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菲
摘要: STEAM教育是多學科的融合,并與學生的實踐相融合。倡導學科與學科之間不分家,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是融合的,在此基礎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展現,帶著孩子們用英語的方式研究科學,用藝術的方式進行表達,也可以用數學的形式展現,體現了學習的實踐性及藝術性,使得學生全方面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得到提高,教師能夠與學生一起不斷地學習、不斷鉆研,最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STEAM教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學科融合;實踐能力
一、課題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課題研究理論
雖然我國的小學課程標準經歷了數次調整和改革,但目前仍存在課程與目標之間、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之間的不平衡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源追溯到課程體系上,主要表現為學科本位、學科科目多,且學科之間缺乏有效整合的情況。這種學科知識碎片化、獨立化的現狀,導致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不足、學生片面發展等情況,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STEAM正是以“跨學科”為主要特點,而不斷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它主要以完成項目或解決問題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使得學生在不斷探索中逐漸增強創新意識,形成創新思維并不斷養成創新能力。由于STEAM教育的多特點與我國現行課程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和吻合,其教育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我國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小學英語課堂上。
(二)體系說明
1.STEAM是美國小學培養孩子主動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全科科學體系課程,是一種重視實踐的超學科教育理念。
2.STEAM由五部分組成:S是science(科學),T是technology(技術),E是engineering(工程),M是math(數學),A是art(藝術)。
二、STEAM教育融入小學課堂
(一)整合優化教學
將STEAM教學理念融入小學英語教學是對英語教學的一種變革,同時,對英語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能力、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從多學科交叉的角度進行思考,從整合的角度來解決目前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這正是當前STEAM教學理念提出的原因之一。將英語與其他學科進行融會貫通,如此一來,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人教版PEP三年級下冊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教師首先通過疫情小動畫告知學生疫情期間不能出游,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子平臺游覽世界,從而創設“線上旅游”情境,通過AR技術帶領學生情境游覽各個國家,拓展國家間的人文地理風情,利用國寶大熊貓引導出各個國家的代表性動物,不僅拓寬孩子視野,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動物之間的友誼,上升到習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通俗易懂的在孩子的思維中種下“全人類”的文化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更甚的是,將英語學科與地理等知識相融合,讓學生的學習跨越單個學科到書本知識,尤其是疫情期間,可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世界的學習策略及文化意識。并使得教師可不斷地整合優化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
STEAM是一種重視實踐的超學科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對自己所教學科十分了解,同時也要對其他相關學科知曉,并且還需要智慧性的選取學科交叉點,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例如:人教版PEP三年級上冊的《Colour》,通過“我是魔術師”情境,將無色的水通過巧妙設計可呈現出教學顏色。Hi, now I’m a magician. Let’s shake. Wow, It’s ...!在新的顏色不斷出現的魔術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的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接著,給學生分小組進行三原色混合探究活動,孩子們通過科學實踐發現了顏色的奧秘,在探究中,不斷創新,學習新的顏色知識,從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以及提高學習策略。最后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顏色的奧秘,比如,陽光下的水蒸氣怎么變成五彩的彩虹等等的實踐學習過程,避免了簡單的學科與學科知識的相加,而是在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中,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在數學、藝術、科學、社會等知識話題中,提高語言技能,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三、STEAM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
(一)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素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將STEAM教育理念與教學融合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與知識內容的對話,自主的感悟和體驗學習內容,不斷地進行教學的引導。在此過程中,問題鏈的層層遞進,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探究式的合作學習等學習實踐活動,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層度上的要求。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也必須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素養,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上靈活的運用STEAM教學理念。例如,在我教學《Welcome back to school》時,我首先查閱地圖,所教授國家的地理位置,再次查閱資料,每個國家的代表性動物等,并與綜合科教師進行交流,怎樣有效的將地理知識融入課堂,也將國旗簡筆畫進行展示等等的多學科融合,如何使得教學內容不枯燥、冗雜、繁重。因此,教師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識范疇、分析教學內容、構建完善全面的知識體系,善于整合教材,多和其他學科老師溝通交流,創新教育方式,轉變教育觀念。
(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貴州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基本要求》提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教學融合與綜合應用。《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英語學習渠道,并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合理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可實現突破教學重難點,比如AR投屏、音視頻等教學資源,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雙減”背景下,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融合,學生在課堂上學得輕松,多元的課堂也引導學生不斷地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革的背景下,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與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當下小學英語教育中,將STEAM教育教學理念融入課堂,實現了傳統英語教學與STEAM教學理念的有機結合,能促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科間的融合、科學有效的設計課堂活動,完善優化英語教學體系,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有利于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型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怡倩.統整的力量 直擊STEAM核心的課程設計[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8
[2]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3]魯子問.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鐘沁.指向核心素養的“英語+”課程開發與實施.《小學教學設計》.[J]708期
[5]吳臻一.STEAM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才之路》.[J]31期
注:本文系安順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STEAM教育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實踐研究”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