所選取的淮陽“泥泥狗”設計符號,即“紋樣語構”是:淮陽“泥泥狗”泥塑作品《草帽虎》和《人祖猴》中選取的部分紋樣,并選取寓意生殖崇拜的女陰紋,象征希望與光明的太陽紋,蘊含富貴的花朵紋等紋樣符號,輔之以圓點紋、線條紋等紋樣再設計后的裝飾紋樣(如圖11),此系列命名為《富貴團圓》(如圖14)。紋樣選取主要依據于淮陽“泥泥狗”本身代表著一種祈福和象征美好的符號,所以此系列裝飾紋樣主要選取了淮陽“泥泥狗”典型的紋樣符號進行求變創新設計。通過這一系列開發設計,借以表達人們現代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虎虎生威》水杯系列和《輩輩封侯》背包系列。是借助淮陽“泥泥狗”視覺符號的紋樣語構和色彩語構進行的二次開發設計,即使用解構、重構、配色等再設計的創作手法,創新設計的紋樣語構沒改變原有視覺符號本身的語義。是借助泥塑裝飾紋樣而進行的開發設計。《富貴團圓》裝飾畫系列是在 “語義”的延伸和轉換的基礎上,借助所提取的紋飾語構和色彩語構進行具體設計與創新改變。
結論
通過以上設計實踐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規律和結論:對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進行開發設計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借助現代設計手法和審美標準,創新應用泥塑本身外顯的藝術元素。二是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及功能意義,通過具體設計傳遞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同時例證了淮陽“泥泥狗”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借助符號學相關理論指導,可以實現二次創新設計,為今后的淮陽泥塑文化產品的創新設計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和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