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娜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系不斷變革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促進智力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能力將具有必要性。高中階段作為優化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階段,其需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將基于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智慧課堂
引言: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積極地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不斷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能力,以此更好地達到以"知"育"智"的教育效果。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依然受限于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因此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以下將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進行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術,立足于教材豐富教學活動
教科書是中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無論進行何種教學改革,作為教師,對教材的重視程度都會有所下降。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教師應緊緊抓住教材的內容,深入挖掘能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教材內容,在構建智慧課堂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打下良好基礎。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不能只在課堂中培養,而應該適當地延伸和拓展,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不斷地完善其自身的知識構架,進而為學生將來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基于教材內容做好課外資料的收集工作,通過收集《中國人民站起來》的背景以及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讓學生領悟“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所表達的情感。最后,教師再結合文中的知識點來設置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回答,以此培養其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播放新中國成立的視頻,以及讓學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通俗的語言中所表達的自豪、自信、自強的情感。
二、轉變知識呈現方式,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在學習高中語文時,學生很容易會因為知識本身難度較大而出現理解方面的問題,在呈現具體的知識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再將文字性內容作為知識呈現的唯一的方式,還要加入適當的圖片或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難度較大的語文知識與學習方法論內容時,則可以將具體的文字性內容與圖片相結合或與視頻相結合,幫助學生了解。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來說有較大的幫助,在生動的知識呈現中,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會加深,學習質量也會因此而提升。例如在教學《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焦裕祿》的相關介紹以及電影,幫助學生提供思路。在播放視頻過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文章中所提到的優秀的縣委書記所具備的品質進行探討,了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精神的具體表現。
三、結合微課等手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智慧課堂教學更加傾向于借助于信息平臺或者視頻手段展開自主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學生能夠借助于微課、教材等展開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例如在教學《春江花月夜》時,可以通過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中所展現的情景。然后在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播放《春江花月夜》中所描寫的月下美景,讓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文章的整體脈絡,了解詩歌“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的框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目標來對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文章中對月夜的描述,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更加牢固,一個高效的智慧課堂也就構建而成。
四、結合網絡手段,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教師以智慧課堂的形式進行線上教學,通過不同模塊的劃分,清晰的將初中英語知識進行劃分。在通過構建智慧課堂,來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時,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對此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發散,對于包含在教材內容中的古詩詞、文言文,則要著重培養學生對文化的理解,理解寄居在其中的傳統思想和文化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的應用網絡技術,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資源。例如在教學《離騷》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收集屈原的資料以及通過網絡了解《離騷》的創作背景。在學生對課文背景有所了解以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對課文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進行講解。此外,還應增加一定的歷史深度,使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傳承與發展,從而更好地從這個角度看待現當代文學中傳統文化的影子,并尋求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的方式方法。
五、結語
隨著我國的教育體系不斷改革,以及各界人士對于教育的關注度,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要。由此,想要對學生進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借助智慧課堂,利用現代化技術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優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人文素養。在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實現智慧課堂與核心素養培養的融合,提升學生的境界,提高其綜合素養,拓寬學生視野。
參考文獻:[1]李慧潔.論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