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班級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多方努力。為了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效能,班長必須設定清晰的班級管理目標,培養年輕學生的自我主管理能力,打造班級獨特文化,并打造班干部團隊。這些策略對于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加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學生的成長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及對策
引言
在《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中對班主任的職責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并提出了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管理,以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小學的班級管理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對學校的生活質量、家校之間的關系有很大的影響。要使班級管理達到最佳化,必須對當前的管理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使其達到更好的水平。
1分析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問題
1.1班級管理目標不清晰
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壓力大,事務繁雜,而小學生則是年紀較小,他們總想找老師幫忙。所以,很多班主任都很忙,但他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班級管理不僅要符合學校的需求,而且要具有鮮明的班級特色。有些老師對自己班上的同學要求很高,什么都要拿到最好;有些班主任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只要不是太大的隊伍就行了。在實施班級管理時,沒有明確的目標,會造成學生的迷茫、混亂、缺乏努力的方向。
1.2忽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許多班主任在課堂管理中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把美術教育的思想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一些班主任會根據學生的表現,將他們分成不同的等級。對成績好的同學,學校的管理相對寬松,而對成績不好的同學,則會采取不公平或者忽略的態度,這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影響到他們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工作。
1.3忽視學生的個性
許多班主任都以為小學生年紀小,思維不夠成熟,因此在制訂班級管理制度時,從來沒有和學生商量過,而是讓他們嚴格遵守自己的規定。有些老師甚至會用慣常的思維方式來評判學生的表現,甚至認為成績是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課堂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實施班級管理時,應充分考慮各年級學生的學習特征,并制訂有針對性的管理計劃。由于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差,因此,班主任要經常重復地強調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和任務。高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性,而班主任要注重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2探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措施
2.1教師要充分認識自身的引導作用
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班主任的能力、品德等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無形的影響。因此,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時,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正確的行為規范,要有正確的行為規范,要樹立榜樣的作用。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引導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他們不斷地拓寬自己的思路,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積極地支持自己的工作。很多班主任都覺得,班級管理的每一條規定,都是針對學生而制定的,但是,他們的班主任,卻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在整個班級的管理中,經常會出現教室地板上的垃圾無人撿、桌椅擺放不規范等問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指導作用,才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自然地作出回應。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學生們效仿的。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經常會發現垃圾隨手撿起,桌椅放錯了地方,就會自然而然地被老師的行為所感染,學生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效仿,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2.2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增強
班主任的教誨只能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外在的角度去影響他們的思想,而實際上,讓他們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工作,遠比班主任的一再強調要有效得多。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的外表特征、學習習慣等方面來判斷,但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卻是自己。只有培養了自我管理意識,學生才能對自己一天的課堂生活和學習狀況進行自我反省,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在這種反復的反思中,學生們會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壞習慣,讓自己在課堂上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通過班會,班主任可以給同學們講一些激勵的小故事,讓他們認識到,今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比如老師會給學生們演示一遍,從播種到成熟,再到收割,再到擺在桌子上的過程。通過看錄像,學生們能直觀地體會到種地的艱辛。班主任還會給學生們講講山區兒童的生活,他們甚至不能吃飽穿暖,這樣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在他們的午餐時間里,他們會被浪費掉一頓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也意識到了保護食物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他們會慢慢地向“光盤?!蓖ㄟ^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遠比老師一再強調要有效得多。在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將會減少。
2.3組建班級骨干
班委是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起到關鍵作用,班長要及時傳達老師的指令,同時還要把學生的思想傳達給老師。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有時會無意中違反班級紀律。為了保證班干部的工作,班主任要鼓勵更多的同學參加班干部的選舉,而不是單純的通過成績這一個標準判斷誰能成為班干部。班主任要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系統劃分班干部崗位,由全班同學共同參與無記名投票選出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勞動委員、文娛委員等。等班干部人員確定以后,班主任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班里的職責和職責,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班干部要時刻注意班上同學的情況,積極組織班級的各項活動,增強班里的凝聚力。協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需要,經學生同意后及時向老師反映,便于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工作進行調整。
3結束語
綜上述,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主體,肩負著維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的重任。小學班級管理要順應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適應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自由的班級環境。有效的管理,使同學們能在課堂上盡情地享受,并使他們和老師的關系更加緊密。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和思維尚未完全成熟,要達到班級管理的最佳化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小學班主任要明確當前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使班集體達到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潘龍容.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藝術性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2(04):70-72.
[2]趙慧芳.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溝通藝術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2(06):129-130.
[3]王芳.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J].家長,2022(0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