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肖燕
摘 要:學問,學問,一學二問,不學不問,是個愚人。”這句話出自偉大的文學家雨果。教師要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巧妙使用課堂提問藝術,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行為特點,也有屬于自己的思考模式。我們要使用提問藝術,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給學生建立模型思想,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感知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課堂上的師生問答,既能幫助教師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又能實現以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化已學知識。但是,在提問的過程中如何發揮提問藝術,構筑高效的提問之橋,這就需要教師對小學數學提問環節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更科學的提問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小學數學課程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喜歡提問的教師來說,在提問前并沒有對問題進行設計和規劃,經常是想到什么就提問什么,提問的方式比較散漫,這就讓學生無法正確地領會教師提問的真正意圖,對于教師的問題也采用比較散漫的回答方式,想到什么說什么,對于課程知識的總結并沒有太多的益處。而對于不喜歡提問的教師來說,因為在課堂中一直以教師的講解為主,缺乏提問互動環節,所以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導致課堂的學習效果不佳。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分析
(一)強化提問前的問題設計藝術
要想以提問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先要強化提問前的問題設計藝術,真正以高質量的題目進行課堂提問。問題設計作為課堂提問的先導性環節,其質量的高低決定著課堂提問效率的高低,也會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對題目設計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進行題目設計時,教師要把握數學學科的內在邏輯,突出題目中的邏輯性和實踐性,盡可能多去使用一些應用題進行提問,讓教師的提問真正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貼合。應用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還能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轉化程度,要讓學生所學的知識真正變成能用的知識。在問題設計上,教師可以整合多方面的優質資源,也可以多與其他教師商量,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多去觀察其他優質的問題設計,以不斷充實自己的問題設計。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教師可以提前了解一些提問的最新方式,能夠借助他山之石,不斷豐富自己在提問層面的設計,不斷優化數學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加強課堂教學的提問環節,提升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
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為什么”,當有了為什么,一切就都有了活的源頭。傳統的課堂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會缺少交流,學生也將缺乏學習熱情。而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提出課堂問題,循循善誘地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學會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學習的動力。在教授“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這些線段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二維平面,向學生提出“發散性”的問題,比如“相交線段”和“垂直線段”有什么區別?、“相互垂直的兩條線段形成的夾角是多少度”等。課堂互動提問,不但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獲得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讓學生學會自覺和主動的接受數學知識。類似的課堂提問有很多,比如“圓面積的公式是什么?”“根據圓的面積計算圓的體積?”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建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基礎之上,能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
(三)把握提問的正確時機
小學生由于思維方式比較直接,對于教師的問題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思考上,如果覺得問題比較深奧,經常會卡在某一處造成思維空白,教師在此時就應該及時地提出提問,吸引回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解題的思路,激起學生思考的熱情,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讓學生形成深層次的思考。比如,在《相交和平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兩條直線不相交就是平行嗎?讓學生自行判斷,學生一般都會給予肯定的回答,此時教師用懸空交錯的木棒來實際操作詢問學生,目前手中的木棒是否是屬于平行狀態,讓學生根據教師手中木棒的位置來引發思考,此時教師再提出疑問,想象高壓交錯電線是否屬于相交的狀態,讓學生能夠了解兩條直線,在視覺上相交是否真的就是相交,通過這種提問方式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為學生搭建思維的跳板,從而引起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建立主動思考的機制。
(四)注重提問后的總結評價藝術
在課堂提問之后,教師還要注重提問后的總結評價藝術,真正貫通課堂提問的整個環節,以提問推動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課堂提問后,很多教師都會忽略對學生答案的評價,往往只給予一個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實際上,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提問后的總結評價藝術,及時優化對學生回答的評價,真正實現以提問促學習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提問作為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是目前小學數學教育中重要的教學方式。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強調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的能力,教師通過提問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學會在問題中探究答案,在高質量的提問中進行數學學習,繼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任春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26.
[2]肖青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方法[J].教師博覽,2020(30):69-70.
[3]李芬.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技巧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讀寫算,2020(2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