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當下教育環境“樹德立人”是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學工作的難度比以往更高。在初中,學生的身心都在快速的發展,并且有很多對學生今后影響深刻的思維、觀念等都是在此期間逐漸形成。但是就目前的教學實踐效果來看,其結果卻并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是還有很多教師堅守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觀念,導致教學停滯不前。
關鍵詞:有效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要想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就必須采用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教學手段,對現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革。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逐漸改變以往的習慣,將呈現單一化趨勢與特點的教學模式逐漸引向多元化,才能夠更進一步的提升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沉浸在學習的過程中,并借助于此逐漸提升學生的自覺性,同時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意愿,不斷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體現這門課程的價值和意義,逐步幫助學生確立良好的道德觀念與法治觀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有效課程導入
課程導入是一堂課的初始階段,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般,在教學中同樣如此,教師需要開展有效的課程導入,將學生快速的引進學習狀態,對學生形成良性影響。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領域的結合越來越深入,為教師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活動帶來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在課程導入中使用信息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教材內容的信息呈現方式,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加新鮮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學生主動的加強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而且信息技術呈現出的內容也更便于學生接受,所以,教師要靈活的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課程導入。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豐富的社會生活”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將本課的思維導圖呈現出來,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本次以及今后的幾個課時中學到哪些部分的知識。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大致瀏覽教材,并將課本中的信息與思維導圖一一對應起來。接下來,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社會生活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社會生活,怎樣正確的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然后順勢引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將視頻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糅合,從而對其產生較為深刻與全面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范疇。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快速的進入的學習狀態,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正式的學習中。
二、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所謂的情境教學,就是為教材中的出現的知識點尋找一個較為具體的場景,然后引導學生進入其中,進行身臨其境的體驗式學習,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情”和“境”之間的統一協調,促使學生直接參與到知識中,直接與教材進行對話,最終讓學生接受并感知道德與法治知識,實現學生的內在需求。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情境教學中添加一些趣味性元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促使學生在自身意愿的驅動下去記憶和應用相關知識,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的相關內容時,首先,教師請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需要遵守的規則,一名學生回答道:“在電梯、地鐵的門口,需要遵守先下后上的規則”。然后教師就可以以“等電梯”作為場景,組織學生在教室中將這一場景還原出來,讓學生切身去體會社會生活中,遵守規則對個人與社會整體帶來的好處。在情境模擬結束后,教師就可以深入的展開本課教學,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內容。
三、組織小組合作,深入探究問題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更加強調通過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意味著現如今的社會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協作意識,并且能夠使用合適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合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合作當中探究問題,加強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并借此機會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逐漸抬高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地位,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性。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責任與角色同在”一課的相關內容時,首先可以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作為合作探究的方向,如“責任的含義是什么?”、“責任的來源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負責?”、“怎樣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等等。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自由討論。在討論期間,教師要走進學生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為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互相產生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更通過這種方式強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
總而言之,要想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逐漸邁向有效化,教師可采用的方法不僅局限于以上三點,需要教師靈活變通,勇于實踐,才能夠摸索出適合自己班級的有效教學法。
參考文獻:
[1]余文珍.多樣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環球慈善,2020,000(003):P.1-1.
[2]郭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04(011):131-132.03F2FA91-C9EF-4157-A044-5EFA406904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