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謙
摘要:在全面落實英語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看待新時期的改革趨勢,明確核心素養作為重要指導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支撐作用。有效改進和優化閱讀課教學,讓學生在課程參與期間形成良好的英語意識,同時也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英語課的探索當中?;诖?,本篇文章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不但有助于學習者了解最基本的英語知識,還能夠拓展學習者的科學思維,從而增強學習者的文化意識。所以,我們有必要根據英語核心素養,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加以研究,以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一、核心素養基礎上實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英語教學不僅是向學生傳遞英語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文化情感,挖掘學習英語的樂趣,而且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如今,英語在國際化的環境下具有較強的學科地位,英語教學要求有了全新的轉變,更側重于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建設。在小學階段,學生學好英語十分關鍵,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能夠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從而支撐學生更深入地參與到英語課的實踐探索當中。然而,教師在具體實施授課的過程中,所貫徹的育人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授課手段整體來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單純圍繞基礎課程內容進行灌輸,或者引導學生機械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學習,將致使整個英語課堂在氣氛上就十分枯燥,同時也會導致學生在思維上受到明顯局限,整個課堂效能也比較低下。在認識到當前英語授課所具有的不良弊端之后,教師需要做的是要積極調整傳統的應試理念,將核心素養這一重要的指導思想有效貫徹下去,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索更具有規范性與合理性的授課手段,搭建全新形態的英語課堂。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將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同時,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重點部分,節省學習時間,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連接線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思考。思維導讀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伸縮性,可以幫助我們把新舊的知識點全部結合起來思考。
(二)開展情景式教學,創新教學模式
很對國家和地區都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尤其是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在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體系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重要的部分。由于英語閱讀受重視的程度日益提高,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手段,增強英語閱讀的趣味性。
(三)加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文化理解
英語語言系統與漢語語言系統具有較大的差異,小學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英語體系培養,英語閱讀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停留在傳統教育中“啞巴英語”的層面。因漢語語言與英語語言存在習慣性、文化風俗的差異性,相同詞語在不同文化差異下的翻譯經常會出現偏差,因此,英語的閱讀理解內容選擇,教師還要注意文化差異。如,學生在學習圣誕節相關文章時,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查詢圣誕節文化知識的學習任務,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講述圣誕節的起源背后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文章的同時,對于語言文化的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完成本單元Don’t…,please!重點句型的學習,獨立思考單元知識,從中養成一定學習能力學科核心素養。
(四)科學進行提問,滲透思維品質
課堂提問,對學生思維品質核心素養發展起著積極促進作用。在向學生提問時,為了達到思維品質滲透目的,要把握好提問技巧。提問方式上,應注意靈活使用“Wh—”這種提問形式。但是,在提問時,如若學生未能了解提問之意,需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啟發,以保證通過有效提問激活學生思維品質。在提問內容上,要盡量保證其內容具有一定梯度,進而通過內容的不斷深化促使學生一直處于思考狀態,慢慢養成良好思維品質。實際提問中,要注意利用好多媒體、實物等教學載體,輔助課堂提問。同時,要抓好課前一分鐘提問契機,點燃學生們的思維。在《There is a big bed》單元中There is…和There are …句式教學時,為了教會學生使用不同語境時態描述環境變化,發展他們思維品質核心素養。課文閱讀時,可先結合書上課文閱讀內容為學生直觀呈現同一所學校兩張不同時間拍下的照片。接著,要求學生一邊觀察照片,一邊聽課文錄音,一邊回答問題。課文錄音播放時,可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What is in the room?”通過思考,學生們將正確回答出:“There is a bed. ”待問題回答完畢以后,可繼續進行追問:“What else?”學生們將通過思考回答道:“There are some pictures”隨即,可繼續活躍學生思維,讓他們思考“How about our school?”這樣一個問題。在這里,通過科學提問,學生們的思維品質核心素養將得到很好發展。
(五)深入挖掘教材,滲透文化品格
課堂上,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內涵,立足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中英文化知識。當學生掌握了更多中英文化知識以后,他們將慢慢形成良好文化品格,不斷提升自身文化品格。同時,在課堂上,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品格活動,通過活動帶領學生認識更多英語國家文化。另外,在實際教學中,要利用好教材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讓他們學會尊重不同國家風俗禮儀、價值觀念等的不同,形成良好文化品格,不斷增進對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Recycle2》單元知識教學時,可先為學生呈現一幅有關于圣誕節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節日。當他們正確回答出“Christmas”以后,再繼續向他們展示有關于圣誕節來歷、文化、習俗的圖片,增進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接著,在課文學習階段,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When is Christmas?What do people put in their homes?What do people give?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在這里,通過采取任務型教學方法,將促使學生主動了解課文中蘊含的西方文化,讓他們真正掌握到西方圣誕節節日時間、習俗。待閱讀理解部分學習完之后,可要求學生用英語獨立描寫一個節日。整個教學過程,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對單元知識的學習,也能夠實現西方文化的滲透,讓他們養成良好文化品格。
結束語
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小學英語閱讀教育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考理解能力,教師的親身傳授和學生的身努力相結合,把思維導圖和情景式的教學方式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楊慧.新時期核心素養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9(23):66.
注:本文系安順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