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淑紅
摘 要:在新課改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對高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導向,鼓勵學生以自主、創造、聯系生活的方式展開學習和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教師當前教學的中心目標便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部分學生在生物知識學習中會存在無所適從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有必要展開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此展現出家長的教學地位,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生物課程。
關鍵詞:家校合作;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5-0004-03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WEI Shuhong(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Linqu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f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biology should be oriented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use knowledge flexibly in a way of autonomy, creativity and connection with lif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entral goal of teachers' current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Some students may be at a loss in the learning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In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ducational model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so as to show the teaching status of parents, and then better help students learn biology courses.
【Keywords】Home-school cooperation;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trategy
在高中生物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體現出自身的教學價值外,也要注重和學生家長展開互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能夠讓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而家長也能為教師提供教學意見。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為學生生物綜合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1.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家校合作的積極作用
在高中生物實際教學中,使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對于教學實踐產生了重要的意義。首先,家校合作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使得學生在雙重教學模式下,能夠對“高中生物”這門科目自身產生更加正確的認知,學生也會逐漸樹立生物學習的信心,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其次,教師和家長間的積極互動,也有利于家長對高中生物形成準確的認知,可以為家長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間,讓家長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以更加便捷的方式理解有關知識內容,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礎。教師也會在家校合作戰略實施中,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家長提供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需要、優勢、不足之處等,使家庭教育也得到學校教育策略的補充,幫助學生的發展在校內外都能獲得保障。最后,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令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跟上教師的步伐。教師還能和家長一同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便于學生在雙方的輔助下,在最適合自身學習習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學習,最終實現自身生物綜合素質的進步。
2.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的教學改革浪潮襲來之際,家校合作成為近年來相對應用廣泛的教學方式,但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一,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夠及時和充分。在家校合作手段應用之時,教師通常會在課上將教學任務下達給學生,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這些任務。但部分家長由于自身或外部因素,沒能正確理解教學安排的目的,使得家長無法做出配合教學的工作,不利于家校合作模式真正達到理想化境界。第二,家長由于生物知識體系不健全,未能給學生進行合理指導。高中階段的學生有必要在現實生活中也接觸生物知識,而家庭恰好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否能在家中接觸到更多的生物知識,對于學生自身視野的開闊,以及真正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都具有重大影響。但家長自身因素導致家校合作一方效能的缺失,會阻礙學生生活化生物知識的吸收,使學習成效有所下降。第三,家校合作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若干層面不夠清楚,生物學習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也沒有得到家長或教師任意一方的鞏固,這一問題會使學?;蚣彝ソ逃龑τ趯W生學習生物知識輔助作用的發揮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教師自身要認識到開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要引導家長和學生意識到這一模式運用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總結工作經驗,進而提高家校合作在教學中實施的高效性,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得到保證。4B4468B6-9C4A-450A-8A35-825E6A18D0EE
3.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家校合作應用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想要在當前教育形勢下保證家校合作應用的實效性,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才能在之后為家長做好引導,需要將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的錯誤觀念逐步轉變為以生為本。教師還要做到摒棄以往的“唯成績論”,將教學重點放在對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上。高中生已經在初中階段學習了生物知識,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此為切入點開展和學生學情相適應的教學活動,同時要求教師的角色應從教學主導者,逐漸向教學組織者、輔助者的方向發展?;趯W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合理的教學,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課前、課中、課后的家校合作相關策略的實施埋下伏筆,使學生明白學習生物知識的內涵。
(2)創設教學情境
合適的教學情境,有利于讓學生沉浸在學習的氛圍中,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消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關注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生活化氣息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以最直觀的方式接觸形形色色的生物知識,讓自身的學習方法和知識框架都得到擴展。高中生物知識和生活實際關系密切,若能將生物知識在生活化情境中傳遞給學生,必然能展現出生物教學的育人價值,也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主動參與學習,為家校合作的實施提供必要條件。為此,教師要在生物學科建設上加大力度,使整個課堂氣氛處于輕松、活躍的狀態,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通過生活案例的引入,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在家長的帶領下使生物教學效果得到保障。
