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娟
摘 要:疫情背景下,防止聚集以及網絡課程日益豐富的情況下,加之去年教育部頒發的“雙減”政策執行時,體育課程相比以往更為重要,體育課堂的教學方式也需要更為標準化,規范化,創新化。在此背景下體育課堂需要新的內容,引入新的活水,這不僅是為了相應政策,同時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改變以往重文化課,輕實踐課的觀念都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教學;“雙減”背景;體育教學
引言
2021年之前的幾年教培機構野蠻生長,試圖將教輔作為一條產業,將利益爪牙延伸到小學生中以此謀取利益,一時之間,甚囂塵上,內卷加劇。一大批社會公眾紛紛對此頗有微詞。“雙減”政策落地執行,對于學生可以減輕學業負擔,釋放空余時間,于家長而言可以減輕經濟壓力。本文將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式入手探尋有效的方法,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方式轉變。
一、轉變體育教學方式,重視體育課程教學
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政策對于之前市場上出現的重視文化課,輕視實踐課的現象進行了糾正。一段時期以來,由于我國高考壓力與日俱增,同時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一些原因。一些三四線城市和其他地區學生面對同樣的競爭但是得不到同等的教育資源,一大批學生家長用補習班填滿了學生的空余時間,一大批課外機構依附互聯網大企業的資源,吸引名校高學歷師資,試圖野蠻擴張教育市場。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體育與保健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實現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體育課作為一門課程,與語數英課程一樣列入了小初高各個課程階段。特別是“雙減”政策落地以來,體育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的反思和轉變。長期以來體育課程一般為一周兩節,每節課40分鐘。長期以來,體育課程教學方式無非就是老師采用口頭講解,老師示范演示,學生加以練習的方式進行。這些教學方式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常用方式,需要有效同時與時俱進的轉變。此外政策落地之前,文化課占用體育課的現象在某些地域也十分明顯。各個學校要重視體育課程,其他課程不該占用體育教學時長。體育課程不該是體育老師請假,語數英老師替補上課的擺設課程。體育教學也不再是老師口頭說說,學生自由活動的散漫教學方式。
二、認真評估教學成果,反思教學方式優缺
體育課程長期以來被文化課程占用,體育老師請假不上課的現象被廣大小學生當作段子講述。重視課程地位之后,體育教學成果需要檢驗和評估。既然文化課有一輪又一輪的月考、周考評估和檢測,當然體育課程不該照搬照超文化課的教學方式。體育課堂應該建立較為規范可行的檢測方式,要保證學生愿意學,能夠學,有時間學。但同時也要切忌矯枉過正,過于嚴苛模式化教學。這會喪失學生體育學科興趣。學校建立課程評估小組,對學生的上課成果制定有效可行的評估方案。對每個學生要進行有效的學習評估,同時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幫扶。只有學校重視了,學生才能從思想上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建立起檔案記錄。便于更好的翻閱記錄,同時有效的轉變以往的體育課程學習風氣。雙減釋放出的空余時間,重視實踐課程的政策如何更好的執行這是一件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獻言計策,拿出可行措施的工程,體育課堂作為長期以來實踐課程更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作為實踐課踐行之時的窗口需要變革,授課方式,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多個方面需要拿出可執行的改革方案。
三、結合體育課程特點,引入新的教學方式
在中國,體育課是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之一。 它是由體育教師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體育教學大綱按照班級授課制的方式,以實踐課為主,采取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學。 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示范法、口頭語言教學等方式。與文化課教學方式不同,體育課程本就注重身體器官的使用和延伸。跑、跳、推是為了更好的使用我們的身體,體育課程除了口頭教學、演示、也應當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引入游戲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引入游戲教學,同時隨著年級的提升游戲教學不該廢止。不能有了興趣又澆滅。游戲教學應當貫穿始終,同時合作分組學習也能很好的讓學生共同完成目標。培養合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要有所參與不該是擺擺樣子,糊弄過關。此外乒乓球這些國球項目、游泳等項目也應當從小培養,豐富課程內容。這些不僅是一種課程內容也是一項技能。2022年5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生開設做飯燒菜等相關課程,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實踐,更好的掌握生活技能。體育課程也應當如此,不僅僅是為了落實相關政策項目,應當把課程當作生存的必備品,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人格的發展,而非應付和敷衍。良好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健全的人格發展。
結論
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這無疑提高了體育課的重要程度,同時進一步的釋放出更多的時間給予體育課堂,在此背景下體育課堂的教學方式實踐有待進一步的探究.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發展,令人擔憂的是為了完成執行政策而完成,怕的是將政策當作任務去敷衍,用學生的未來賭明天。體育課程受到重視的同時也要避免矯枉過正。及時有效地評估,切實可行的措施需要教師、學生、家長一起來探索踐行,后續還需要糾正。,體育課堂的教學方式需要更為標準化,規范化,創新化。但是一系列的轉變都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式學習的策略研究[J]. 蔣欣宏.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9)
[2]小學體育教師即時評價的匱乏及其干預措施的研究[J].衛旦.田徑.2021(06)
[3]小學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效教學的研究[J].寧玉英.當代體育科技.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