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廣東
摘 要:新一輪教育改革和雙減政策的實施,對義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作為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它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往往讓許多學生產生厭煩、恐懼的心理,學習效果不佳,教學質量不高。因此,在輕負高質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要以讀懂學生為前提,以精心備課為基礎,以打造輕松高效課堂為關鍵,以精心設計作業(yè)、合理有效輔導為保證,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輕負高質。
關鍵詞:輕負高質;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輕負和高質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是必需而又難以兼得的。從學生的表現、教師的教案以及教與學的過程等各個方面都能夠體現輕負擔。實現高質量要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堂緊張而不失愉悅以及科學的作業(yè)和輔導。教師不能只注重數學理論知識教學,把課堂變成一言堂;也不能只重視做題講題,把課堂變?yōu)轭}海戰(zhàn)場。教師要立足于輕負高質的要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讀懂學生——為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提供前提
讀懂學生是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輕負高質的前提,教師要明確和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開始前從多角度全面關注學生、了解學生、讀懂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差異,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認知結構,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和學習特點,從而為學生制定科學準確的學習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學習。因此,讀懂學生是開展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前提。
二、精心備課——為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奠定基礎
備課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課前備課的精心與否與教學的高質與否直接掛鉤。數學教材是實現精心備課的基礎和前提。首先,教師要立足于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鉆研數學教材,明確教學內容的要求和聯系,研究對應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把握教學重難點,從而制定對應的教學目標;最后,教師要適當調整教材中具有輔助作用的教學內容,滿足教學需要,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精心備課是開展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的基礎[1]。
三、打造輕松高效課堂——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輕負高質的關鍵
(一)關心學生情感
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等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這一智力活動中,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意愿,學習的效果則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決定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對學生保持熱情、平等的心態(tài),在課堂和生活中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從而轉變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教師在課堂上要保持熱情的態(tài)度和愉悅的心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課堂氛圍。
(二)激勵引導學生
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語言要充滿真情,以發(fā)展性的評價為主。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立足于學生的自尊心和個性特點,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及時糾正和指導學生,讓學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教師要善于用贊美、激勵式的評價為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教師的贊賞和期望中獲得學習數學的動力,主動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
因此,打造輕松高效的課堂是開展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
四、合理有效的作業(yè)和輔導——保證初中數學教學的輕負高質
(一)精心設計作業(yè)
數學學習壓力大部分源自于數學作業(yè),傳統(tǒng)初中數學作業(yè)的設計以大量的書面作業(yè)為主,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和心理負擔,而且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必須精心選擇作業(yè)題,改變以往的題海戰(zhàn)術;優(yōu)化作業(yè)的評判標準,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要將書面作業(yè)和實踐作業(yè)有機結合,設計有梯度的書面數學作業(yè),設計與實踐結合,合作交流性較強的實踐數學作業(yè)。教師要認真對待作業(yè)批改工作,利用二次批改發(fā)現學生在作業(yè)中更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在少量的作業(yè)中得到對數學知識的有效鞏固,真正做到減輕負擔和提高質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2]。
(二)合理有效輔導
合理有效的輔導包括以點為基礎的個體輔導,以線為基礎的小組輔導,以面為基礎的班級輔導以及以體為基礎的年級交流輔導。每一層輔導所關注的重點都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基于不同層次教學輔導的要求,讓學生得到全面、合理、有效的教學輔導,從而鞏固和深化數學理論知識,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的初中數學教學。
因此,精心的作業(yè)設計和有效的教學輔導是開展輕負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的保證。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和背景下,實現輕負高質是初中數學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時代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抓住讀懂學生這一前提,精心備課這一基礎,打造輕松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輔之精心設計的作業(yè)和合理有效的輔導,從而滿足輕負高質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3],推動初中數學教學實現輕負高質。
參考文獻
[1]王桂芳.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減負提質[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03):83-85.
[2]黃成昭.數學教學中的減負提質[J].第二課堂(D),2022(01):78-79.
[3]于振剛.減負提質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0):51.683B72E8-8F51-410F-A7BF-34DEAA8C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