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
摘 要: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班級文化,對于班級內每一個成員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換言之,小學班級文化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具體的優化建議,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小學班級文化的重要作用,推動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現狀
作為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階段的班級文化建設應當被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把班級還給學生,使得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在班級中推動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因此,班級能夠給孩子創設多元化的發展環境,推動學生不斷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如何結合學校的文化和班級的特點,從學生文化以及自身教育理念出發進行文化的建設,使得學生能夠在班級中得到整體的進步和發展,是每一位小學班主任和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布置缺乏差異性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教室內,作為時間最長久的文化環境,班級教室內的布置大部分都是國旗、隊旗、班務欄、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禮儀規范、圖書角等,班級和班級展示的內容大同小異。班級布置差異性的缺乏,使得學生對于班級環境缺乏關注,長此以往使得學生缺乏對班級的歸屬感,無法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進而集體的作用也就無從談起。
(二)班級制度成效不顯著
在我國中小學班級組織中,不管是班級的精細化管理的負責人,還是班級的班干部或者班級成員,都是較為穩定的。由此可以看出,班級制度形式化問題較為明顯。長期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在班級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優越感,注重集體活動,并且要求別人服從自己的權威意志,而普通學生咋相差甚遠,班級制度成效不顯著。
二、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學校應深入了解和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
從學校的角度而言,應當明確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抓大放小,給每個班級的教師和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而充分調動班級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示出班級之間的不同和個性,同時也能夠展示出不同學段的學生存在的差異,提升學生在班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得學生能夠有成就感。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中介作用。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學校可以連接社會上的各種資源,例如家長以及社區的參與,進而豐富班級文化。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利用廣播進行宣傳,通過多個角度對班級文化進行審視和評價,提升教師和學生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二)利用班干部引領制度文化建設
小學班主任除了教學工作以外,還擔任著學校,很多行政上的任務,這就造成許多教師要經常加班,或者把工作帶回家。同時,學校文化具有統籌性,例如班級文化、學生文化、環境文化等,每一個部分都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小學班主任及教師工作量的增加,使得班級文化建設停留在形式上。因此,學校要適當的緩解教師的工作量,為班級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時間。
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培養班干部的做事能力、共處能力等能力,進而影響和推動班級,班主任可以把班級制度的部分制定、實施已經管理交給班干部,這樣一方面有助于鍛煉班干部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發揮榜樣效應。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班主任、班干部以及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使得每個學生參與管理,每個學生接受管理,進而發揮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的產生要具有民主性,還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
(三)全面系統引導班風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因此要豐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方式,充分發揮合力的作用。首先,學校層面。學校應當大力宣揚和表揚激發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對于社會群體來說,學生生活在家庭、學校以及學生群體構成的社會中,學生不僅僅只屬于班級,因此班風的建設可以依靠合力的作用。比如,班級內的好人好事可以在課間廣播進行表揚,引起家長和社區的重視,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糾正班級的風氣,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其次,班級層面。利用班級輿論引導班級精神文化建設。良好的班級,輿論不僅是班主任的單向灌輸,而是建立在全班大部分學生的正確認知的前提下,良好的班級輿論能夠把班級真正的還給學生,使得學生在互相交流與探討中明確事情的正確與錯誤,在互相交流、互相影響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班級輿論的批判性和監督性的作用,有效地緩解教師的班級管理壓力,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師只需要進行引導,就可以激發學生對班級生活的主動性,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最后,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創建班級日報的形式。把班級內每天發生的趣事和新聞進行記錄,學生輪流做主編,通過這樣的方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編輯能力,發揮班級輿論的效果,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班級每位學生的成長。
班級文化就像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環境的所有成員。良好的課堂文化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愉快地成長,有利于教師的班級管理和集體建設。本文寫作的意義在于通過了解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進一步探索和理解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和內容,把良好的班級文化融入到兒童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向福佳.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2]張果. 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小學生道德發展問題研究[D].沈陽大學,2021.
[3]蒲燕燕. 基于關鍵事件的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