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要:伴隨學前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幼兒園教育發生了巨大變化,且在過去的階段內取得了諸多成效。尤其在游戲化教學方面,切實抓住了幼兒的喜好和興趣點,成功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活動上,讓幼兒的多項關鍵能力得到了鍛煉。在未來,游戲化教學法仍然要發光發熱,其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實為重中之重,還需要一線教育者繼續探索和實踐,才能夠契合幼兒的學習需求發揮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幾點創新性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游戲化教學;創新策略
引言
幼兒園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其應當結合幼兒游戲教育的實施需求,分析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成長空間,以探索出適合幼兒成長和發展的游戲化教育之路。我國適齡兒童大多基礎廣泛、水平不齊,因此一線教育者還應當花費時間思考和設計游戲化教育活動,為幼兒游戲課提供針對性、個性化指導,展示幼兒游戲化教學的高效性與時代性特點,滿足幼兒在這一成長階段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夠茁壯成長,為今后的深入學習、探究性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一、民間游戲對幼兒游戲化教學的啟發
受年齡、性別等多項硬件指標的限制,每一名幼兒的興趣愛好不盡相同,因此他們喜歡的游戲活動必然不同。于是,幼兒園教師要開發多樣性、多元化的游戲活動,以契合不同幼兒的不同需求教育教學。現代游戲大多在幼兒院教育活動中稍有體現,其實教師還可以從民間游戲入手拓展創新,如打寶、彈珠、夾彈子等游戲,均可以再利用、再設計,為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提供靈感。筆者認為,有的幼兒可能喜歡打寶中的精美圖案,有的幼兒可能喜歡彈珠的叮叮聲,有的幼兒可能喜歡夾彈子的感觸,這些都可以融入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契合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部分開展教育教學。此外,針對女孩還可以融合“盤腳蓮”、“跳皮筋”、“小魚游”等進行游戲化教學,讓幼兒在邊說邊唱中感悟,讓幼兒在身體靈活性、節奏感鍛煉方面進步和成長。
二、圍繞幼兒主體創新游戲化教學模式
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行為,能夠規范幼兒思維、行為習慣,有助于培養幼兒成為具有新青年風范的好學生和優秀人才。筆者認為,幼兒園教師應當圍繞幼兒主體創新游戲活動、游戲化教學模式,達到讓幼兒在“玩中學”的教育效果。無論是幼兒自主游戲活動,還是為了幼兒設計的游戲活動,教師都要明確教育目標,切入幼兒的興趣點、喜好點指導教育,讓幼兒享受游戲,讓幼兒切實得到鍛煉和進步。筆者曾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外時間、戶外活動時間,組織幼兒進行了自主游戲活動,讓他們自主選擇玩具、材料、伙伴,以其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進行游戲。結束后,筆者采訪了幾名幼兒,他們稚嫩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何為快樂教育呢?由此可見,圍繞幼兒主體創新游戲化教學模式是可行且有效的,還有待一線教育者繼續探索和實踐,才能夠構建出契合自身任教班級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游戲化教育模式。
三、幼兒園教師的指導作用有效性發揮
幼兒雖是游戲探索的主導者,但教師的指導作用也不可忽視,其對于幼兒在“玩中學”有著重要作用。其中,玩不是無意義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思考和發現,要讓幼兒在游戲活動、游戲化學習過程中有所得。那么,教師的引導作用就十分關鍵,其必須為幼兒構建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必須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收獲快樂、合作能力鍛煉、創新思維訓練等等。筆者曾組織幼兒進行美術活動,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包,讓幼兒自主選擇畫筆顏色、畫筆材料等,充分給予了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但同時,筆者讓幼兒畫自己的所見、所想,幼兒可以聚焦材料室中的任何一個細節作畫,這不僅為幼兒提供了實物基礎,還使得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想象作畫。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筆者發現有的會停下來討論,有的還會在彼此的畫作上添加筆畫,但都為繪畫作品注入了別樣的色彩。這一過程中,幼兒的繪畫技能得到了了鍛煉,幼兒之間也能夠有效互動、密切關系,實為一次成功的游戲化教學。總之,幼兒園教師應當撒手讓幼兒按照自身意愿探究性學習,但同時要發揮指導作用點撥幼兒在游戲活動或游戲化教學中的表現,以此來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發揮,為幼兒的專業化成長和全面化發展保駕護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革新與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一線教育者契合幼兒發展需求提出多種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為創新游戲化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幼兒園教師可以大膽創新、發揮想象,為幼兒構建科學、有趣的課程,為其創建更加健康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玩中學”,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夠生成健康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不畏艱險、勇敢探索。
參考文獻:
[1]王絲瑤,谷如婷,張艷,李倩倩,王靜遠,孫彤,陳凱,魏麗麗.臨床護理技能游戲化教學培訓軟件的用戶體驗調査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09):1246-1251.
[2]陳林.趣味教學 助力理解——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上旬刊),2022(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