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煒
摘? 要:利用智能設備可以實現學習全過程數據的收集、存儲及分析,使教學評價有據可循,并覆蓋全體學生,而且能夠做到過程與結果并重,連續完整。文章基于教育大數據視角,結合智慧課堂中教學評價活動的轉型,闡述了智能教學環境下利用智能設備開展教學評價的優勢。
關鍵詞:高中生物;智慧課堂;大數據;教學評價
基于智能終端和無線網絡的智慧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在全國各地被推廣。如果教師只是利用先進的智能設備進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那么所謂的智慧教學將有名無實。充分利用智能設備、無線網絡及智慧教學軟件搭建智能化的教學環境,優化傳統教學模式,才是智慧課堂的真諦。筆者嘗試在智能教學環境下利用智能設備開展高中生物課教學評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收集數據,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在智慧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學習過程能夠被智能終端完整地記錄下來。筆者所在學校給學生配備了平板電腦進行數字化學習。課前,教師會將微課、教學相關資料及配套練習題發送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習完微課內容后,會自主完成相關練習檢測學習成果,并在互動討論區參與討論。課上,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拍照上傳課堂活動成果,如將自己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設計的實驗方案、得到的實驗結果等拍照上傳。課后,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學生考試的試卷也會經過掃描上傳到數據庫中并記錄下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利用平板電腦可以記錄和生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所有學習行為數據,這就為教學評價提供了原始的數據支撐。
二、分析數據,使教學評價覆蓋全體學生
教師通常會在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后,利用提問來檢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只能隨機抽取部分學生回答問題,而這樣的隨機調查難免會以偏概全,甚至使教師做出錯誤的判斷,繼而對教學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2必修》中染色體組的概念的教學后,筆者隨機抽取兩名學生回答相關問題。這兩名學生準確給出了答案,讓筆者認為全班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這一概念,繼而開始了新知識點的教學。而在后期的測試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染色體組的概念并未完全理解,于是只能在測試后對該知識點重新進行講解。這與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及時答疑解惑的教學效果差距明顯,而且對學生后續學習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相關知識點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然而,在智慧教學環境下,每名學生都可以利用手中的平板電腦將自己的答題情況上傳至教師端,教師不僅可以立刻看到正確率,還可以看到每個選項的選擇比例及具體學生名單,這樣就可以及時了解全體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而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活動更加靈活、精準,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分析學習信息,使教學評價連續、完整
在傳統教學中,通過課堂觀察、作業和測驗所獲得的學生的學習信息是非線性的,且不同來源的信息難以有效整合,不同數據中隱含的信息連接被割裂。在這種不連續數據之上獲得的分析結果只能解釋某些特定的問題,缺乏完整性。然而,智慧教學軟件能夠全程自動記錄學生的所有學習信息,包括微課觀看次數及時間,課堂提問回答情況,討論區發帖、跟帖情況,作業和測試情況等。智慧教學軟件通過時間序列分析、聚類分析等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構建學生的學科知識地圖,并能夠輸出每名學生章節學習情況的分析診斷報告。教師可以根據診斷報告向每名學生發送個性化、量身定制的學習資料包,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運用智能設備,評價中過程與結果并重
在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平板電腦的拍照、錄音、錄像、即時通信等功能,及時向教師或同學分享學習成果、提出學習難點,可以便捷地參與學習群的討論。教師也可以隨時監控到每個學習群甚至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并如實記錄。
例如,學生可以在互動討論區就某一學習問題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相互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通過瀏覽討論區的帖子,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能側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信息,這就能使教學評價做到過程與結果兼顧,評價的結果也更加準確、完整。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慧課堂中智能設備、無線網絡及教學軟件的使用,給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過程等方面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教師科學利用智慧課堂中產生的各類數據及分析結果,使教學評價從主觀、片面走向了科學、完整。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不斷深入應用,數據在教學評價環節中必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讀懂數據及數據背后蘊含的信息,并能夠根據信息形成行之有效的評價策略,是大數據時代下教師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葆萍,周穎. 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評價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2016,26(6).
[2]張靜.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J]. 電子技術,202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