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如
摘?要:黨在百年的偉大征程中累積的寶貴經(jīng)驗與財富,是高校思政教育中最為關鍵的學習內(nèi)容。將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中,對于引領新時代的大學生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在探索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路徑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百年黨史教育的內(nèi)容與形式,更好地培養(yǎng)新一代有理想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關鍵詞:建黨百年;黨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6.080
0?引言
從中國共產(chǎn)黨最初成立時全國只有50人左右,到如今我黨發(fā)展壯大到擁有9500多萬名共產(chǎn)黨員。這披荊斬棘的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員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并帶領我們?nèi)珖髯迦嗣窆餐苿痈锩ㄔO與改革,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chuàng)造和刷新輝煌成績,開辟了屬于中華兒女的新天地,書寫了我國從近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在慶祝建黨百年華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于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發(fā)出了要在全黨和全社會開展“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黨史學習教育的號召。而高校設立的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更應積極響應號召,將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強化對黨史的學習,增強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因而要使得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課中發(fā)揮最大培育價值,需不斷探索、拓寬和豐富黨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路徑,為充分實現(xiàn)黨史育人功能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1?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價值
1.1?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論價值
當代高校思政課的課程板塊設置基本上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等公共教學課,這幾門思政課構成了科學系統(tǒng)又相互交叉關聯(lián)著的教學理論體系,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起到了全方位的理論指引。而將百年黨史教育教學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當中,能夠使得高校思政課的理論性由抽象變得更加具體,教材上每一個章節(jié)的知識內(nèi)容變得有血有肉,其中包含的人物及其特點也更加鮮活飽滿,知識體系和價值概念也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論升華。百年黨史的學習內(nèi)容與高校思政課教材上的理論內(nèi)涵完美契合在一起,可以通過黨史教育更加生動的將我黨的正確領導、革命綱領、偉大精神、共產(chǎn)主義的崇高理想信念等結合高校思政教材上的理論內(nèi)容,從而增強青年一代的大學生對政治理論的學習熱情。大學生在高校思政課堂上感悟黨的歷史,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頭腦,更深刻地去理解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1.2?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學習價值
中國共產(chǎn)黨已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正式跨入到了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百年大黨行列。黨史是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員與中國老百姓共同團結奮斗的歷史,更是體現(xiàn)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同甘共苦的歷史。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的學習和教育,注重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政課與黨史教育的相結合不僅是為了使青年學生重溫黨走過的奮斗路程,更是為了能夠使當代大學生通過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去領悟和傳承黨的精神與信仰,守住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立的偉大社會主義事業(yè),并能夠?qū)⑦@份偉大事業(yè)和精神世代傳承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抓好青少年這個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的歷史知識、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英雄模范事跡的宣傳教育,積極推動黨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從小培養(yǎng)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在高校思政課上開展黨史進課堂的學習教育,不僅可以極大豐富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資源,還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感染力與吸引力,大學生在黨史學習的過程中,對黨的歷史人物事件、先進的英雄事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也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未來更好地養(yǎng)成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習慣。
1.3?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時代價值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歷史交匯節(jié)點,再次翻開歷史的篇章,重溫中國共產(chǎn)黨奮斗百年的恢宏壯麗之史詩,用黨偉大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鼓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學生。青年強則國強,黨史的研究與學習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發(fā)展原則,融入中國每一代時代新人的日常學習當中。在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平臺上,可以更好地弘揚黨史文化,使黨的精神內(nèi)涵在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彰顯出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黨史在一定程度上不斷豐富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又有基于黨史文化的指導思想。這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中體現(xiàn)出就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黨史學習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黨史文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而年輕人是推動新時代發(fā)展的主力軍,需要著重抓好青年這個群體對黨史的學習,黨史的學習教育是青年大學生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各領域政策的時代需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講過:“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廣大青年學生對于黨史的學習不僅在于表面的入眼,重要的是將黨史文化、黨史精神厚植于內(nèi)心當中,并傳承下去,保持黨史教育與時俱進的時代價值,在未來的任何時期,中華兒女都能夠從我黨的歷史文化當中吸取寶貴的智慧和經(jīng)驗,克服困難,更好地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
