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英智
摘 要:閱讀本質上是學習和進步的過程,讀書是每個人生活階段必備的事情,讀書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經常閱讀的人,在處理事情時會更加理性和認真,整個人會更穩重。閱讀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的習慣,老師和家長都會從小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幼兒園學生也不例外,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所以要從小抓起?!肮餐w”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它指的是一部分人因為相互信任、相互幫助或者因為同一個目標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個集體?!伴喿x共同體”是指以閱讀的形式將學生、家長以及老師聯系起來,通過閱讀的方式相互影響、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從而促進每個人的提升和發展。
關鍵詞:創新;師生;親子關系;幼兒閱讀
學會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學會閱讀不僅會在語文學科上會有幫助,對其他學科也會有幫助,隨著知識的積累每個學科對閱讀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學會閱讀對于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幫助。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幫助,同時也需要本身自己的努力。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閱讀可能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為了讓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要從學生的興趣下手,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一、家長以身作則,創新閱讀方式,促進親子關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生活中的做法對孩子影響極為重要,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做好榜樣,首先,父母在閑暇時刻要放下手機,拿起書本,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探索書中的奧秘,對于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可能還沒有足夠的漢字儲備,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字,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比如家長可以利用家里的紙牌,在紙牌上寫上一些簡單的漢字,邀請孩子一起打牌,每出一張牌對比牌上的數字,誰的數字小就把牌上的漢字念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新的漢字,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記憶力,促進親子關系。利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積累一定的漢字之后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閱讀,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構建班級閱讀共同體,提高閱讀效果
班級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將年齡相當的學生按照一定的人數建立起來的集體,班級的建立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互相幫助,養成良好的團結意識。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梢越M織一些比賽,在假期里讓學生讀一本好書,建立微信閱讀群,每天進行閱讀打卡,分享自己的閱讀進程,寫讀書筆記和心得,老師還可以對學生提交的讀書心得進行評價,不斷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回學校之后進行評選,對于獲獎的學生進行獎勵。召開班級共讀活動,全班共同學習,講述閱讀感受分享閱讀心得,增加共同感受。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老師可以創新閱讀方式,將學生、家長和老師三者結合起來,選擇合適的時間召開講故事大會,盡量讓每位家長積極參與,讓每個家長為孩子講述優秀人物的事跡,讓孩子學習優秀人物的精神和做法,有所感悟,這種活動不僅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正確品德的養成,還可以邀請學生和家長共同演繹故事場景,享受故事中的精彩瞬間,體會閱讀的快樂,這樣會大大提高閱讀效果。
三、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營造閱讀氛圍
幼兒的漢字儲備較少,為了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幼兒園和老師應該積極創建自由、寬松的閱讀環境,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學??梢詣撛O一些閱讀室,通過環境的作用,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室里要有足夠的圖書,既要包括文字類的,也要包括圖片類的和娛樂類的,確保學生在閱讀之余可以放松,可以設計一些小凳子,小椅子,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在閱讀室的墻上粘貼孩子在讀書時拍的照片和一些名人名言,營造讀書的氛圍。打造知識樓梯,在樓梯上張貼關于閱讀的名人名言,呈現經典句子。還可以組織讀書黑板報活動,每個班級的班主任帶領自己的班級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繪畫本領設計黑板報,在黑板報上分享關于讀書的故事,然后學校組織評選,對優秀的班級頒發獎狀進行鼓勵。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不同,老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概念,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說,在進行閱讀活動時,多給學生分享圖畫類的書籍,讓學生在圖片的引導下對文字進行理解,更要注意學生是否對書籍進行損壞,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教育學生要愛護圖書。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認識了一部分漢字,給他們分享的書籍應該是文字類的,呈現積極的價值觀而且是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書籍,整篇文章的文字要有數量限制,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關注他們的閱讀行為,更要關注他們對文字的理解,關注幼兒的理解能力,對于他們不懂的文字老師要耐心解釋,故事呈現積極地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
讀書讓我們明事理,辦實事。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感到充實;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的人生綻放光芒,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小做起,家長和老師要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關注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為幼兒講解漢字的奧秘,講述漢字的歷史,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從而為閱讀做準備。在親子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和家長往往會流露真情實感,促進親子關系的提升,家長的角色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在交流中,家長可以關注孩子內心想法,觸及孩子的內心深處,及時補充學生在讀書之外的情感,使學生得到全方面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構建閱讀共同體可以更好地組織閱讀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合作,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積極引領學生,讓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互相分享閱讀心得,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翁瑞玉.幼兒前閱讀核心經驗下的繪本教學三基點[J].福建教育,2021(35):51-52.
[2]張和新.論農村留守幼兒(3~6歲)早期閱讀教育共同體的構建[J].教育觀察,2019,8(12):121-123+131.
[3]張麗霞.聚焦前閱讀核心經驗 優化閱讀區活動[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