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摘? 要: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是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保障與支持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優化學前教育的重點內容。課程改革以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教師隊伍中一些教師的成長依舊較為緩慢,他們未能完全認識到專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文章根據當下學前教育的普遍情況,提出未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對幼兒人格發展與能力提升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為了推動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使幼兒園教師的成長路徑貼合時代特色,幼兒園要構建多學科的育人模式,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此來建立嚴格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思想
1. 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
在全新的幼兒教育理念下,幼兒教師應為幼兒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和管理者,其教育行為將對幼兒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師必須要不斷成長,這也使終身教育理念得到了較大范圍的傳播。終身教育理念強調人的一生不應該被簡單地劃分為學習期和工作期,而應長期保持學習與工作并存的狀態,教育與生活本為一體。學前教育尚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在經歷了多年的探索發展之后,正在向規范化、科學化、成熟化的方向不斷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隨著“家園共育”“早教理念”等教育思想的不斷落實,對教師的能力、素質和思想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即適應教學,理解幼兒,不斷成長,終身學習。這就意味著,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理應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幫助幼兒克服“自主危機”,從而推動終身教育理念的落實。
2. 形成良好的職業操守
職業操守是教師必須形成的職業素養。從狹義的概念上來看,其回答了“幼兒教師如何參與教育活動”這一問題,是對教師行為的約束;從廣義的角度上來看,其包含著從業、擇業與行業服務的綜合要求,是對教師教育行為的管理。多學科專業發展理念下,職業操守的培養更為重要。教師在進行多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會學到不同的專業知識,這些知識相互混淆,對教師的行為進行管理、約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師的教育思想。一旦對教育要求的解讀出現謬誤,后續的指導教育也無法保障。因此,教師必須堅守行業本心,積極回答“為什么參與幼兒教育”這一問題,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的活動目標,設計終身發展、自我發展的成長理念,形成職業操守,愿意不斷學習,積極投身到新時期的幼兒教育活動中。
3. 合理分配教育資源
教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僅依賴教師的“單打獨斗”,硬件配置、經費開支直接決定了幼兒教育的最終質量。在建設幼兒教育指導體系的過程中,正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幼兒園的辦學需求,才能有效提高幼兒園教學工作的育人質量。近年來,國家持續提高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度,無論是在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學前教育經費的分配越來越合理,充足的教育經費推動了教師群體的良性競爭。在專業發展中,教師不僅能夠獲得教學經驗,學習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資源,還能依靠良好的專業發展使教師站在更高的層次規劃教學,使現有的教育資源更好地為幼兒的成長服務。
4. 主動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
高爾基說過,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在學前教育中,文化的傳承與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同樣重要。教師要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訓練幼兒的生活能力,更要帶領幼兒了解社會文化,使幼兒具備符合其年齡段的文化素養。由此,教師必須在思想上、能力上對自身提出嚴格要求,滿足立德樹人的基本條件,才能參與到幼兒教育活動中。然而,就目前的教學活動來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較差。部分在職教師的學歷偏低,并且在入職后沒能關注文化方面的專業發展,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教學技能專業素養不足,對當前教學要求的理解也不深入。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重視文化素養的培養,力求構建文化氛圍濃厚的學前教育環境,使教師在完成教育任務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從而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5. 努力消除職業倦怠心理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在充滿希望的同時,教育活動中也包含著巨大的育人壓力。在近幾年的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中,教師群體中存在職業倦怠心理問題的人數居高不下,部分教師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一旦教師出現了職業倦怠,則會以冷漠的態度面對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僅無法及時回應幼兒的學習需求,自身的發展與成長也會受到影響。事實上,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心理的產生都與找不到專業發展方向有關,一旦工作陷入不斷重復的死循環,教師很容易對工作失去熱情。因此,為了緩解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良好的職業晉升與專業發展機制必不可少。
二、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1. 組織與開展活動的進步
學前教育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茖W地組織與開展活動是幼兒園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帶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提升自身組織與開展活動的能力。在安排一日生活活動時,要重點關注不同活動之間的轉換是否流暢、等待時間是否合理、活動內容是否給幼兒帶來啟示等問題,積累教學經驗。同時,從教育學的視角來看,避免幼兒產生“自主危機”也是教師的追求方向之一。幼兒園教師應該努力為幼兒提供氛圍輕松的活動環境,促使幼兒在舒適的狀態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獲得基礎的人際交往能力。
2. 保育與教育知識的補充
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包括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教育知識和通識性知識三大部分。在專業成長中,專業知識是能力發展的基礎,為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圍繞專業知識優化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選擇。但是,為了避免理論與實踐相混淆的問題,教師不能將相關考試中的專業知識看作全部的學習內容,而是要在扎實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學習新的工作方法,并結合幼兒的實際表現加以調整,最終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獲得更豐富的收獲。
3. 觀察與評價能力的提升
觀察與記錄幼兒的行為是教師“行動”與“反思”的源泉,該項能力的提升是評價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標準。幼兒園教師要學會觀察并收集觀察資料,培養根據客觀材料調整活動方案的能力。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情感發展,如了解幼兒的社交活動、帶領幼兒參與探索性游戲、陪伴幼兒閱讀、了解幼兒興趣愛好的發展方向。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園教師通過觀察與記錄幼兒的發展,可以發現幼兒的需求、興趣,感受不同幼兒的個體差異,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育人心態。
三、結束語
多學科發展視角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挑戰。教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教育能力,更要規范自身的教育行為和道德素養,配合多學科發展理念,結合不同學科的不同視角落實自主學習、教學評價等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將自身錘煉為適應時代要求、滿足幼兒教育要求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勇,李森. 從教學管理到教學領導: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選擇[J]. 學前教育研究,2008(6).
[2]郭良菁. 上海市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價體系研制簡介:構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嘗試[J]. 學前教育研究,2007(7 / 8).
[3]蔡迎旗,海鷹. 自主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之需[J]. 學前教育研究,2016(3).
[4]張世義,顧榮芳. 從問題關注的視角構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J]. 學前教育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