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娜
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貫徹落實,如何順利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逐漸成為教師需要積極探討的問題。目前來看,教師在落后教學理念的影響下總是會采用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來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導致學生的目光無法被教學內容所吸引,讓學生不能夠在提高自身道德與法治知識儲備的同時逐漸形成優秀的道德素養。本文將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探索實踐
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習的熱情被充分激發,使學生與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距離能夠被有效縮短。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使教師能夠結合課程標準與學生的實際狀況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與改革,讓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有效滲透到實際教學中,促使教師能夠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來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環境,進而讓學生自身的道德與法治素養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1]。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主動意識的推動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大腦對所涉及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思考與分析,促使學生可以在深化知識理解的同時推動自身思維發展,進而為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始終集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讓學生可以在拓寬自身知識面的同時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充分培養提供助力,也讓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育價值可以充分發揮出來。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時代的發展規律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使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開展生活化教學對于學生后續學習發展的重要性,讓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篩選出與學生適配度較高的教學內容,促使教師能夠明晰知識內在含義的前提下將生活元素有效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從而讓學生可以充分感知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魅力,使學生能夠主動配合教師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真實水平以及生活經歷來確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使教師能夠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生活化教學方案,促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教師在進行“友誼與成長同行”的相關知識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拍攝自己的成長影像,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友誼的主題來準備相關素材。如,部分學生會向教師提供自己與好朋友的合影,還有學生會向教師提供能夠展現自己與好朋友友誼的事物。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借助信息技術來制作相關的課件,使教師能夠將學生所提供的素材融入到課件當中。然后,教師需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利用課件來展示學生們的成長記憶,使學生能夠想起自己與好朋友的美好回憶,讓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習的熱情可以被充分激發,促使學生能夠對友誼與成長形成更為深入地認識,進而讓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心理特征來構建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可以在內化所學知識的同時強化自身的學習體驗[2]。生活化情境的有效構建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互動關系,使學生能夠敢于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促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潛能可以被有效激發,從而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充分發揮出來。
比如,教師在進行“法律在我們身邊”的相關知識教學時,就可以圍繞社會熱點現象來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進一步深化對所涉及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拋出“老人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交流與探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一步剖析問題,使學生能夠嘗試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解讀,讓學生可以對相關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
(三)融入時事展開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與學生的真實水平來選擇合適的時事政治材料融入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在好奇心地推動下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與探索,讓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抗疫”的新聞,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我國人民的團結與凝聚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圍繞“抗疫”的主題進行探討,使學生能夠將自己搜集到的抗疫素材分享出來,讓學生可以談一談自身對于抗疫的認識與感悟,促使學生能夠充分感知到我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進而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被有效激發。
結論
總之,教師想要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得到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及時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使教師能夠在先進思想的推動下不斷優化與完善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案,讓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順利開展生活化教學,促使學生能夠在提高自身道德與法治綜合水平的同時逐漸形成優秀的綜合素養,從而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J].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3):145-146.
[2]李曉云.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研究[J]. 新課程,2021(2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