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在教育改革當中,體驗教學模式已成為教學方式中的重點。通過體驗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也會有很大提高。通過體驗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熱愛學習數學,并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相關的學科素養及學習能力。體驗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法,雖然在部分方面存在不足,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上得到了很大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教師通過挖掘課本內容,以學生為教學實際主體總結課堂經驗,使得數學教學更有效率。以下將概述小學數學課堂中體驗性教學的現狀以及策略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性教學;研究策略
與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相比,體驗式教學效率更高,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合學生實際情況擬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可以更快地適應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研究體驗學習的產生機制,構建“體驗—反思—概括—檢驗”螺旋式學習模式
根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教育家大衛·庫伯(Da-vidKolb)的學習圈理論的觀點,體驗學習是一個“體驗循環”的過程,包括“具體的生活體驗”“對生活體驗的反思”“形成某個抽象的概念”“行動實驗具體的體驗”,如此循環,貫穿于整個體驗學習活動中。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學的體驗式教學法可從“具體體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主動檢驗”四個維度展開教學設計,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一個螺旋上升且呈現層層遞進的螺旋式循環結構,使學生能夠從真實的具體體驗出發,不斷促進反思、總結、概括的思維過程,并嘗試從相應的事件中抽象出某一理論或概念,進而實現體驗式學習的具體價值,而并非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中。例如“被鉛筆芯或鋼筆尖刺到手指”,學生會發出尖叫,此時被刺的感覺則是“具體體驗”,疼痛會引發學生思考“筆尖刺到為什么會疼呢”,此時進入“反思觀察”的思維階段,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尖銳的東西刺入身體會產生疼痛”,將筆尖抽象成其他尖銳的東西,進而進入“抽象概括”的思維階段。此時,標志著體驗式學習行為已經產生,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具體的某個事件、經歷中抽象出某種概括性的理論概念,體驗式學習正是發揮其價值。否則,學生僅停留在被“筆尖刺疼”的具體體驗中。通過反復的歸納與總結,學生會碰到類似的情景會盡量避免再受到類似的傷害,這就是“主動檢驗”的過程。同時,這個思維的過程會產生新的認知結構,促進下一輪新的體驗式學習。
二、優化“目標—策略—情境—評價”的設計策略,讓學生每個感官“動”起來
體驗式教學方法注重師生雙邊情感體驗,是一種互動型的交往形式,尊重不同學生的特點,注重傾聽學生的相關意見,營造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學習心境,引導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氛圍中愉快地投入學習。同時,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形成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實施過程中,應當基于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從“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情境”“教學評價”四個方面著手,優化“目標—策略—情境—評價”的體驗式教學設計策略。首先,教學目標是為了提高教學成效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立的教學方向。在新課程標準中,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同時要結合學生具體學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本班在數學課程中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設置出恰當的教學目標,其中,尤其要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設計,使整個教學活動能夠為教學目標服務,讓學生的每個感官都“動”起來,更容易促發主動學習行為的產生。
三、創設虛實相生的課程教學情境,在體驗與反思中實現自主學習
體驗式學習開展的基礎在于創設一定的體驗情境,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依據不同的構建策略,可分為真實的情境和虛擬的情境。通過情境的觸動,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認識米和厘米”的教學中,可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例如學生通過將自己的身高與大樹的高度對比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同時結合走路的距離加以鞏固,通過尺子測量計算一步的距離,再引申到上學距離適合用哪種單位,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對“米和厘米”產生正確的認知,并觸發“螺旋式學習機制”,在其他場景中做出正確判斷。同時,在課程教學中為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既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各方面的綜合發展情況,同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反思與調整,進而不斷優化教學效果。長此以往,使教學策略得到持續完善與改進,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因此,在教學策略的選擇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特點,讓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在相應的環節中有參與感,讓課程與學生產生關系。
結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具有較大差異,其以學生為出發點,通過體驗的方式為學生整理創建知識構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技能,這完全符合當下新課標理念。故此,在開展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多多采用體驗式教學,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愿望,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增加自身體驗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推動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夏慧.芻議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體驗性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18.
[2]陳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體驗性操作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0(10):29.
[3]牛海宏.體驗式教學,讓小學數學教學“動”起來[J].讀寫算,2021(22).
[4]拓學斌.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
[5]孫文靜.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探究[J].新課程,2021(28).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202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