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摘 要: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遺留下來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小學語文課本上都會有古詩詞的教學內容,可見古詩詞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古詩詞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古詩文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增強他們對各種情感的體會,比如親情、友情等;二是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古文中的實詞、虛詞以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還能學習古人排文遣字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增加了古詩詞比例,這提醒廣大教師必須重視古詩詞教學,因其對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感受詩歌的魅力入手,探討詩歌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走入古詩詞中
古詩詞和我們現實生活之間存在著一定距離,所以學生學習時的難度較大。而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能引導學生切實融入古詩詞中。
以孟郊的《慈母情深》這一古詩詞內容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可先將意境圖展示給學生,之后引導學生圍繞插圖進行觀察,插圖中主要介紹昏暗燈光下坐著一位老人,她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衣服,而即便是夜深人靜的時刻,她仍然保持著十分專注的神情。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位老人縫的衣服是誰的?為什么這么晚了她不休息,在想什么?如果她是在給自己的兒子縫衣服,那么面對這么大年歲仍然在操持生活的老母親,做子女的應不應該孝敬她?此時學生借助自主預習和組內交流探討等,自然能夠保持強大的動力和熱情參與到古詩詞的學習中。與此同時,學生腦海中對詩的認知也會逐漸清晰,之后學生就會跟隨此種情感走進詩的學習中。此時,學生的學習就會呈現出入情入景的現象,也能對詩的意境美進行切實體會,這一教學過程,不僅能夠有效實現學習難度降低的這一目的,同時也利于學生興趣的切實激發。
二、圖文并茂呈現,有效理解詩意
從古詩詞字詞意義方面進行分析,其和現代文之間有巨大差異存在,所以學生理解其意義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巨大難度。此時,如果借助圖文輔助作用的充分發揮進行對應學習情境創設,自然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難度的大幅度降低。
例如,教學《竹石》這一古詩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即先將一幅情景圖展示給學生,圖中描繪牢牢生長于巖石縫中的竹子,其緊緊扎根于巖石之中,圖下面有這樣的詩句存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咬”“不放松”等詞的運用、竹子的惡劣生存環境進行體會。之后,教師可將相應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強風刮起,折斷了大樹枝丫,甚至連根拔起了一些大樹;雖然大風刮彎了竹子的身子,但竹子的腰身不一會兒就會挺直。在學生觀看這一視頻后,即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討;與此同時,教師可將相應詩句展示給學生,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讓學生與視頻、詩句相結合進行學習,此時自然利于學生對竹子精神的切實體會,借此向為人處事要剛正不阿等美好品質方面進行延伸、拓展,借助古詩詞的學習實現學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三、組織情境表演,領悟詩情畫意
興趣往往會牽引著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其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泉。因此,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環節,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活出發,具體可在學生的
表演中融入古詩詞內容,此種教學方式更利于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的切實激發和長久保持。
以《村居》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將以下教學情境創設出來:春天,同學們跟隨老師的帶領組織了戶外春游的活動;同時,教師可借助課件展示戶外春游的場景,即明媚的陽光、剛冒出來的小草,很軟、很嫩、很黃;空中飛翔的黃鶯,在婉轉歌唱著;水面上有很多蒸發的水汽,像煙霧一樣凝聚起來,真是一幅好美的景象!這樣的畫面,不僅會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也能使學生在美景中沉醉。這時教師就可抓住時機詢問學生:我們觀賞的景物和課文哪兩句詩相同?此時學生自然能快速吟誦回答出來。之后,教師可繼續詢問:如果到放學時間,你最想做什么呢?這時學生會回答:玩游戲、唱歌、跳舞等,隨即教師可在學生興趣正濃的時候,找出幾名學生來即興表演,借此活躍課堂氛圍。完成表演后,在學生意猶未盡的情況下,教師可及時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并回答教師提問:剛才那一熱鬧場景可借助哪兩句詩來表達?上述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帶領學生切實體會學習樂趣所在,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顯著增強。
四、關注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韻律
我國經典、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和瑰寶體現就是古詩詞,古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其語言精練及準確、傳神,仍然使得其廣為流傳。從新修訂的語文課標所要求內容來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考慮到此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注重學生朗讀方面的指導,同時也要將正確示范引領工作做好,并指導學生的語調及節奏、情感等,基于多種反復朗讀形式的應用,確保學生通過讀來達到識字及學詞、析句等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反復誦讀中對詩句意境產生切身體會,幫助學生深刻感受古詩詞語言美、節奏美、韻律美,促進學生對古詩詞思想、情感的準確把握。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師應當熟練掌握上好一堂古詩詞課的技巧,如遇到寫景詩詞時就要注重情境創設,帶領學生直觀感受古詩詞中的美景。學習十分押韻、朗朗上口的古詩詞,教師帶領學生朗讀時要把閱讀的技巧、情感融入到詩詞當中。在不同的學段學習古詩詞時,教師應介紹詩人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詩人的人生經歷,然后再使用情境帶入法幫助學生結合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心境來理解詩的內涵。最后,在語文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在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傳遞正確的三觀,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書本上沒有的道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只有關注到上述內容,才能在課堂上真正實現“文化有韻,古詩添香”的意境。
參考文獻:
[1]朱艷艷. 部編教材理念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 科學咨詢,2021(1):297-298.
[2]許新穎.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對策[J]. 中小學班主任,202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