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蘇
摘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不斷重視,逐漸頒布了課程改革、雙減等政策來實施規范化教學,要求教師在講授課程內容的同時,還要尊重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發展以及開拓學生思維為方向,教師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全力完成以學生為主體、拓展學生思維以及提高學生發展為目的的課程內容。基于慈此上背景,本文就以“少教多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一主題來進行敘述說明。
關鍵詞:少教多學;初中物理;教學;作用及探究
引言
“少教多學”的新型授課方式,要求老師在課堂中明確自己與學生的位置,將更多的課堂主動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充分沉浸到每一堂課程當中。由于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一方面是忽視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能動性,在班級當中,教師只重視部分人,只對重點學生優等生付出較多的精力,但現實證明這少部分人是能通過這些壓力提高本校的升學率,長此以往,最后一對少部分后進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導致他們對就學喪失信心,從而無法發展我國的素質教育當中“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內容,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另一方面,傳統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發展,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素質教育方面的發展。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學校只注重學校的升學率,看重學生成績,因此在學生們即將要面臨的中考的時候學校一些老師則更多的是將學習重點放在語數外三門主科上面而物理學科所占分值又比較小,因此導致了物理教學不受重視從而影響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與樂趣;其次來說,在老師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在老師授課完成之后,往往只是在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對于教學過程非常的忽視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只能憑借自己對非常形象的物理知識進行生硬的理解,再加上課堂下所安排的題海訓練學生只能憑借這些方法來對物理知識產生一知半解,這種現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非常的普遍,教師不注重教學過程,反而只注重教學結果導致學生不能靈活熟練的運用知識點來解決各種問題;最后來說,物理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還有老師對每個學生了解不充分,對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也不夠了解從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一鍋端”,忽視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能動性。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完善課堂內容
2.1,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之下,更多的教學方式還是由老師牽引著學生學習,目前來看在課堂之上,還是“老師說,學生聽;老師寫,學生看”的授課方式,課堂積極性不高,課程內容完成較困難,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等諸多困擾來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學模式改變是迫在眉睫的。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還給每位學生,關注每位同學思維轉換方式,讓同學感受到課堂時間、課程內容是輕松愉悅而又充滿激情的,從而得以實現高質量課堂的效果。
例如,老師在講授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四節《升華和凝華》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先搜集各種升華與凝華現象的照片,視頻等制作成PPT,待上課時向同學們展示,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口頭敘述幾種升華與凝華的現象,然后再問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這類現象,并引導學生們說出自己所見到過升華與凝華在現實中所產生的現象,讓同學們先在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完成之后,再由每個小組派出成員來進行敘述,待到每個小組敘述完之后,老師再向同學們播放自己所搜集制成的PPT,給同學們展示,讓同學們直觀具體的感受到每種現象所產生的結果,播放完之后,老師在向同學們解釋每種現象所產生的具體原因,以及產生所需要的條件等教學內容。課堂導入方式可以很好的吸引同學們對本節課內容的好奇心以及興趣,促進本課教學目標的完成,以及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物理現象。
2.2,為了更好的發揮出新型教學模式的效果,建議老師可以比較多的采用小組溝通的合作方式,在增強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還可以讓同學們在向小組內闡述知識點的同時自己再加強記憶,這種方法一舉兩得,并且可以更好的讓小組產生良性的學習競爭,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老師在講授滬科版初三物理第二十一章第三節《材料的開發與利用》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分好小組,然后讓小組內分別搜集各種特殊材料以及相關知識,這些材料可以怎樣被生活中所利用等信息,小組內自行討論安排,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位小組分別在講臺上展示他們所搜集到的各種材料,以及如何應用等相關知識,在提高他們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對本章節內容更加熟悉,讓同學們對本節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2.3,為了順應新型教學模式的號召,初三物理課程當中,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則要讓同學們更好地開拓自己的思維,培養獨特思維的思考能力,以及讓同學們培養動手能力,自己動手做物理小實驗,這樣的課堂當中,老師就很好地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老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自主積極的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例如,老師在講授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八章第一節《電能的產生》的時候,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可以先讓同學們自己看課本,預習本節所學知識,帶到同學們預習完之后,然后老師給時間讓同學們先小組討論,再借助教學教具讓同學們研究摩擦起電的具體方式以及操作方法,在同學們自己用手操作的過程中,會牢牢掌握住課本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結束語
因此來看,為了順應新型教學模式的要求,老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效率,將要新型的“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充分貫穿到每一堂課程當中,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成績到每次課堂的學習,讓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輕松愉悅以及享受。
參考文獻:
[1]常嘉麗. 投入型學習框架下的邊遠地區初中物理教學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2]潘海林. 生態理念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策略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