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習作水平,體現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寫作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階段,在當前的課程改革環境下,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了解當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尋找與之對應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問題與對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更關注教學的創新。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積極的更新教學理念,擺脫以往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讓語文習作教學煥發生機。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制約著寫作教學發展。教師需要積極的組織寫作教學,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作文水平,為學生設計更符合其身心發展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積累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寫作素材量體現了學生的寫作基礎。如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有效地運用相應的詞語句式和各類寫作方式,學生的寫作水平就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和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也會不斷地增加難度。在此過程中,學生應該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詞匯和素材,學會運用更為高級的寫作手法,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文章,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和獨特的寫作習慣。但從當前的寫作現狀來看,學生所積累的基礎知識數量相對有限,也未能積累豐富生動的寫作素材,很多時候學生的作文都比較空洞,寫錯形式缺乏新意。學生也未能積極的尋找作文優化方式,提高自己的作文質量。
(二)學生的作文缺乏真實情感
學生的習作就是通過積累的語言文字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習作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到如何通過語言文字抒發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師在實際的習作教學指導過程中,會強調學生所寫文章要具有真情實感。但很多時候教師忽略了這一點重點,導致許多學生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不習慣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也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整個作文顯得太過空洞。這種狀況不僅與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關,也與教學模式有一定的聯系。
二、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為了轉變教學現狀,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能僅憑自己的教學經驗安排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現階段許多學生寫作能力無法提高,其重要原因在于。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點,所設計的習作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話可說。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特點,方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寫作練習時,教師在選擇寫作主題時,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中的話題。而是讓學生展開自由討論,嚴格按照學生的日常經驗和實際生活設計寫作主題。這樣學生就會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討論,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寫,而不是一味地照搬。
(二)選擇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習作訓練過程中,許多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主要在于所積累的素材不夠充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一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到的一些素材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和學習。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地尋找一些較為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尋找與寫作有關的素材,并將其積累起來。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仍然有所欠缺。教師就需要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在寫作素材積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許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積累的一些素材,可以應用于自己的寫作當中,也有許多學生并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積累作文素材的良好學習習慣。雖然一些學生也會主動的積累寫作素材,但學習自主性略顯不足。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在習作素材積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一直對應的引導策略。除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累一切經典的句式和段落,了解優美文章的寫作結構和思路,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如此學生才能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三)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教學策略,更加關注學生的客觀發展情況和主觀學習訴求。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而學生的發展也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欠缺,對于世界的認識不夠全面,對于一些客觀事物的認識較為淺顯,在寫作過程中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如果教師只是單方面的強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真實情感,學生也無法在自己的作文當中體現真實情感。教師要不斷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學會感知日常生活當中的美好事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并且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習作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許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運用一些空話,使得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如果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闡述自己的想法。學生就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能表達出真實的情感。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階段。學生的寫作水平,也體現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當前的課程改革環境下,語文教師需要積極的優化寫作教學模式,探究現階段習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積極創新。結合當前的寫作教學新思路,聯系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有效解決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饒箏.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16(8):1.
[2]任鳳霞.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間,2016, 206(11).
[3]劉賽鳳.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讀與寫:上旬, 2021(11):008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