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康燕
【關鍵詞】心理護理;疼痛護理;老年股骨頸骨折;疼痛;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08-0082-04
在老年群體中,股骨頸骨折發病率較高,主要是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減弱,極易誘發骨質疏松以改變骨微結構,出現有害引力后引起骨折[1-2]。該疾病預后質量和并發癥較多,且患者易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增加其痛苦。現階段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案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加速恢復[3]。但是老年患者體質差、疼痛耐受性較差,不僅會擾亂患者情緒,還會影響治療依從性[4]。而予以患者護理干預能有效調節情緒、增加治療信心。因此本次針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對術后疼痛、心理狀態的影響展開了研究,并將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對象。詳情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4例。實驗組34例,2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65~79(71.55±5.99)歲;對照組34例,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67~81(73.47±4.27)歲。患者以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股骨頸骨折診斷標準[5];患者年齡超過65歲;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和家屬均簽訂本研究同意書。
排除標準:手術禁忌癥患者;凝血功能異?;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全部進行生命體征監測,患者確診后為其詳細介紹手術詳情和預期效果,之后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密切關注患者詳情,同時對其進行飲食護理、指導其及早開展功能訓練,進而加速患者恢復。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具體操作如下幾點。
(1)心理護理。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并按照其疾病知識接受能力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更了解自身疾病,增加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同時耐心詢問患者有無疑惑,并以通俗語言為其解答,消除不安心理,樹立治療信心。告知患者情緒和術后康復、治療療效密切相關,增加其情緒管理重視程度。引導患者向護理人員傾訴內心感受,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情緒疏導,調節異常情緒,愉悅身心。告知患者和家屬、朋友溝通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家屬多與患者交流溝通,予以鼓勵,提高治愈信心和治療依從性。
(2)疼痛護理。提高患者的疼痛認知,術后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成功,讓患者不必過度擔心。并通過以下措施讓患者正確認識術后疼痛。骨折手術為有創操作,術后疼痛是正常情況,患者不必憂慮,只要疼痛在可忍受范圍內,盡量不使用鎮痛藥物;疼痛耐受者較低者,給予其音樂、視頻、書籍等娛樂活動,分散患者注意力,醫護人員多與患者聊天,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進而與疼痛抵抗;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量表(VAS)評估,評分較高的必要時給予鎮痛藥物。
(3)在科室選擇專業水平較高的護理人員組建疼痛護理小組,每月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內容包括多種疾病疼痛處理方案、疼痛評估方法等,增加護理水平。術前8h對患者使用塞來昔布等鎮痛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手術后對患者使用VAS評價疼痛感,并記錄患者疼痛感、疼痛部位、疼痛時間、是否合并其他癥狀,還需分析誘發因素。
(4)不同體位護理,降低患者疼痛感。①臥位,將軟墊置于腳后跟以及骨突處,每天定時對肢體進行輕緩按摩,增加周身血運。還可以為患者播放喜愛的舒緩音樂,引導患者放松身心以分散疼痛注意力。仰臥位和側臥位交替調整,避免患者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導致壓瘡。②臥位床頭高度,在術后1d,床頭上抬45°,術后7~10d,上抬不超過90°。在調節床頭高度的同時,患者調整為側臥位時,用外展枕將其雙下肢進行固定,禁止患者雙腿交叉。③放置便盆時體位護理,抬高患者臀部,防止患肢內旋、內收,便盆安置后患者屈曲下肢,抬臀排便,完成后護士幫助清理骶尾部。④站立時的護理,當患者首次下床活動,必須有人攙扶,或提供拐杖讓患者借力行走?;颊咝韪鶕陨砬闆r站立,每次站立時間不超過半小時,避免患肢受力過大導致二次骨折。
(5)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恢復后,及早指導患者開展肌肉放松練習,緩解疼痛。臥床期間注意肌肉訓練,包括:握拳、伸展胳膊、拿筷子、按摩腿部等練習。下床后,嘗試扶床行走,或借助拐杖行走,防止長時間不活動導致的肌肉萎縮。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指標
(1)對患者干預前后使用VAS對疼痛感進行評估,共計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約強烈[6];在干預前后對患者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7]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8]評估情緒,分值和情緒成反比。(2)記錄患者髖關節活動角度、離床活動時間、功能訓練時間。(3)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9]:評估護理干預2周后患者的睡眠狀況分為7個成分,共計18個條目,每個成分按照0~3分評估標準,評分越低提示睡眠質量越高。(4)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包括壓瘡、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總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統計軟件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所涉及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用χ檢驗;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VAS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
在VAS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上,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均有顯著對比差異(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髖關節活動角度、離床活動時間、功能訓練時間
兩組患者對比離床活動時間、功能訓練時間,實驗組少于對照組(P<0.05);對比髖關節活動角度,實驗組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睡眠質量分析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相比,較低的為實驗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3。
2.4并發癥分析
并發癥總發生率相比,較低的為實驗組(P<0.05),見表4。
3討論
強外力和骨質疏松均會造成股骨頸骨折,老年人是該疾病好發群體,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會阻礙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進而誘發骨質疏松癥[10-11]。近幾年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導致股骨頸骨折率不斷增加?,F今臨床針對該疾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治療效果確切。但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弱,對手術耐受性較差,再加上骨折產生的持續性疼痛,會明顯影響患者情緒,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疼痛感,兩者相互作用影響治療效果、康復速度[12-13]。為了改善患者異常情緒減輕術后疼痛,需對患者進行高質量的針對性護理工作。以往臨床中比較重視患者疾病,忽視了患者主觀情緒,而臨床中開展的護理工作也較一般,導致護理質量一般。隨著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對護理需求的增加,致使多種針對性護理操作廣泛應用于臨床,如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疼痛護理、飲食護理等,均有顯著成效,有利于提升醫院綜合服務水平[14-15]。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疼痛敏感性較高,加上經濟、家庭等因素的影響,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術后康復。而本次則選擇了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用于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分析兩種護理方式對患者產生的影響。本次實驗結果顯示,在VAS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上,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均有顯著對比差異(P<0.05)。心理護理是現階段臨床多種疾病常用護理方案,主要包含了社會、心理和生物醫學模式,較重視情緒的干預。而疼痛護理有利于減少臨床鎮痛藥物的使用,預防不良反應。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可調節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同時還能夠減輕其術后疼痛感。兩組患者對比離床活動時間、功能訓練時間,實驗組少于對照組(P<0.05);對比髖關節活動角度,實驗組多于對照組(P<0.05)。進行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還能增加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和治療康復訓練依從性,進而促進患者恢復。
且本次研究還顯示,兩組睡眠質量評分相比,較低的為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相比,較低的為實驗組(P<0.05)。由此可見心理與疼痛護理聯合應用,在改善患者情緒與疼痛的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同時有效降低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原因為給予患者疼痛針對性護理,患者疼痛感減輕,很少會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患者夜間安穩睡覺,進而提高其睡眠質量?;颊咛弁礈p輕,術后配合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壓瘡、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可緩解術后疼痛感,減輕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