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麗
摘要:小學高年級英語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倘若教師單純依據課本展開教學,小學生會有較大的學習壓力,而且其口語能力、語感等也難以得到良好培養。通過應用情境教學法,將課本中的故事情節、情景等進行生動的轉化,不僅能夠降低教學難度,讓高年級小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讓小學生擁有更多實踐機會,促使其深度學習并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和英語水平。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英語;高年級;應用
前言:
情境教學法相比傳統教學,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對于激發高年級小學生學習積極性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高年級英語課程難度相對較高,小學生不容易掌握和記憶,應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降低知識難度,使小學生的學習實效性明顯提高。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課文中情境,也可以引導小學生模擬表演創設表演情境,或是將教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創設生活化情境,不僅可以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還可以使其口語能力、英語水平等明顯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課文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已然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鮮活的再現教材中的故事情節,創設課文情境。對于豐富小學生的視角、提升其學習敏感度等,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與課本內容相符的圖畫、視頻,或是引入教學課件,會使小學生對英語快速接受,并為教學增加許多趣味性。
如,《How tall are you?》一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動物園中長頸鹿、大象等動物圖片,及恐龍等的動畫圖片等。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先展示長頸鹿、大象的圖片,然后再用英語提問:“How tall is a giraffe?”,接著再對英語進行翻譯,使小學生理解句型。接著,再引導小學生觀看恐龍的圖片資料,并引入 “How heavy are you?”的句型,就會使小學生快速理解,并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而且,將各種可愛的動物引入課堂,可以有效抓住小學生喜歡動物的心理,會讓其擁有愉悅的學習體驗,并喜歡上英語課。
二、充分利用教材,創設表演情境
小學高年級英語課程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對話形式居多,要想幫助小學生快速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結合其中的情景創設表演情境,讓小學生深入體會英語詞匯、語法等的應用,會有效幫助小學生快速接受不同新知識,并讓其更高效積累不同英語知識。在創設表演情境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情境真實性,可以參照教材內容,適當引入一些表演道具,會更有利于將小學生帶入到情境中,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Last weekend》一課,教師可以在對:“cleaned my room, washed my clothes”等詞匯、句型等知識講解后,讓小學生分別演繹課文中的對話情境。在其表演前,教師可以布置教室中的場景,為小學生準備一些打掃工具等,再讓兩名小組分別到講臺前表演周末時在家中的情景。并且,讓其用英語交流表演。當其表演時,其他小學生和教師可以充當觀念和評委的角色。在其表演后,教師再鼓勵其他小學生先對表演者加以評價,分析其表達、應用英語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最后教師再加以總結和指導,就會使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快速提高。
三、豐富課堂實踐,創設生活化情境
課堂實踐是幫助小學生提高口語能力,理解和記憶英語詞匯及語法等知識的重要途徑。一般情況下,教師會結合課本內容開展課堂實踐,引導小學生應用英語進行表演、對話,促使其扎實掌握所學知識以及提高其英語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課堂實踐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靈活銜接在一起,讓其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表達自己的實際生活狀況,或是自身喜好等。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實踐內容,還可以幫助小學生靈活應用英語知識,讓其語感、口語表達能力等明顯提高。
如,《Where did you go》一課,為了讓小學生靈活應用英語交流,教師可以讓其兩人一組,在小組內運用“weekend, best, trip”等新知識結合自身生活進行問答、交流。小學生在將生活與學習融合在一起的情況下,會對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How did you go to these places?”的句型更靈活運用,語感及語言表達能力會進一步提升。
總結:
情境教學法可以生動再現英語課本中的情景,使英語教學豐富多彩,對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質量、英語水平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生動的轉化課本中的情景而創設情境,也可以指導小學生進行趣味的模擬表演,或是立足英語新知識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創設生活化情境,既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能夠使小學英語課堂充滿活力,使小學生深入學習并不斷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祁軍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51):111.
[2]黃登樂.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新課程,2021(48):94.A8F2CE30-B2C7-49F6-8C10-8BF7BA3763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