2?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2.1?紅色故事資源的挖掘與轉化
中國共產(chǎn)黨歷經(jīng)了風雨交加的百年征途。在這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一路以來,我們黨積累了豐富又寶貴的經(jīng)驗,在動蕩的歷史社會背景下開創(chuàng)了新的天地,同時也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感人肺腑的紅色革命故事,而這些珍貴的歷史和事件都是我們的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不論是中國百年黨史當中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紅色材料和資源,還是在黨史文化中體現(xiàn)的我黨一脈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作風,都具備在當代高校思政課中進行更深一步挖掘的可行性。黨史中豐富感人的紅色故事是優(yōu)質(zhì)的教學育人資源,在結合高校思政元素的過程中,搜集更多的民間紅色故事,擴充百年黨史的紅色故事資料庫,將日益豐富的紅色故事轉化為當代高校思政課中最為生動的教科書和新時代黨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2.2?展現(xiàn)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
黨史紅色文化所具備的當代價值,在于紅色文化是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的重要開端之一,為我國當下的發(fā)展提供了養(yǎng)分和有效的借鑒意義。其價值指向當代,又對當代的發(fā)展做了新的闡釋。中共黨史當中的紅色文化與當代的高校思政課在思想內(nèi)容、價值導向和精神蘊涵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點。百年黨史教育通過高校思政課的這個平臺,回顧重大的黨史事件,還原偉大英雄人物的歷史事跡,體會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革命建設當中的精神印記。“回溯—前進”一直以來都是文化和歷史不斷地前進和發(fā)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不斷發(fā)展前進的道路上回顧歷史,以史為鑒,在感悟紅色文化與印記的過程中,同時也為我們照亮并明確了當下和未來要前行的方向,因而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平臺上勢必會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我黨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歷史魅力。
2.3?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不斷革新
我黨矢志不渝地堅守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指導路線,無論是從近現(xiàn)代以來,黨帶領人民為我們所有的中華兒女反抗列強的剝削壓迫,推倒壓在人民頭頂上的三座大山,帶領中國人民堅持不懈地爭取和平與解放,還是在當前的新時代,黨繼續(xù)不忘初心的帶領人民攻堅克難,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的百年奮斗目標,我黨始終都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指導思想作為前進的方向。而理論的生命力就在于創(chuàng)新,黨在探索適合我們中國國情道路的建設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創(chuàng)造并不斷豐富革新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性貢獻是一種緊密相連的關系。而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的黨史教育與我黨最新理論相結合,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更加增強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也提升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指導地位。
3?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
3.1?組織思政教學實踐活動,弘揚黨史紅色精神
高校思政課具備與時俱進的特點,可以挖掘更多豐富多樣的思政類實踐活動,積極發(fā)揮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的引領作用。因而可以將黨史教育放到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開展。例如可以組織全校各個專業(yè)和年級的學生,尋訪黨員模范,參加黨史知識的競賽和辯論。思政教師也可以組織帶領學生去學校附近的紅色舊址、革命老區(qū),或烈士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
3.2?以新媒體為載體,拓寬黨史學習平臺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fā)展,我們迎來了速度更快的5G時代,網(wǎng)絡上的各種新媒體平臺成為大學生社交或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也為高校推進黨史教育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環(huán)境。高校可以在自己的學校官網(wǎng)、公眾號或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設置更加豐富的黨史教育學習板塊,如增加微黨課的視頻、黨史論壇、在線黨史知識答題等,師生可以在線上展開互動交流和學習,增強高校開展黨史教育的趣味性,豐富黨史教育學習的渠道。
3.3?建設黨史研究教學團隊,增強黨史教育實效性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在深入推進百年黨史教育更具實效性地融入高校思政課的當下,培養(yǎng)打造一支專業(yè)性強的黨史研究教學團隊任重道遠。目前高校思政教師的學科背景大多數(shù)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思想政治、心理學、法學和歷史學等專業(yè)為主,但黨史專業(yè)的教師相對較少,學校可以有計劃地對高校思政教師組織系統(tǒng)的黨史教育培訓,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實效性,在思政課中將黨史知識更有效地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帶領青年大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黨史、體會黨史、感悟黨史。
4?結語
回望建黨百年,無數(shù)的紅色記憶被喚起,中國的百年黨史偉大而光輝,需要被一代代的中華兒女銘記并傳承下去。如今的百年也正值風華正茂,社會各界都掀起如火如荼的黨史教育學習活動。在新時代加強青年大學生對百年黨史的學習可謂恰逢良機,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治智慧是高校思政教育鑄魂育人的珍貴源泉,豐富高校思政課中的黨史教育路徑有助于砥礪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高尚品格,堅定他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做新時代的有為青年,用昂揚的姿態(tài)和勇氣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而發(fā)光發(fā)熱。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黨建,2021,(04).
[2]習近平.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J].中共黨史研究,2010,(8).
[3]趙紅亮.關于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時代價值及其實踐的思考[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4]胡玉寧.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nèi)容、方法與路徑研究[J].北京教育,2021,(04).
[5]程瑞.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1,42(08).
[6]王偉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黨史的精彩華章[J].中國軍轉民,2021,(08).
[7]張靖爽.高校黨史育人功能及實現(xiàn)路徑探析[J].現(xiàn)代交際,2021,(03).
[8]蔣百平.新媒體視角下高校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路徑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05).
[9]劉麗惠.講好百年黨史?上好高校思政課[J].社會主義論壇,2021,(06).
[10]崔暉,張海濤.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J].社會科學家,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