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微慧
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文科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課堂是提高學生音樂素能的主要途徑之一。有效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技能,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興趣,提升音樂素養。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找出合適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們學習音樂,提高在音樂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音樂是聽覺藝術,通過音樂學習,可以很好地來促進學生們的情感表達。通過音樂可以表達自身悲傷或者高興的情緒,是一種比較高尚的藝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上,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們一些表面的基礎的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課堂學習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因此,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用一種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來接觸音樂,拉進學生們與音樂的距離,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來學習音樂這門學科。
一、增加課堂創意,提供表現的舞臺
教師在上音樂課的過程中,需要經常來鼓勵和引導學生們,小學生們的心理年齡還比較小,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著學生們分享自己對于音樂這門科目的思考和見解,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們的積極配合,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供機會和舞臺,讓學生們表達自己,并且應該放低身份與學生們進行交流,要讓學生們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貓虎歌》這首歌時,我先從故事入手,把故事講得生動、表情到位,同時讓參與學生說一說,讓學生把握貓與老虎的個性特征。在學完歌曲之后,我便讓學生上來表演,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們對貓和老虎的個性把握得較好,在理解的基礎上還有了創新。歌詞最后一句“森林之王,你服不服?”唱得十分到位,把小貓的得意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是孩子們所聞樂見的他們自然會投入其中。通過感受音樂,模仿動物來達到學生的興奮點,讓他們在興奮中學,這樣不僅增加課堂創意,也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和有利地位。
二、滲透課本教材,提高音樂素養
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結合著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們來學習這門科目。小學音樂課本教材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音樂教材中有的是比較偏向生活化的,也有的歌曲是比較歡快和愉悅的,也有的單元的主題就比較的藝術化,還有一些主題是比較可以體現民族的特色等等,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們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要深入地挖掘課本教材里的內容,結合著一些課外知識來為學生們授課,更好地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例如:在學習《歌唱祖國》這首歌曲時,這首歌曲可以用一種熱情、歡快的情緒來唱。這首歌曲應該很多同學都聽過,但是唱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們在唱得過程中,要深入的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在講解這首歌之前,要先給學生們感受一下這首曲子速度和情緒,學然后再帶領著學生們來逐步的感悟和分析這首歌,每句歌詞的特點以及所表達的含義,帶領著學生們將整首歌的歌詞學習完之后,在讓學生們再去用心聆聽一下這首歌曲,感受這首曲子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其中的旋律,然后教師也可以再給學生們介紹一下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這首歌曲,充分的體會其中的情感,這樣學生們在練唱這首歌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定會唱得更加的動聽。
三、優化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興趣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精心的準備音樂課堂上的教學導入環節,能否上好一堂課與課堂剛開始的導入環節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在導入環節,要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接下來再正式開始教學的環節,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長此以往的話,學生們對于音樂這門科目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提高,在課堂上也會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對音樂這門科目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還有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相關的情境輔助進行教學,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對于他們的吸引力也是比較大的,尤其是一些視頻或者小游戲,可以讓學生們很好地融入到課堂的學習環境中去,激發他們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音樂教材中各個部分的構成元素。有效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技能,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興趣,提升音樂素養,從而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石琳.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213-215.
[2]陳孝余.中小學音樂欣賞有效聆聽教學研究[ D ].福建師范大學,201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