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花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教育的各個階段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教師都在積極地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其中,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然而,在課堂上,教師們卻一直關注著怎樣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中去,為了運用而運用,根本不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最終導致思維導圖的應用成效不高。為此,本文從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詳細分析了小學數學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知識的教學模式,以期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歸納知識;應用
在培養學生方面,教師要堅持改革和創新,并在探索和創新中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將思維導圖導入課堂,讓學生對課本內容有更多了解,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難點和要點,并通過歸納知識,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最終逐步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學業成就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1.1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是掌握數學的定義和公式理論本身,而是為了培養數學思維能力。而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則是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一張合格的思維導圖,則是要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數學思考能力。
1.2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的知識記憶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樹狀圖,是通過文字、線條、圖形、顏色等將各個層次的主題關系、隸屬關系、層次關系串聯起來,利用學生左右腦的機能,開發學生在記憶、閱讀、思維等方面的潛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有效途徑。通過繪制的方式,把老師講授的重點內容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在各個重點之間加入不同的線條,把零碎的數學知識編織成一張大網。思維導圖對學困生的教育效果十分顯著,可以通過圖形、色彩等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記住所要記住的內容。
二、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歸納知識的策略思考
2.1注重在預習活動中使用思考導圖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的重要手段。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許多同學在課堂上沒有提前預習,在課堂上無法跟上老師的步伐。即使有些學生在課前做了預習,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并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數學體系。而將思維導圖引入到課堂預習中,可以大大提高課堂預習的效果,并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安排預習作業,并對預習對象進行明確的預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的學習與探索。在預習前,教師要對預習內容進行反思與聯想,激發其原有的知識庫,對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與復習,并將其從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預習轉變,做到以舊為新,以舊為新。在預習新知識時,老師要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畫出思維導圖,從預習目標向外延伸,通過對課本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和完善,用關鍵詞和符號勾勒出整個預習框架,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積極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是一種由宏觀到微觀、由主體向分支的有效預習方法。
2.2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于圖形的接受能力,要遠遠超過對公式和理論的接受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看到課本上的知識。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能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在每一章中設置了一個重點和難點,最后由這些一個個的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導圖,讓學生能夠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教師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都繪制成一棵樹,把每個節點的知識都看成是樹的分支,在給學生講解之前,先向學生解釋這些知識的節點在哪里,然后在課堂上引用思維動圖,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3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準確把握關鍵詞
在運用數學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全面地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正確的教學和示范,鼓勵和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單詞,從而有效地利用這些詞匯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運用思維導圖時,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另外,在運用思維導圖時,也要注意掌握學生的認知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如果教師采取了統一的教學計劃或程序,那么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部分學生的有效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創造任務情景,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整合到自己的思維導圖中。在完成了學生的思維導圖構建工作之后,老師對其進行集中展示。
2.4學會單元歸類整理
在對單元知識進行分類和整理時,教師在制作思路導圖時,不能以單元題目為支點,而要將單元知識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對其進行綜合分類和組織。所以,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復習中,教師要對其進行深刻地反思,在單元式的基礎上,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單元知識的總結,從而增強其運用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復習質量。比如,在進行“分數的意義”復習時,作者將復習的題目和重點知識的內在關聯結合起來,提出了一些有關性的問題,讓同學在復習時進行反思和整理,包括:從總體上講,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從部分的觀點來看,這一單元的知識是什么?有什么理論可以列出的?最后系統思考如何將這一單元的知識完整、簡潔地表達出來?通過與上述相關問題相結合,激發了學生對該單元的記憶,并將其重點內容一一列出。其次,作者要求同學結合教材的知識進行綜合,找到本單元的關鍵字,并最終形成思考導圖。不管學生使用何種思維導圖,作者都會在他們獨立完成后,適時地進行溝通和互動,以促進他們在溝通中的自我修正,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單元知識網絡。
2.5利用思考導圖,提高復習效率
在課堂上,接受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在課堂上進行的復習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課后溫習是小學數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使學生在課后溫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應充分挖掘其內在的意義,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總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數學課后的溫習是一種非常枯燥的課程,主要是通過對已學到的東西進行鞏固,因此對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此外,小學數學的復習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顧,還有對已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和補充,對重點、難點進行再梳理和強化。如果老師能在原有知識中發現新的知識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使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積累知識,尋找缺陷,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作用,豐富學生的經驗,指導他們正確使用,從而幫助他們逐漸構建一套完整的數學知識系統,并引導學生內化知識,提高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富強.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2,5(5):123-124.
[2]楊俊生.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探討[J].科普童話·原創,2022(1):56-57.
[3]苑增英.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