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達文
摘要:為提高我國教育質量,落實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教育部將核心素養和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要求在教學中完成二者的整合。以核心素養寓于語文課前預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不僅可以明確定向優化的教學目的和方向,而且讓教學理論指導體系更加豐富,促進了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發展?;诖?,本文在分析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預習情況基礎上,提出相關使用策略,以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效率
一、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課前預習的意義
簡單地說,預習就是提前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布置和計劃,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1]。目前,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深入地應用于多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獲,呈現的效果也很好。另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不僅受當前學習狀況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頗多益處,同時也符合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谛W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預習模式,能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師設定的標準和正確路徑開展學習自學工作。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對培養語文認知能力和語文素養有很大幫助。可見,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為基礎的預習模式的設計與應用意義重大,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完善使用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
二、小學語文預習的作用體現
(一)體現在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中
首先教師設計出預習課前預習內容,整理出學生的學習步驟和學習目標。接下來學生按照預習的計劃來進行自我預習。在第二天上課過程中,教師首先檢查預習預習情況,包括習題的回答,基本學習理念的明晰等等。在課上,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習題答案予以糾正和講解,保證學生的預習問題得到解決。在此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知識、整理學習筆記、課外學習資料等。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作為學習引導者,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2]。
(二)應用在教師的課程設計中
課堂導學部分作為預習的重要所在,教師應該對其引起重視。在這個部分中,教師要整合所學知識和學習資源,設立新穎且符合學情的教學案例,同時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的訓練和培養。盡量運用多渠道的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有良好的參與度,最終達成學習目標。此外,在課前預習中的導學部分,教師還要注重整體規劃課堂進程,聯系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情況進行恰當的預習導學規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
三、小學語文預習模式的設計和優化策略
(一)明確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作為核心素養下進行預習教學的第一步,明確教學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認真分析學習情況,結合教材在學習計劃中突出教學重點。另外,教育目標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引導性問題的設計也要有針對性。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增強學習水平。
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海上日出》的預習設計,首先教師要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將海上日出的演變進程構建一個框架,讓這些日出景象知識點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思維網絡。最好每個演變的進程一個預習目標,讓學生仔細觀察日出的過程,并且結合學生的預習反饋再次進行講解。其次,在預習的設計中要注重引導式問題的提出,如“你能找出文中的海上日出經歷了哪些過程變化嗎”“你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過類似的變化嗎?”通過這些層層遞進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習進程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將閱讀、思考、深入研究進行一個整合。另外,對于學生的回答必須要給予積極地鼓勵和評價,以此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自信心。
(二)鼓勵學生進行自學
鼓勵學生自學是小學語文預習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核心環節,是在核心素養指導下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具體體現。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循預習的先入為主的設計構想。這種引導學生自學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對于學生落實預習的學習進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十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就六年級下冊《古詩詞朗誦》一部分教學而言,首先,教師必須在課前將預習目標制定好下發給學生,讓學生依照著預習目標當中的步驟進行有規律地自學。同時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這一課的自學方式,明確詩詞中的生字詞的讀音,進一步進行詩詞的熟練誦讀和背誦。而到詩詞的詩人寫作背景和思想感情這塊內容時,就需要學生聯系前面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學習,或者自我的拓展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在自學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把握有限的時間進行最大化地學習。其次,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本部分內容,并且對于預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也要進行記錄,方便在課堂上解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養成學生預習的好習慣。
(三)對預習效果進行及時地評價和反饋
教師對于預習成果的驗收主要是靠課前提問和學生預習成效小測驗的反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及時性和高效性[3]。只有做好這項工作,預習的教學模式才會更加有效。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解決問題,不僅是對學生語文知識的鞏固,也是對教師語文教學的重要反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筆記,更清楚、更直觀地了解學生自學語文知識時的薄弱環節,進而重點教授學生語文學習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此外,教師在對預習測驗進行批改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進行前后的知識整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有莫大的作用,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還能擴大學生的語文視野,提升自學能力。而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為基礎的預習可以有效地突出這一點,也符合當前課程新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采取有效教學措施,不斷改進預習的教學設計和使用方法,結合核心素養的要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4]。
參考文獻:
[1]林燕玉. 小學語文預習策略研究[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 2021(8):1.
[2]林順明. 論小學語文的預習優化策略[J]. 新課程導學, 2021(21):2.
[3]白艷麗. 淺談小學語文預習的重要性及策略[J]. 愛情婚姻家庭:教育觀察, 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