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美
摘要: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小學高段數學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實施教學,不僅可以讓數學融于生活,還可以為數學教學增添更多活力,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積極聯系生活展開教學,還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聯系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數學探究,會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另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其積極進行生活化練習、實踐,才會讓其充分消化數學知識并不斷提高數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前言:
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高段數學知識與生活也有密切的聯系。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等都有極大的幫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小學生有效互動,讓其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更加了解,會更有助于激發其主動探究意識,深入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索。
一、鼓勵小學生舉例引導積極互動
小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學習效果明顯不同,教師要注重有效激發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其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才會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促進其學習質量提高。小學生往往對其了解的事物感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了解的生活現象發起提問,引導小學生互動,也可以鼓勵小學生根據自身生活閱歷列舉生活實例進行互動,帶動其主動動腦思考以及參與課堂互動,也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有效性,并使小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推動其更加積極進行數學學習。
如《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不僅要讓小學生對小數的基本形態充分了解,還要讓其對小數與分數的聯系、轉換等知識深刻理解,并培養其數感和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教師就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讓小學生感受到小數與生活的聯系,并推動其學習質量提高。引入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小數基本知識后,引入生活中不同商品都包含的小數實例,再發起提問:“除了老師列舉的這些生活實例,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到小數的之處呢?”鼓勵小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對積極與老師互動的小學生予以表揚。不僅可以有效加深小學生對小數的認知,還可以使其學習熱情不斷升溫。
二、拓展知識應用開展生活化練習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使小學生充分消化吸收數學知識,就需要引導小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練習,讓其在練習過程進一步消化知識點。基于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后,讓小學生開展生活化的練習,替代以往單一的數學練習。不僅小學生的練習興趣會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得到更好培養。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可以以生活為載體,將不同知識點融入其中,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簡易方程》一課,教師在講解方程概念、列方程步驟、方法等知識后,可以引入生活化的練習題:“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相距540千米的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經過3小時相遇??蛙嚨乃俣仁?5千米每小時,貨車的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千米?”。然后,再讓小學生三人一組共同探討:“應用題中的求知項是什么?等量關系是什么?應該如何列方程?”,最后再讓其探討后計算出答案。通過探討小學生會快速領悟到其中的等量關系并準確解答。同時,也會對簡易方程的知識充分理解。
三、借助生活實踐開展數學教學
在小學高段的數學課程中,幾何知識占有重要的比重,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數學知識,是小學生學習初中幾何的基礎。與此同時,也是小學生較難理解的數學課堂。鑒于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理念,將以往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思路轉變成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的教學思路。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小學生快速理解知識點,打好幾何基礎,還會讓其擁有愉快的學習過程,讓其實踐探究能力進一步提高。
如,《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知識,教師在講解體積和容積的知識時,可以讓小學生用卡紙提前制作一些體積相同的正方體。教師在結合模型使小學生正方體的體積知識理解后,可以布置合作實踐任務:“利用手中的模型在小組中分別制作一個長方體,而且小組內每個成員制作的長方體大小要不同”。通過實踐就會讓小學生對長方體體積的知識進一步認知。此時,教師在引入長方體體積的公式,引導小學生對照模型分析公式,就會讓其對長方體的體積知識充分理解。而且還會深刻記憶。以此,不僅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可以使小學生的實踐、推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總結:
數學在生活中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小學高段數學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難度,可以有效拉近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距離,讓其學習熱情不斷高漲。教師結合生活開展生活化練習和實踐,還可以幫助小學生有效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其充分消化數學知識,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另外,教學時教師注重引導小學生積極互動,讓其可以主動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會更有助于培養其數學興趣,讓其深入進行數學探究。
參考文獻:
[1]劉宏科.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新課程,2021(51):122.
[2]李冬冬.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