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婷
摘 要:樹立立德樹人理念,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文化素質,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精神文明。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語文是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載體,為了充分實現立德樹人這一目標,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學生,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通過文化知識滲透道德素養。文章對“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及實踐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語文;滲透實踐
小學是培養學生德育的關鍵時期。語文課程能夠在德育滲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不斷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具有立德樹人理念的知識,可以充分豐富學生的思想道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度挖掘德育素材,并不斷滲透立德樹人理念,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能夠得到全面提高。不過立德樹人理念滲透過程較為困難,尤其在教學素材內挖掘德育元素,需要教師不斷堅持、探究,從而實現立德樹人這個目標,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一、“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語文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途徑,尤其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有內容都是經過層層選拔,并且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不過在實際教學中嚴重缺乏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尤其是課文中的德育思想,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說明很多教師在備課時,忽略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導致立德樹人理念無法全面落實,最終難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不夠重視立德樹人,并沒有全面推進立德樹人理念的貫徹,由于缺乏思想認知,無法認識到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性。
二、“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
(一)兩者結合全方位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小學語文是具有文化氣息的學科,能夠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熏陶,由此可見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小學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而立德樹人與小學語文有著完美的契合點,而且語文課程本身就包含德育元素,尤其是我國社會發展歷史,為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提供良好條件。從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啟發,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對學生影響深遠。由此可見立德樹人和語文教學,兩者不僅具有一定相似性,也有著共同的教育目標。
(二)立德樹人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在現代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是主要任務,因此我國也在全面倡導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這也是作為優秀人才的基礎條件。尤其在教育環境的變化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學生的成長,傳統教育忽略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這也導致學生出現迷失、盲目的問題。因此,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勢在必行,教師應該把道德品質建設工作,放在文化知識傳遞的共同標準下,培養學生,最終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促使學生成為品行兼優的人才。
(三)立德樹人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
當下的社會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因此要從小培養學生成為品行兼優的人才,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有利貢獻。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要打下扎實的基礎,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小學語文作為滲透立德樹人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還能傳承我國優秀的文化與精神,讓學生深入理解當代的核心價值觀,因此要確保兩者能夠有效結合,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
三、“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滲透立德樹人理念
信息技術是目前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全方位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尤其是直觀、形象的特點,很容易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滲透效果。因此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并作為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載體,例如,課文《小英雄雨來》展現出了雨來的愛國情懷、機智勇敢等,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可以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去展現。通過聲形并茂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體會到小英雄的勇敢,并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在朗讀過程中體現立德樹人理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方法,通過帶著感情去朗讀文章作品,往往更容易表達出其中的情感,并且會加深學生的體會,理解也會得到有效升華,并切實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例如在教學《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學生通過有情感地朗讀,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思想,而且能充分感受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另外,在這樣的朗讀氛圍下,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周恩來總理少年時期想要立志的原因,同時對自身造成啟發,促使學生養成愛國精神。在朗讀過程中必須流利、富有情感,把握好文章中的主體思想,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振興中華的遠大目標。
(三)在課外閱讀中體現立德樹人理念
小學語文教材中本身就有很多生動的內容,能夠全面滲透立德樹人理念,不過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可以在教學中加入課外閱讀內容,而且教師可以直接選擇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優秀德育素材,推動學生道德品質發展。閱讀《我們的母親叫中國》,對學生進行啟發,同時樹立學生的愛國情懷。如《愛的教育》等小說內容,不僅情節十分精彩,還能展現出各樣感人的故事,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片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會感受主角的經歷,并從自身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做一個團結友愛的人。
(四)把握教學環節落實立德樹人理念
小學語文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載體,想要充分滲透立德樹人,不能只依靠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而是要全面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滲透效果,促使學生的道德品質獲得提高。例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及時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并合理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就能引導學生從道德角度去理解課文內容。其次,有計劃地貫徹立德樹人理念,學生才能真正受到影響,最終實現德育培養目標。
四、結語
立德樹人是我國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目標,也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小學教育中必須充分落實立德樹人這一理念,教師必須把該理念貫徹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小學語文課程是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因此在確保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其道德品質展開有效培養,并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這也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語文課程,深刻挖掘其中的道德素材,將豐富的文學知識傳遞給每一位學生。
參考文獻:
[1]馮碩.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03).
[2]朱麗.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析[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1(01).
[3]王衛鋒.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
[4]楊冬梅.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0(34).
[5]張劭.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思考[J].讀寫算,2020(32).
[6]楊生林.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