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偉
摘 要:在產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之下,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面臨很多新機遇,國家針對大學生創新教育給予更多重視。本文主要總結出目前對于高職院校內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出現的相關問題,并且提出科學優化師資隊伍,同時健全課程教育體系,實現全方面的育人,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直接對接雙創,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其創建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育人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
產教融合屬于行業、企業以及學校之間創建出合作的一個平臺,通過科學有效整合優秀的資源,聯合培養學校內部的人才,進而可以真正實現供應,最后可以滿足目前雙方資源基本需求的平衡。深入改革產交融合屬于目前國家高校教育內部進行改革以及發展的基本需求,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教育整體的不斷發展,加強人才、產業以及資源等方面之間的科學整合。近些年來,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即將面臨著新機遇。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育人共同體路徑展開以下有關分析和研究,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內部創新創業育人理念不夠明晰
依照國家對于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高職院校內部需要開設有關的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和項目,因為消化管才能的嘗試比較少,在課程知識基本目標以及相關培育理念這一方面出現了很多不明確的情況,很多高職院校比較重視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使得相關育人理念出現一定局現性,再加上學生們一般的地位都比較滯后,并沒有接受以及貼近創新創業的相關專業化知識,和實際創業之間相背離[1]。
(二)教學體系缺少雙導師制
當前,高職院校內部的創新創業課程通常被分為60個學時,教師資源一般都來自于高校內部的就業指導教師以及輔導員等等,缺少一些必要的企業創業以及企業實踐等相關經理,使得創新創業課堂僅僅具有專業性,授課的基本形式也比較守舊,缺少創新創業實戰的相關典型案例,使得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很難真正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具備十分深厚的實戰經驗,但是因為缺少校企之間合作的機會,會使得創新創業在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逐漸形成溝通的“鴻溝”。所以,創建出具有教學培訓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雙導師制教育體系具有必要性。
二、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育人共同體路徑
(一)建設高校之間創新創業教育的合作機制
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時候應該對大學生進行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甚至要做好破產的打算,大學生在開始走創新創業的道路時,就應該有這樣的心理。高校中的創新創業指導部門一定要正確的進行創新創業的引導,進而創建一個科學有效的教育模式[2]。高校可以通過定期的召開創新創業的研討會,將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等等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可以幫助負責創新創業的教師積累一定的教育經驗,幫助教師整理自己的教育內容以及科學的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還可以在在這一基礎之上,創建高校之間的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資源的合作機制,依托于更加高效的創業師資力量以及創新創業的服務平臺等進行有關的教育資源整理與應用,進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創建出多元主體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
創建理論和實踐之間進行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育相應機制,使得學校以及行業和企業等等展開多元化的主體的共同合作機制,由課程教學以及實踐訓練等方面科學有效整合資料,確認人才培養的相關方案。創建出具有較強教學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雙導師制教學方案,對于高校內部的教師,需要加強和企業之間展開深度融合,加強高職院校內部教師下基層以及下企業鍛煉實踐的實際頻率,加強教師企業的任職機會,為專業教師提供出雙創學習實踐平臺以及相關的實踐機會,逐漸培養出教師的創新化教學思維,打造出雙師型教師。還能夠通過吸引一些企業入校、引入企業駐校等基本形式,可以吸引水平更好的企業導師入駐高職院校的實踐課堂當中,將有效解決企業的基本困難當作自己的任務。
(三)有效健全課程教育體系來實現全方位育人
將社會需求作為導向,將傳授創新創業相關知識作為基本目標,將學生們創新創業的基本能力以及品質作為自己的責任,基于社會和行業等資源,科學優化培育目標,重新構建出課程教學體系,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被納入到公共必修學分的課程當中,創建出課程教育與社會之間進行對接、課程章節與專業之間進行融合、課程知識內容以及典型案例進行融合以及理論教育和線上學習資源進行融合的“一對接三融合”教育機制,進而可以實現全面育人。
(四)創建出創新創業互動的空間
創建出創業園以及科創中心等相應實際操作平臺或者是基地,在第二課堂之中培育學生們整體的創新創業基本能力,逐漸引導社會力量以及科研資本等逐漸加入到高職院校之中的創新創業項目,利用平臺進行互動,加強創新整體的成功幾率。將平臺作為基礎,進而可以參加高職級院校的互聯網+大賽等等相關實踐活動和比賽[3]。還可以為學生們聘請教師以及社會大咖等基本形式,定期展開院校內部的創業沙龍,進而激發出學生們創新創業的熱情,培育學生們的創業基本意識。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負責部門需要和企業之間進行協同,創建出校企聯盟的相應平臺,利用技能培訓以及創業競賽等展開多路徑的驅動學生們雙創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產教融合的這一背景之下,創新創業逐漸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高職院校的教學也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優化。當前高職院校之中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問題,需要學校給予有效解決對策,優化師資隊伍以及健全課程教學體系等,為學生們創建出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最終構建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共同體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劉穎沙,鄭愛泉,左文革,劉昭彤. 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育人共同體路徑[J].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1):45-47.
[2]張召哲. 產教融合模式下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 中國商論,2021,(18):177-179.
[3]陳振興.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4(0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