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惠
【摘要】識字與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趣味識字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游戲等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筆者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嘗試運用圖文識字、生活情境等多種識字方法增加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策略
一、趣味識字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識字與寫字是第一學段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從新課標的階段目標中,我們不難發現第一學段到第四學段都把識字與寫字放在第一位,并且新課標還反復強調學生要有獨立識字的能力,由此可見識字的重要性。
(二)認識發展階段理論支撐
根據皮亞杰認識發展階段理論,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正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可以憑借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們要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因材施教。趣味識字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游戲等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借助圖片等具體形象的直觀手段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趣味識字教學的定義
趣味識字教學顧名思義,這種教學是建立在識字教學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趣味性的新式教學方式,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漢字等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穿插游戲等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的一種教學模式。趣味識字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利于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所以,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趣味識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二、趣味識字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圖文結合識字
圖文結合識字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學生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使用于象形字,也稱為象形識字法。
例如,2016年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第一單元第4課《日月水火》,本課圖文對應呈現的八個象形字結構比較簡單,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容易理解和識記。教學中可以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發現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在圖文對照中理解字義,結合字義識記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如“日”,可以先出示實物圖畫,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接著出示漢字“日”,根據圖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陽”,“太陽”也可以用一個“日”字來表示。學有余力的話還可以出示“日”字字體的演變過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字義,識記字形,最后通過組詞等方式,在運用中進一步理解字義。
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時常帶領學生感受漢字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學生逐漸掌握了以下知識:三點水的本義為河流,凡從水取義的字都與水流有關;四點底像火焰升騰形,凡從火取義的字都與燃燒、火焰有關,等等。
(二)趣味游戲識字
1.巧用謎語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里的“識字加油站”編排了一首數字小詩。教師讓學生猜猜謎底是什么,學生很快便可猜出是“雪花”,從而迅速進入上課狀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編識字謎語:“走在上面,坐在下面——土”“兩人土上坐——坐”“一個人姓王,口袋里裝著兩塊糖——金”。編謎語的過程,是學生識字能力的再創造,避開了機械識記,激發了無意注意。
2.“找朋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第一學段提出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罢遗笥选苯⒃凇捌赐妗被A上,調動學生“腦、口、手、心”多感官參與識字學習,識字更有效率。
例如,2016年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第五單元第9課《日月明》,本課大多數生字都是由獨體字組成的會意字,可充分利用課文提供的識記語境,“日月——明、雙木——林、三木——森”,讓學生先圈出生字,再借助圖片理解“日月——明”的造字原理,體會兩個獨體字結合表示新字的意義。筆者對“明”的識字教學設計如下:
師:“日”和“月”是我們的老朋友,(課件出示太陽圖案)日指的是_____?(太陽)(課件出示月亮圖案)月指的是_____?(月亮)你瞧,白天太陽公公出現了,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他們兩個都會為我們帶來什么呢?(光明、明亮)對,日和月都很明亮。合在一起就更明亮了。日加月等于——“明”。這個字讀什么?接著,讓學生談談發現(“日”和“月”組成“明”)。相機出示紅日圖和明月圖,感受耀眼光芒的太陽和夜晚明月的明亮。
最后在復習鞏固環節,可邀請學生通過“找朋友”的游戲,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生字。這一教學環節,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師(舉起“日”的生字卡片):日的朋友在哪里?生(舉起“月”的生字卡片):月的朋友在這里,日月明,明明明。師示范后,再生生互動。
(三)生活情境識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提出要求: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梳理學過的字,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系。生活情境識字這一識字方法則是培養學生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系。
例如,2016年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第五單元第9課《日月明》,筆者在設計“塵”這一生字教學時,課前準備了一小撮土。在教授這一生字時,筆者就在學生面前把這一小撮土捏碎,然后對著被筆者捏成細小粉塵的土吹了一口氣,說:“好大的塵?。 绷硗庹n件中還出示了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時揚起塵土的圖片,學生便可以通過這些生活情境認識并理解“塵”字。
(四)生字萬花筒
生字萬花筒是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一字開花。一個生字可以進行多個組詞,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這一生字的組詞按不同詞性進行分類歸納。這樣一來既可以激發學生獨立識字的興趣,又可以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例如,2016年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字詞句運用則是運用了上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車”這一生字?!吧宪嚒⒆嚒边@兩個組詞屬于動詞,“車站、車廂”這兩個組詞屬于名詞,“火車、馬車、汽車”這三個組詞屬于車的種類,“車”的組詞分別以三個不同的分支在思維導圖中呈現。筆者班學生在習得這一識字方法后,用“書”字掌握了“看書、翻書”等動詞和“書簽、書包”等名詞。
趣味識字是基于漢字規律的一種高效識字方法。筆者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嘗試運用圖文識字、生活情境等多種識字方法增加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金瑞蘭.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26):133-134.
[2]袁云麗.利用生活巧識字,營造教學趣課堂——小學語文低段生活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3):51-52.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