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體育課程標準對于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學校體育教學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小學生體育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巧妙地設計體育課堂教學思路,構建高效率的小學體育課堂。文章簡要就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體育;教學效率
引言:
心理和身體健康作為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因素,體育課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方式,體育教學的質量直接會對學生各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部分學校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將教育重心放在文化課上面,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體質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很容易出現學生身體素質偏低等問題,體育課教學可以通過日常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思想,形成終身鍛煉意識[1]。因此,小學教育想要確保學生全方面發展,就必須提升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創新體育教育模式,從而提高學生體育訓練積極性,有效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力全方位發展,為以后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組織科學有序的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的活動性非常強,而且是以身體運動為主要活動形式,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不僅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還要注重游戲的屬性、場地、器械等,合理規劃,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有序性。同時,在開展游戲前,教師必須詳細說明游戲的規則和注意事項,并親身示范,以免小學生出現安全事故。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強監督,觀察小學生的情緒變化,適當調整游戲運動量和節奏,讓小學生遵守游戲規則,以降低游戲風險[2]。開展分組體育游戲時,教師也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小學生的運動情況和體質,合理分組,降低兩組的差異,強調“適當競爭”,避免小學生因競爭關系而引起矛盾。同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游戲活動,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游戲難度,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例如,在組織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可以用“詩歌接跑”的形式開展練習。游戲前,將學生分為四組,5人或7人一組,每組選擇一句詩句,一個人代表詩句中的一個字,由第一位小學生先跑,當第一位小學生跑到第二位小學生所站位置(中間相隔50米)時,在其背部寫上自己代表的字,以此類推,最快完成的一組獲勝。這樣的跑步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調動小學生積極性。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完成教學目標,而且能保證教學效果。
二、教師對學生進行語言引導,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對于體育課程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甚至有一些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用來休息的,沒有用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言語引導。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言語上的鼓勵,在鼓勵中學生能夠意識到體育學習的樂趣,也能夠獲得自信心。其次,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興趣選擇多樣化的體育項目,并且鼓勵學生逐個地去接觸這些體育項目,學生在了解和練習的過程中,就能夠逐漸知道哪些項目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最后,教師應該注意,在選擇體育器材時并不是越多越好,這需要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特點做好充分的調查,然后在教學實際中選擇適當的器材進行訓練。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寫在一張表格里,教師通過對表格的整合將有同一興趣愛好的同學分在一個組里,進行集中訓練,這樣的教學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也能優化教師的教學效果[3]。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取“擊球跑壘”等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三、注重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廣大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健康教育的重視,向學生傳授多樣性的健康知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強化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和全面性。一方面,教師需要增加體質訓練內容,向學生傳授多樣性的體質訓練方法,引導學生將體質訓練與素質訓練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實現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多樣性的應急處理知識,如消毒方法、包扎方法、傷口處理方法等,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突發狀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從失敗中吸收經驗,提升體育教學效率,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殷娟麗.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思考[J].家長,2020(24):14-15.
[2]王志紅.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10.
[3]劉維娜.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