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
【摘要】作為小學生不斷攝取文化營養的基礎保障,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流暢性,還能輔助其快速理順文章內容,使其理解能力實現大跨越的基礎,同時也是各科成績穩步提升的關鍵。基于小學生貪玩、自我約束力較弱的成長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路徑,是提升識字教學品質的主要路徑。在現階段教育中,要想充分體現育人價值,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為教學指導,深層優化教學內容。本文在分析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不足的基礎上,對提升識字教學品質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淺層分析,旨在助力教師高效扭轉學生的被動學習局面,快速突破識字教學困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引言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基礎知識傳授占有比率較大,作為上層建筑的根基,準確辨別漢字讀音、結構、意義、書寫筆順等,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學生進行高品質書寫與閱讀的基礎保障。在新課改政策指導下,雖然部分教師在常規教學中,加大了創新教學思維滲透力度,但是基于識字教學的特殊性,小學生普遍缺乏高漲的學習熱情。為了夯實學習基礎,達到核心素養教學要求,教師要多維度分析學生的識字特點,并以娛樂性較高、針對性較強的方案為橋梁,活躍識字教學課堂氣氛,以此激發小學生識字活力,為其迅速掌握生字的正確讀音、語境、書寫順序等,提供一臂之力。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
正處于探索期的小學生,缺乏充足的生活閱歷,文化底蘊相對薄弱,學習根基極不穩定,這在無形中增加了識字教學難度。由于知識積累量的嚴重匱乏,導致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嚴重欠缺對識字教學的全面認知能力,為教師順利完成核心素養育人目標,增添了難度。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漢字積累,從無到有的過程,成長期的小學生容易被“先入為主”的學習思想束縛,受學前教育方式、思維的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語文素養、漢字儲備量等多個方面,呈現出了青黃不接的現象,整體差異性較為明顯,所以在此背景下,識字教學活動要想順利突破教育弊端,就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良教學模式。
(二)缺乏高漲的識字熱情
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能夠準確掌握的漢字數量較少,而將新知識與學生固有知識,建立緊密聯系,又是學生高效掌握生字的有效路徑。寥寥無幾的漢字儲備量,極大程度的縮小了漢字之間的聯系網,這就使識字教學路徑,凸顯出較為明顯的局限性特點,適用方法大幅度縮減。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不僅會降低識字教學品質,還會嚴重阻礙學生的發展,在局限性較高的教學路徑下,小學生不僅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還會使其識字積極性,受到嚴重打壓,對其高效率掌握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較為不利。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一)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
漢字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所以漢字與生活緊密相連。在低年級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的生字,在生活中同樣具有較高的出現頻率,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識字的重要性與實用性,教師要借助多種方法,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比如說在《我是一只小蟲子》的生字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校園,從生活中尋找課本中出現的生字,為學生更好的理解生字含義,奠定基礎。教師要引導小學生,仔細觀察路標、廣告牌、商品外包裝等,并在此過程中,尋找自己所學過的生字,以此鞏固加深對所學知識。對于陌生的漢字,教師要鼓勵其通過提問、翻閱字典等學習方式,尋找正確答案,為其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提供有效服務。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建立緊密聯系,不僅可以靈活化學習路徑,還能提升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認知能力。
(二)強化識字教學內容的娛樂性
受學前教育影響,小學生的注意力較為分散,專注完成整堂課的聽講任務,難度系數較大。識字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外形特征較為相似的漢字,對辨識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講,其結構、書寫筆順之間的差異較不明顯。重復性較高的教學內容,很難使其長時間維持全神貫注的良好狀態。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弊端,教師可以結合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在激發學生識字熱情的前提下,消化式滲透漢字結構、意義。比如在《古詩詞二首》中的漢字講解,為了使學生準確理解生字含義,有效提升識字教學品質,教師可以“詩、村、童、妝”等漢字,與“快遞員”“刮大風”等游戲緊密相連,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精準掌握生字結構、讀音等。通過娛樂性較高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在時間的積累中,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意識,為教師高效完成核心素養育人任務,提供有效服務。
(三)激發學生學習活力
低年級的小學生,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與新事物接受能力,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講解生字詞,不僅可以靈活調節教學節奏,還可以激發學生識字活力,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能夠提升的學生認同感,輔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比如說在《開滿鮮花的小路》生字詞講解時,教師可以將搜集的影視資料,進行科學整理與匯總,并通過圖片、故事音頻播放等形式,講解“鮮、郵、遞、員”等漢字的結構與含義。為了使小學生準確區分與記憶生字,教師可以將生字進行拆分講解,在認識“鮮”字時,教師可以結合魚和羊的圖片,詳細講解“鮮”字的由來,在“講故事”過程中,激發其識字活力,以此輔助學生通過具象資料回憶,準確書寫生字。以現代化科技為依托,進行識字教學,既為教師提供了便利服務,又滿足了核心素養教學需求,對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意識與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總結
結合以上觀點,高效的識字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漢字庫,還能使其準確理解閱讀內容,對高效實現核心素養育人要求,具有積極作用。加強生字與小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強化識字過程的娛樂性;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激發小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不僅能有效提升識字教學品質,使學生準確區分生字的結構、語境、正確的書寫筆順等,以此達到教與學的雙贏目的,還能提升學生的漢字儲備量,并有效擴大學生的知識連接網,為其進行高效率的自主閱讀、流暢閱讀,提供強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繆佳.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優化探討[J].智力,2021(20):31-32.
[2]仇劍菲.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優化研究[J].考試周刊,2019(87):60,62.948220BE-E294-4F4F-A89D-0F5BE7D5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