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良
摘 要: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不僅關系著他們自身未來的幸福和健康,同樣也關系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強盛。因此,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文章就健康中國戰略視角下學生對于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落實情況進行探究,并且就當下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促進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在各個學校中得到更好落實。
關鍵詞:健康中國;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教學對策
一、健康中國戰略下的研究背景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以健康中國戰略方針,要將學校作為體育教育的主要場所。許多學校都實施了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的方案,但是從實際開展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不足,無論是從學校方面來看,還是學生自身情況來看,都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二、學生的體質與體育能力現狀分析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個新高度,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升。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我國學生的體重、身高等指標都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形態發育水平較以往也有了較快提升。不過從學生視力、肥胖等方面來看,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還有很多的學生存在超重的問題。從體能方面來看,力量、耐力等素質都在逐漸下降。數據表明了當下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不佳,因此,社會與教育部門也意識到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三、學校開展“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充滿激情。運動生理學的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對于提升大腦的興奮程度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增強,學生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和充沛的精力融入體育活動中去,學生在良好的心態下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還得到一定的體育鍛煉,促進體育教學任務的實現。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對各類體育項目的參與熱情,對學生健康體質的塑造、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等有重要意義。而加強學生體育教育,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讓學生通過“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加強身體鍛煉、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緩解學習壓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四、學?!懊刻?小時體育鍛煉”落實現狀
(一)學校場地設施不足
由于學校是新建學校,很多場地還沒有建設完成,場地和設置并不足夠,學生人數眾多,導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均場地不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學校放對課程設置的重視程度不夠,體育課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體育課的安排沒有按照課程計劃來進行,大課間活動也是草草了事,在體育課的節數安排上沒有嚴格按照教育部門指定的標準執行。
五、學校難實施“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的原因分析
(一)學校對體育活動重視不足
相關調查顯示,“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得不到有效的落實,課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良莠不齊。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了一定的改觀,設備與場地資源也處于逐步完善的態勢之下。但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學校未能完善運動器材、設施場地等工作落實,運動設施的安全性評估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的缺失,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二)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足
參與體育鍛煉,學生需要興趣支撐。體育教學并沒有針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開展針對性體育教學,使得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不足,也就無法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這導致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堪憂。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得不到提升,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也就無法得到很好落實。
(三)學校沒有專項的督導制度
很多的學校都沒有制定專項的督導制度,導致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在落實中采用平均制或是隨機抽取時間開展。學生由于缺乏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也不會自覺進行體育鍛煉。所以學校在實施“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時,必須要專門的督導制度來規定學生體育鍛煉,通過合理安排體育鍛煉的時間,保證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之后,身體素質才會得到加強。
(四)體育教師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力量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興趣的重要因素。而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就需要進行廣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建立新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當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來獲取信息和知識,因此對于體育教師的期望也會比較高,如果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新穎,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就很難提起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六、學校落實“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的對策
(一)完善體育教學資源,科學利用體育器材
完善體育教學資源,采購體育器材,加強體育器材的管理十分重要。針對體育器材的應用,學校以及體育教師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問題:(1)運動器材、運動場地的提前準備;(2)運動器材使用過程的管理。學校要加快體育鍛煉配套設施的建設,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設施和場地,要及時清理和修復,避免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也要避免對學生安全造成影響。
(二)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學校必須積極地對“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以及大課間體育活動加以推廣與指導,并為學校提供合理的宣傳導向以及良好的運動環境,以及提出有利于學校的體育課外活動方法。
(三)加強體育教師培訓工作,提升師資力量
在健康中國的視角下,提升教師自我素養,成為體育教師的一項重要挑戰。針對體育學科師資力量不足這一問題,學校應當做好現有教師的培訓工作,或者通過社會招聘,吸納具有一定體育教學經驗、能夠勝任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任務的優質人才。在教師培養方面,除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內容,提升教師創新體育活動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F8FD8E42-E1F3-4324-BACA-8D3BEE0675C9
(四)加強對“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工作的領導
為了做好“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必須先做好統籌工作。學校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安排專門的領導負責“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的工作,貫徹健康中國戰略,要將體育鍛煉作為學校行政部門的重要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狠抓。責任領導監督“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開展情況,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做好內容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確保學生有充足時間參與體育鍛煉。
(五)精心組織大課間活動
要提高學校大課間活動的多樣化和趣味性,必須創設多樣化的學校大課間活動形式,讓學生主動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充分使用學校的活動場所,并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運動中去,從而確?!懊刻?小時體育鍛煉”精神得以貫徹。
七、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健康中國策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承擔起學生的體育教學任務。積極落實“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讓體育鍛煉成為學生喜歡、教師重視的教學內容。“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學生對各類體育項目的參與熱情,對學生健康體質的塑造、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必須要意識到當下開展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推動“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得到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胡劍宏,楊航,易國忠,李越.學校體育與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的問題省思[J].運動精品,2021(10).
[2]吳波.構建“主動健康社會”建設“健康中國”——體育產業的功能價值與歷史擔當[J].唯實,2021(08).
[3]李小偉,袁圣敏.后疫情時期中國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思考與發展策略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0(05).
[4]蔡林伶.健康中國視角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與實施策略[J].體育風尚,2020(06).
[5]李兆輝.健康中國背景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現狀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01).
[6]李楊,司慶洛,胡海濤.健康中國戰略下青少年體育健康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體育科技,2021(03).
[*本文系廣州教育學會2021年科研課題《健康中國戰略下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的融合研究——增城區荔城街初中為例》(課題編號:202113808)的階段性成果]F8FD8E42-E1F3-4324-BACA-8D3BEE0675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