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一些化學知識的理解存在差異,導致他們在同樣的教學方式下出現了不同的學習效果。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了分層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采取分層教學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化學;教學資源;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9-004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14
分層教學指的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對教學標準重新進行定義,并且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標準。分層教學是一種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做出一定的區分,從而形成的一種更為科學的教學管理手段。為了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化學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優化,從而達到學生自主解決化學問題的目的。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能力。
一、當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習的過程僵化
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大部分都是教師在臺上自顧自地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反應重視程度很低,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將課本的重點知識進行圈點,教學內容沒有新穎性,就會導致化學教學方式僵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個體個性化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差異性也應受到教育者的關注,然而很多高中化學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無法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與家長缺少溝通的機會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向逐漸偏離教師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氛圍不活躍
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對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同時也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思考來解決一些化學問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高中化學是一門比較難理解的學科,一是因為化學的門檻相對來說比較高,不適合學生機械化的學習,并且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二是因為化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只有通過實際操作才可以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大部分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踐性指導,影響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以及學生的興趣。
二、分層教學與高中化學教學結合的重要意義
(一)活躍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以及應用性,要求學生除了要學習化學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這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內容偏向基礎化,使得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的積極性不高;而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相同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有一定挑戰性,使得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積極性很低,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知識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合理地對教學內容、提問內容進行設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化學課堂上得到教師的關注,使其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有利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開展。
(二)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整個社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從而驅使教育體制不斷完善。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全面落實教育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要想將化學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教育進行充分融合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來帶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最終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并且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分數已經不是衡量一個學生綜合能力的唯一標準,教師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
(四)合理劃分教學資源
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使用的目的是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悉和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并通過建立鼓勵機制來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綜合表現對學生進行分層
高中化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更加精準的層次劃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將基礎理論學習好的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強的學生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第一層學生;將各項對應指標一般或者是有明顯偏向的學生作為第二層;將基礎理論學習比較差的學生作為第三層。其中針對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促使學生根據教學大綱來完成最基礎的教學任務;針對第二層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強基礎的練習,并且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更好地應對今后的學習;針對第一層的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其進行探索性學習培養,從而幫助這部分學生在綜合素養方面獲得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分層次
教師在教學開展之前應該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發現并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對教學內容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將教學目標分為A、B、C三個層次,即A針對的是第一層學生,B針對的是第二層學生,C針對的是第三層學生。教師要通過這種分層方式很好地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使學生對教學目標有清晰的認識,并且明確自己所要前進的方向。
例如,在進行“氧化劑和還原劑”內容的教學時,本次教學目標主要針對的是氧化還原反應,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還原反應,讓學生通過具體實驗來探究氧化性和還原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C層次,應該將其教學目標定為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變化,從而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并對氧化劑以及還原劑的概念進行理解;針對B層次,其教學目標是在C層次學生的基礎上根據一般以及特殊規律來學習化學知識,從而根據元素的化合價來預測物質的性質;對于A層次,要在B層學生的基礎上開展氧化還原反應的實驗,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方式,同時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分層教學目標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提升學習的自信,并且可以幫助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拓展相關的學習內容,培養其思維能力??傊?,分層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分層次
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設計,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精準全面地學習到相關化學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在進行“離子晶體”相關教學內容的設計時,針對第三層次的學生來說,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或概念,如配位數概念、氯化鈉晶體、離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等等;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來說,要求其在第三層次學生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配位數的計算方法進行理解,并且對影響離子結構因素的內容進行理解;對于第一層次學生來說,要求其在第二層次學生所掌握的學習內容基礎之上,以實際應用和提高能力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逐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教材之外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探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傊瑢虒W內容進行分層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課堂提問分層次
制訂一定的習題內容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習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對不同程度的練習題進行解答。例如,教師在對H2O與C12的反應進行講解之后,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問題的設定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進行問題的設置可以是:C12的顏色是什么?氨水在不同時間內的放置會有什么樣的區別?如果有區別,其區別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來說,可以設置以下問題:氨水不可以長時間存放的原因是什么?對于新制取的氨水來說,如果其中加入石蕊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來說,可以在第二層次學生的問題基礎上繼續進行提問:SO2與C12都有一定的漂白性,如果將SO2和氨水進行融合,氨水的漂白性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根據不同問題的設置可以使不同的層次的學生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化學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
(五)教學方式分層次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分層次教學來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但是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成績均有一定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鎂條燃燒”的實驗教學中,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求其掌握鎂條燃燒的一系列實驗,并且通過自己的能力來進行相關實驗的設計,從而證明部分金屬物質燃燒的性質以及現象;針對B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并且通過思考以及討論了解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原因;對于C層次學生來說,首先要求學生對本次所講授的內容進行預習,初步了解鎂的性質,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本次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符合不同層次學生對化學學習的需求,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奠定一定的基礎。
(六)重視教學評價的分層
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科學、恰當的評價,從而使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以及不足,為課下學習提供一定的參考。所以,高中化學教師要對每一個層次的課程目標以及評價標準進行詳細的研究,使課程目標以及評價標準可以客觀、公正地對每一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中化學的學習中。例如,在進行“氮的循環”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來說,教師只要求他們很好地掌握氮循環的過程以及了解固氮的本質,并通過表揚學生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可以列舉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并且可以掌握氮氣的實驗室制法的過程。以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獎勵,在提升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評價方式,合理的評價方式以及評價標準會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化學學科的學習中。
四、結語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方式單一等等,這些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分層教學是當前最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其主要依據是因材施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上所存在的問題。高中教師在進行化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分層教學法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等,使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化學學科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化學學科學習的興趣。分層教學法主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傳授,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彬.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51).
[2] 劉志亮.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21).
[3] 才讓扎西,仁欠草.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6).
[4] 王義剛.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16).
作者簡介:張清華(1983.6— ),男,漢族,福建上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