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富群
摘要:在小學各科目中,數學的特性決定了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而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高低反映了其對數據的敏感度和數據處理水平,而且數學計算能力不僅關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理解水平,更與學生未來的數學等理科科目學習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有著重大關系,因此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是小學生需要努力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差的表現和原因入手探究如何提高其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的總體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并奠定好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其計算能力水平的高低不僅關乎學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數學學習,還直接影響著未來中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因此具備較好的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和未來的數學學習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素養之一,由此可見提高低年級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計算能力相關方法的教學,準確把握其計算能力水平和學習情況,然后有的放矢地進行提高,從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和推理水平的提高。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差的表現和原因
1.1學生進行計算時注意力不集中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部分低年級學生在進行計算時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現計算結果錯誤的情況,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將原始數據抄錯或者看錯或誤換加減號,結果導致答案錯誤。在這些計算錯誤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并不是不了解或者不會應用相關的計算法則,而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粗心和不集中注意力導致的疏忽和錯誤,這意味著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但容易受外在因素干擾而使得其計算能力大打折扣。
1.2對于計算法則不甚理解
了解并弄清楚計算公式和運算法則是進行計算的基本前提,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所接觸到的主要是一百以內相關的簡單的加減乘除,部分學生由于對于加減乘除的基本法則不理解而導致在進行計算時難以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而不會解答或者解答錯誤,最典型的就是本應該使用加法卻使用了減法、本應該使用乘法卻使用了減法,從中可以看出學生不甚了解什么時候用加法、用減法、用乘法和用除法,還有就是部分學生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時因不了解運算順序而出現錯誤,因此雖然學生對于數據的計算是正確的,但是掌握計算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正確解決數學問題,所以學生徹底弄明白計算法則是極為必要的。
1.3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
其中還有極少一部分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差的原因是因為其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因此上課不注意聽講導致其并沒有掌握到基本的計算技能和原則,因此在面對數學計算時具有心理上和實踐上的阻礙,這一類學生在進行計算時最典型的就是“無動于衷”,即要么胡寫答案要么直接空白,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類學生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思想上的阻礙導致了其數學計算能力差以及一系列其它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
2.1培養學生對于數學計算的興趣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極少一部分人由于數學學習興趣較低或者學習態度問題而導致其計算能力較差,而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卻不僅僅針對這一小部分學生,而是要采取“整體培養,重點突破”的策略,即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學段數學教學時注重展現數學知識的魅力和數學計算能力的實用價值,這就需要教師把握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性,另外在整體教學之下采取個體鼓勵式指導教學,即針對少部分學習興致不高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地鼓勵式地指導,從而讓其感知到掌握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和獲得感,比如教師可以可以采取游戲或者比賽的方式吸引學生進行計算,在這一過程中不進加深了學生對計算公式的理解,也可以提高一部分人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2.2熟練地掌握運算規律,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效率
對于低學段小學生學習數學而言,死記硬背運算法則或許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并且能夠初步進行比較簡單的計算,但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低效的,因為學生難以真正理解這些運算法則的真正含義,所以教師在教授運算法則時需要先進行典型的案例教學,幫助學生弄清楚這些運算法則的真正含義,從而為學生熟練地掌握運算法則、提高正確運算能力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反復的計算訓練加深其印象,另外教師可以借助具體工具輔助教學,比如在以10的分解和組成情況為例,教師可以拿十根小木棍為例子進行拆分和組成,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運算規律,從而為小學高學段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3養成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
因為粗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計算問題,其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培養學生在計算完成后再進行檢查的習慣,但習慣的培養看似簡單實則最難,尤其是對于比較好動、好奇心較強且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但需要明確的是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檢查計算的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時而成的,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其輔助作用,幫助低學段小學生形成檢查已完成的計算的良好習慣。這就需要教師重視檢查工作,不僅進行相關的檢查方法和示例教學,還要做到及時地檢查作業,尤其是學生的計算步驟,并對其嚴格要求,表揚和適度批評相結合,而且在布置作業時要為學生留出檢查的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逐步重視檢查這一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度。
2.4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也應該積極適應時代潮流,學習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或者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和動畫資源展示計算問題,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并且可以更簡單明了地傳達計算的核心思想和步驟,尤其是利用動畫資源展示錯題案例時,可以更直觀和深刻地展現錯誤的計算方法,并且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對錯誤計算方法有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認識,從而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和運用正確的計算方法。
結語
綜上所得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采取多種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教師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上,而要明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僅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而服務,更是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紀曉嵐.淺析提高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8(21):83-84.
[2]焦小亞.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154.
[3]趙秀花.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及優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9(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