例如,在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結構”中,在本課的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應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功能地位、相互關系,明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價值。通過閱讀教材,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學會圍繞生態系統的各個部分進行信息歸納,嘗試構建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最終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在本課開始之前,教師可安排課前作業,要求學生自行選擇一種類型的生態系統,通過互聯網或前往圖書館收集和這種生態系統具體實例有關的資料,列舉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整理出在該地區內生活的各種生物的名稱、食物鏈,最后完成此地區內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由于這是一項課前作業,部分學生難免會對生態系統的概念缺少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錄制微課視頻的形式,內容中包括生態系統簡單的介紹,再布置好作業內容,時間最好控制在1~3分鐘,目的在于讓學生和家長都能明確教學任務。學生會利用課后時間,在家長的監督和共同商討的基礎上通過共同觀看微課視頻,圍繞生態系統的簡要介紹內容思考應該選擇的地域。比如某學生選擇了一個干旱區域,在查找資料時如果漏查了影響該地生態系統的某個要素,家長要及時予以提醒。整理信息之時,教師或家長需要讓學生使用信息整理工具,以繪制表格或思維導圖的方式,輔助食物鏈或食物網的形成,最后上交給教師統一檢查。在課上階段中,教師可圍繞每位同學整理的信息為學生分享優秀作業,以其中的若干案例為基礎,結合教材內容共同學習本課的知識要點;或引出某個存在問題的食物網,讓學生和其他案例進行比較,分析某條食物鏈是否需要進行修改、如何修改等。課后或可提出思考性問題,比如結合生活實際,分析垃圾處理、污水排放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找到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嘗試運用學過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此時也要繼續配合教學工作,可帶領學生實地觀察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以加深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高中生物課程更具德育功效。
(3)挖掘生活資源
在生物教學中,只依靠教材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生物自身也是一項研究生命規律、特征等的科學,如果只按照現有的教材內容展開教學,會讓學生逐漸感到枯燥,不利于學習成效的獲得。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生活化思想,挖掘具有生活特色的教學資源,用這些內容補充教學體系。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緊密結合高中生物的教學整體目標,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喜好、學習規律等,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酶的功效,以及酶在代謝中起到的作用。要求學生掌握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學會科學方法中的“控制變量法”。通過對本課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于酶的認識較為有限,需要以實例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酶的概念。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生活實例,采用新聞、史料等眾多類型資源,滿足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在選擇之前可以征求家長的意見,或者將家長對于“酶”的認識錄制成短視頻作為調節教學氣氛的小材料。以新聞資源為例,目前互聯網上的新聞信息更新速度飛快,學生和家長也大體上較為關注這些新聞熱點信息,教師可結合這一特征,深挖關于酶的新聞事件或熱點詞等,讓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比如選擇目前社會中熱議的“酵素”,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新聞報道或產品廣告等。還可沿用之前對家長的“采訪”,看看家長對酵素有哪些觀點,使學生能夠了解成年人對酵素的看法,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以這種生活化內容補充教學的方式,在家校合作的輔助下還能夠讓學生產生關注社會動態的責任意識。
(4)做好家庭教育的宣傳工作
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只依靠自身的力量間接推動家長的配合,將無法發揮出家校合作的真正價值,但許多家長對學生提供教育之時,往往會忽略自身的教育地位,認為教師才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轉變家長的這一觀念,教師可在家庭教育方面為家長提供支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教師可依照當前的課程進展情況,在對學生學情展開周密的調查與分析后,制定出生物課與家庭教育相關層面的資料,發放給每個學生后,學生回家為家長提供閱讀。家長會在閱讀資料時逐漸認識到對于學生成長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應當盡到哪些責任,在學生學習中要給予哪些支持等,輔助家長為今后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過程中遇到難題之時,能夠及時予以鼓勵,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幫助。
(5)科學引導家庭教育
在家校合作中,教師通常會以講座的方式為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撐,達到切實提升學生生物成績的目的。在這類講座中,教師可根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在家校合作進展中存在的弊端都進行一一點撥,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的處理意見。而在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疑惑的家長,也有機會向擁有豐富教育經驗的家長請教經驗,使各位家長之間能夠對學生生物學習的實際狀況展開充足的討論,進而形成更為完善的家庭教學計劃,有利于家長在深度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更好地在家配合教師開展家校合作。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可以考慮創設咨詢室,帶領學生或家長在咨詢室內向心理學專家求助,提供專業化的教育手段。該咨詢室也可以互聯網為跳板,打造數字化精品平臺,讓家長和學生在家也能高效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問題。
(6)創設家校合作平臺
家校合作若想進一步提升應用質量,應當積極展現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監督功效。為了解決由于家長自身有限的生物知識水平,而無法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幫助的問題,教師可打造信息溝通平臺,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使用社交軟件、論壇、BBS、IRS等創建家長合作群,及時地與家長進行互動。群內可定期向家長普及簡單的生物小知識,或向家長群發送學生在課后應當完成的任務清單,便于家長隨時做好監督工作。當校內的生物課結束之后,教師還能在課后向群組內發送有關信息,內容可包括學生作業、在課堂上的表現、課上的教學評價情況等。在為即時家長分享這些信息后,家長也能做到對學生生物學習情況的牢牢把握,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學習弱項展開重點監督。
綜上所述,想要切實保證高中生物教學的成效,教師應與家長展開密切的合作,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也符合課程改革的需求。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教師承擔了知識教育的責任,家長則為學生提供引導和監督。在這種雙向教育的情況下,通過校內外學習同步性的加強,在家長和教師兩者之間有效溝通的基礎上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從而達到在生物學習中形成自我價值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3(06).4B4468B6-9C4A-450A-8A35-825E6A18D0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