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霞霞
摘要:將傳統文化滲入高中語文教學,能夠讓高中語文學科散發出智慧的光芒,豐富學生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方法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的輸出主要依靠有趣的故事情節和能夠抒發情感的唯美詩句等多種創新方式,相較于過去“廣播式”的教育方式,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相互融合,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趣味性。學生通過感受文章內容,了解主人公的內心,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改變對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進而積極主動地探究傳統文化,切實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樹立文化自信,以此發揮傳統文化潛在的教育功能。語文學科,其實更多時候是在傳授傳統文化的內核。中華文化曾經歷過數千年的滄桑和磨難,我們不妨將其視為幫助新一代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的基礎,如此他們內心會有許多文化沉淀的產物,從而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進行領悟并提高自我價值。
2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方法
2.1注重教材,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
高中語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而來的,凝結了深厚的思想文化,體現了文學作品的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對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應該從教材出發,深入挖掘教材中傳統文化的內涵,將文章中蘊含的深層次傳統文化展示給大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讓學生體會文章中要表達的傳統文化的意義,從而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進行《師說》的教學時,教師需要了解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讓學生對傳統文化中從師求學原則和尊師重教的傳統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從文章出發,深度講解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體會到韓愈的良苦用心,幫助學生理解尊師重教的重要性,讓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2.2用文以提踐行能力
“學以致用”是讀書的最大之境。對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來說,教師讓高中生在學文明的基礎上提升其語文實踐能力是當前學科要求的重中之重。為此,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對語文課文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要讓學生明白文本中的傳統文化精華,并讓其運用到社會實踐中來。例如在學習《勸學》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應該具備的態度和學習的意義進行更為深刻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針對學習要不斷堅持和積累,不斷去進行求真、求實探索的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學習意義以及學習理念。這樣,一方面使學生理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聯系自己的生活和成長經歷,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所學的精華、學習態度等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和提升。高中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如果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關注,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到學習的重要性,并積極端正學習的態度,這樣便能夠促進高中生健康快樂成長。
2.3切實雕琢學生的人格性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融合時,既要培育學生的言語意識,又要雕琢學生的人格性情,讓學生融入《詩經》中達到啟迪智慧的目的,讓學生在《詩經》學習中達到明志的目的,讓學生在品味《詩經》的過程中感悟其中的真諦,促進學生人格性情的雕琢。為幫助學生在看到文本的同時能領悟其內涵,需要在教學《詩經》之前,就要領略其核心思想,《詩經》的核心思想就是思無邪,秉承不偏不倚的中和態度,也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有節制又合理地控制自我情緒。比如在《氓》一文中,女子屬于內心滿懷怨恨還是一種自我意識覺醒?在《采薇》一文中,士兵屬于消極面對王役之事還是愛國情懷的積極展現?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提出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辨,同時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在感受和學習《詩經》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明白《詩經》的價值,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廣泛閱讀名家是如何解讀《詩經》的,并非將自身禁錮在教師參考資料所給定的范圍內,還要把《詩經》內蘊含的深刻意蘊體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才能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下,喚醒他們對傳統文化美的感受,以達到啟迪學生智慧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幫助學生融入《詩經》中,需要結合《詩經》的核心思想來引導學生掌握《詩經》的閱讀方法,并在閱讀中通過文本來窺探做人智慧,從而使得學生思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在面對日常生活和學習難題時,就能靜下心來做出最佳選擇。
2.4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
高中語文課堂是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為了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例如,在進行《離騷》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課件向學生介紹一下屈原的背景,讓學生了解屈原的身世和仕途,讓學生體會到屈原內心的抑郁,其報國不得志的悲憤。從而幫助學生站在屈原的角度思考文章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傳達的文化內涵。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有著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深入挖掘教材,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將傳統文化的內涵展示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高中學生的三觀逐步成熟,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讓學生得到良好熏陶。
參考文獻:
[1]馬婧瑜.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思考[J].課外語文(上),2020(12):27-28.
[2]張曉坤.文以載道文以化人——試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資訊,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