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鳳
摘要:初中的數學教學很重要,可是到了初中,許多初中生之間的數學成績差距越來越大,出現了許多被稱為“學困生”的現象。本文從內外兩方面剖析了這些問題的成因及特點,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使之能夠更好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轉化策略
前言:
實施義務教育后,初等教育的目標從選擇擇優到全體小學畢業,這不但造成了人數的增長,而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學生差距。如何面向廣大的學生,全面提升數學教學的素質,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培養出優秀的優秀人才,是當前我國數學系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主要特點
1.對學習不感興趣。表現為學習上的困難,讀書不會,不會做題,這會讓意志薄弱的同學有一種害怕數學、討厭數學的感覺。學習的意愿越低。一個惡性循環發生在學習上。由此,學生產生了低人一等、應付心理、剽竊作業、考試作弊、篡改成績、欺騙老師、父母等。
2.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業表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困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學業上有很大的波動。不積極地復習,不能發現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從問題中得到正確的知識,閱讀是被動的,沒有自覺的。
3.缺乏參與感。但對于通過觀察、推導、發現其共性特征、抽象歸納數學規律、概念等一系列思考過程,則不能被關注,也不愿意參與討論。沒有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得出的結論并不能形成一個堅實的知識觀念,因此,在運用這些知識時,常常會產生“知識斷層”。
二、數學學習障礙的原因分析
1.教育領域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是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天堂,學校提供的條件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學業水平:①鄉鎮中學普遍設置比較正規的圖書館,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②現代科技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趨勢日益突出,鄉鎮中學配備了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化設備,而鄉村中學由于缺乏這種設備,老師講授大多依靠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教學形式不夠新穎,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鄉村中學師資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采取擴大班級規模的辦法,數學老師要應付的學生太多,根本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沒有針對性的輔導。
2.教師層面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是最緊密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職業技能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教師對學困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很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②沒有形成終身學習理念,不能適應新教材的變動,對中學數學的認識有偏差;③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更偏愛成績好的學生,課堂提問與課外輔導也是一樣,對學困生的重視程度不高,很容易導致心理上的挫傷。
3.學生自身
①數學知識薄弱。數學是一個知識面很廣的學科,在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在初中階段,它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與訓練,缺乏分析問題、歸納推理的能力。②缺乏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他們對數學并沒有太大的信心,他們對數學沒有信心,甚至對數學產生了反感。③學習數學的方式有問題。平時老師的教學很少,學生也沒有可以借鑒的課外資料,缺乏經驗的積累,遇到新的概念、定理、公式,第一時間就會“背下來”,很難掌握其中的內在關系,也很難解決問題。
4.家庭問題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幼兒的啟蒙教師,家長對學生的學業產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①家庭環境的作用。盡管我們很重視農村的經濟發展,但是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不佳,無力承擔子女的教育費用,使他們很難在學校里安心讀書。②教育觀念的錯誤。農村學生的父母受過的教育普遍較低,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子女“會算賬”就夠了,對自己的學習不夠重視,有了問題就找不到人傾訴,更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同時,父母也很難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指導,在子女表現差的時候,采取非常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1.在教室中運用激勵語言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在數學課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傳達出一定的情緒訊息,老師應該更多地關心他們,對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在學習困難學生的提問時,老師會很認真地聽,臉上掛著笑容,眼神中充滿了熱切和期望。正確的答案,要適時地給予贊揚和肯定。
2.更新教育理念,把重點放在學習困難學生身上
《數學課程標準》規定:“每個人都要學習有意義的數學;每個人都有必要的數學知識;每個人的數學發展都不一樣。”雖然升學是客觀存在的,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淘汰”,但是,“淘汰”并不是數學教學的目的,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轉變觀念,把重點放在困難學生身上,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3.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老師要在布置作業時,要注重難度,要注重對困難學生的輔導、轉化,并督促他們認真地做好作業。對于學習成績好、學習成績提高的學生,要及時表揚、鼓勵。老師要注意克服學生的浮躁和沖動,比如加大作業量,加初中生的作業量。對于學習困難學生,要降低標準,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同時,在回答問題時,要注重啟發式的運用,使學生逐漸自主思考,并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解答。不要讓孩子有現成的答案,要經常改正孩子在解析題上的錯誤,并逐漸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
結語:
總之,學困生的心理發展程度、知識基礎和學習態度、個性特點等各方面的差異,使其轉變為一種既復雜又困難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的同學們能夠積極地去探索,不斷地積累自己的經驗,采取不同的教育和教學策略,并且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讓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最終將會使他們昂首跨入先進行列。
參考文獻:
[1]張建宏.淺談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J].科技資訊,2013,(08).
[2]韓霜.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
[3]董菊香.談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1,(19).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202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