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紹權
【摘要】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我國教育工作者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也追求“提質增效”。因此,作業設計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本文基于“雙減”政策出發,探究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策略,旨在能夠提升作業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策略
“雙減”政策的提出,給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加強課堂管理,還要經常組織課堂活動,把控好講解時間與學生練習的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能夠自主練習和實踐的機會和時間,合理調整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打造多元化的作業設計,盡量摒棄枯燥乏味且效果一般的題海戰術,在作業中融入新穎生動的元素,激發學生的作業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提質增效”。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的實際要求
(一)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需要符合《課程標準》
現階段,新型教育法針對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就是培養新時代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任務的過程中也要嚴格遵循這一理念,保證作業設計符合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學科知識,更高層次是面向生活,讓知識和技能真正服務于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需要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
小學語文教師的作業設計是否具有合理性,可以將學生的發展情況作為主要參考依據,作業任務的設計需要與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目標緊密相連。傳統的作業設計,重點集中在課內教學,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基本上是為了鞏固學生學習過的知識,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到作業設計的頂層邏輯,并且作業量大,占據學生大部分的時間,給學生帶來非常沉重的壓力和負擔,由此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不符合全面發展的要求。
(三)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需要將理解語文學科特質作為基礎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初步學會如何應用漢字和漢語進行交流與溝通,吸納更多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任務時需要以語文學科的特質作為基礎,凸顯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讓語文知識成為學生最有利的工具,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提升作業價值,打造課內外互通的全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多元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關于學科知識的作業設計
在創新的同時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且要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訓練任務。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劃分好需要完成的部分,減少重復性內容,節約時間,提升效率。教師在每周末可以給學生布置“讀和寫”的作業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本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的課文和古詩都圍繞著“秋天”這一主題,教師在設計周末作業任務時也可以根據這一主題,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更多描寫秋天的文章或詩歌,積累與秋相關的成語,然后書寫一篇關于秋天的作文,利用這樣的方式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寫作提出恰當的指導意見,并幫助學生了解一篇優秀的文章必須做到主次分明、結構清晰。例如,課文“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課文描述秋雨過后,上學路上的場景,文章開頭用一句“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引入,結尾又用這一句相呼應,烘托主題。課文場景由近及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秋雨過后清新自然的情景。教師要多給學生布置閱讀課外書籍的作業任務,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來改善學生作文結構不夠清晰和“流水賬”問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關于學科素養的作業設計
想要提高小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地分層,第一層為低年級階段(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師要在日常教學當中鼓勵學生多親近大自然,慢慢感受和理解生命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開拓思維和想象力;第二層為中年級階段(小學三、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在這個階段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身,從而明確個人風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第三層為高年級階段(小學五、六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師要指導他們正確認識科學,趨于理性,培養學生實踐精神。在作業設計時,教師也要僅僅圍繞著上述三點,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任務,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根本上優化學生的學科素養。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作業設計,教師可以融入更多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挖掘語文知識,促進語文學科與生活的緊密關聯,在潛移默化下為學生埋下語文學科素養的種子;針對中年級學生的作業設計,教師可以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模式,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留給學生更多自我成長的時間和機會;針對高年級學生的作業設計,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實踐活動,鍛煉知識應用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語文和其它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進行分層次的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
三、結語
作業設計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方面有著關鍵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雙減”政策的核心,在減少學生作業量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質量,提高作業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辛愛珍.多元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30):168-169,172.
[2]陶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對策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9):10.
[3]楊鈞茹,趙秋紅.立足實踐? 多元設計——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22(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