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敏
【摘要】小學生天真、活潑、富于想象力,但經驗淺薄,知識面窄。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并應側重于活動和游戲。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注重自主、合作和探索,使學生能夠在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學習新知識,獨立使用新知識。情境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情境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紹了情境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課堂情境、體驗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以及開發和評價情境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從而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境教學;興趣;教學效率
進入21世紀以來,美術教育的重心逐漸從“知識技能”轉向“素質教育”。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意識到美育對人的重要性——“沒有美育,就沒有人格的全面發展”。美育作為一種情感教育,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但它在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過去的小學美術課上,人們更傾向于采用演示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看似“簡單、省時、高效”,但卻在不知不覺中使教育模式功利化,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甚至抑制了小學生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了更好地貫徹新時期美育的要求,筆者認為小學美術課堂應靈活運用情境教學,使情境教學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
在這里,我試圖探討如何使情境教學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
一、創造入課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優美舒適的環境可以讓學生提前進入課堂,讓老師和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產生共鳴,為共同完成這堂課做好充分準備。良好的開端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習新知識鋪平道路。例如,2021年11月4日,我聽了張筱雨老師在南海區桂江小學的校本主題“拍拍動作”。張老師在進入課堂的情況下做得很好——首先,在課堂環境中,將運動會設計的彩色膠帶粘貼在一體機上,黑板設計新穎,符合主題,然后播放奧運會宣傳片,而激動人心的血液音樂讓學生們享受視覺和聽覺之美,牢牢抓住學生們的眼睛,讓他們沉浸在場景中。使課堂教學踏入美妙暢快的情境。學生們都進入了一種興奮的狀態,并開始積極地與老師一起開展下一步的藝術活動,從而達到了“課堂開始,生活有趣”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創造體驗情境
教師將學生直接體驗到的視覺、觸覺、聽覺和感覺作為聯系,創造相關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玩游戲總是快樂有趣的。在快樂游戲中,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主題活動,觀察主題內容。他們會在腦海中留下生動的畫面。學生在活動中的感受、形象感受和記憶感受最為生動。只要有一點選擇,他們就可以決定自己的照片。例如,在“吃瓜果的人”課上,我會給學生分發假瓜果,讓學生在小組里玩,看看誰吃的瓜果最夸張、最有趣。然后,在這個鏈接的基礎上,我會邀請兩到三名學生到講臺上表演真正的食用瓜果,并將包裝在容器中的真正瓜果分發給講臺上的學生。讓下面的學生猜猜他們在吃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享受游戲,還可以學習吃水果和瓜類的人的外貌和動態特征。在這個充滿激情的游戲中,全班同學都體驗了吃瓜果的人生動有趣的表情,以及如何表達。因此,從游戲開始到材料和想法的選擇,自由完成作業。整個課堂生動自由,激發表演形象,培養課堂情感,輕松完成教學活動。
三、創造問題情境
創造問題情境是最常見、最靈活的方法。好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方式需要更加多樣化。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審視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恰當的“真實問題”。這樣,教師和學生就會產生共鳴,共同解決重點和難點,使課程能夠順利進行。例如,在嶺南版二年級第二卷“可愛的動畫形象”課上,我在介紹時使用了問題介紹,并提出“你知道什么是可愛的動畫形象嗎?”“你能設計一個可愛的卡通形象嗎?”問題在于反映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在于理解可愛動畫圖像的特征,難點在于能夠設計可愛的動畫圖像。好的問題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并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下一門課程將根據“如何設計可愛的動畫形象”這一大問題提出一些小問題,從“什么是可愛的動畫形象”“什么是擬人化的創作手段”“什么是夸張的創作手段……”,然后解決最后一個大問題“如何設計可愛的動畫形象”。這種問題情境的產生,要求教師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良好思維習慣。
四、創造展評情境
作業評價和課堂拓展是鞏固新舊知識內在聯系的重要過程,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如果我們能恰當地運用它,我們就能提高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如果我們在展覽環節創造情境,我們將提升整個課程的文化水準。嶺南版二年級第一冊“我家的菜籃子”課結束時,我安排學生在投影儀下展示他們的畫。讓學生成為推銷員,向下面的學生介紹他們匹配的食物籃,并告訴他們他們滿足了哪些創造性要求。然后安排下面的學生參加對話。讓學生成為顧客,說出你要買哪個籃子。作為教師,在展示評價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意識,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等環節。讓展示和評價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平臺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從而升華學生的藝術學習興趣。如果將家庭作業評價與課堂拓展相結合,其作用也不可估量。
進入美育新時代,對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技能要求越來越高。這無疑也對廣大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目前,藝術課堂的形式容易兩極分化。一是功利主義教育,只追求畫面效果,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設計了許多花哨的教學環節,卻忽視了最根本的教學——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情境下,學生不僅要充分了解學習情境,還要了解課程的難點和當地的教學資源;學生應該理解和理解這種教學方法,以及他們是否能夠靈活地理解和學習它。情境教學法并不是萬能的,應該根據不同的客觀或主觀情境進行設計。同時,作為一名藝術教師,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具有創新和改革的精神。只有不斷地自我提高和向他人學習,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多人才。所謂少年強,國家強,協作推進美好祖國!
【參考文獻】
[1] 瑪雅丹讓故事成為小學藝術課堂的催化劑[J]藝術教育研究,201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