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飛
【摘要】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藝術教育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以后,更加需要對小學藝術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在小學階段就為學生日后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的有機融合,對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更加有利。筆者從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有機融合的重要意義出發,發現了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兩者有機融合的策略,希望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藝術教育;德育;有機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11—0023—04
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的有機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單單有助于小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同時還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有助于小學生高尚人格和正確三觀的形成。為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以此在恰當的教育時機將德育融入其中,從而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藝術教育必須作為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一項重點任務來完成。藝術類學科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單單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審美,同時還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對小學生智力、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藝術也是人類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藝術教育的全面實施,對學生智力、文化、創造美、發現美、鑒賞美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說,藝術教育可作用于人的整個綜合素養,也是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人才的創新力、創造力、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接受系統性教育的重要基礎階段,將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有機融合的重要意義逐漸凸顯出來,不僅僅可以培養出符合現如今社會發展所需求的人才,同時還可以實現小學生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同步提升,有助于小學生日后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建設與發展有用的人才。
2.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不管是從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情況來看,還是從小學生個體成長與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但是從現階段藝術教育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小學生家長更加期望孩子可以通過接受藝術教育獲得相應的技能,更多的是將其理解為藝術技能的學習,而忽略了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即便在小學教學體系中開設了道德與法律這門學科,但是德育卻依然流于形式。我們應該認識到,將藝術教育與德育有機融合在一起,將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此實現技能學習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融會貫通,可促使小學生成為德藝雙馨的人才,并更好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
1.相互融合的關系。從古到今,美和善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人的審美可以體現其思想面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小學生可以更好地欣賞藝術和陶冶情操。對小學生全面實施德育,其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藝術教育和德育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兩者的對象和目的相一致。所以說,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是一種相互融合的關系。
2.相輔相成的關系。小學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存在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主要體現為:藝術教育的實施對德育的開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德育的有效實施可以保證藝術教育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通過觀察很容易發現部分小學生十分調皮搗蛋,但是這并不代表著這部分小學生本性壞,有時很可能是其希望可以被教師關注和重視[1]。為此,教師在開展藝術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對小學生的了解,既要注意關注那些內向、不愿意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小學生,不可以直接冷落這些小學生,而應該為其提供可以展示自我的機會,并不斷對其進行鼓勵。慢慢地這些小學生會喜歡上藝術教育,各方面的表現也會變得更加積極。教師在開展藝術教育活動時,還可以將美妙的音樂作為課堂教學背景,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小學生很容易敞開自己的心扉,積極地與教師和其他小學生展開交流和互動。教師同時還要關注那些平時比較調皮搗蛋的小學生,可以針對這部分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的特點,組織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加藝術教育活動。將這部分小學生和比較內向的小學生劃分在同一小組內,這樣不單單可以實現成員之間的互補,同時還可以讓小學生自己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藝術教育活動中,除了可以實現小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以外,還可以端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彌補性格上存在的缺陷,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對德育的開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德育的有效開展也能夠促使藝術教育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1.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部分小學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過于重視小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對藝術教育與德育的實施并不是非常的重視,僅僅是在形式上實施了藝術教育與德育,并未充分發揮自身對小學生藝術素養和優良道德品質形成的幫助作用。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是其學習的榜樣之一[2]。因此,在有機融合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榜樣的無窮力量,并在平時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的行為,利用自身的行為感染小學生,即可以身作則,做好小學生學習的榜樣,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藝術教育與德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教師一定要準確地定位自身在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中的位置,自身既是知識的傳遞者,同時也是小學生正確三觀和優良道德品質形成的引導者。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除了要將音樂基礎知識和歌唱的技巧傳遞給小學生以外,還應該明確自身在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形成中的幫助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自身的行為對小學生加以引導,在教學中和小學生一同展開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并與小學生一同探討歌唱的技巧,促使小學生形成持之以恒學習的優良品質。
2.在藝術教育中貫穿德育。第一,教師應該根據藝術教育的內容,深入探究和分析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深入挖掘藝術教育中的德育因素,促使小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藝術教育和德育并非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再者,在很多藝術教育活動中,需要小學生在合作和競爭中完成。為此,教師在藝術教育中貫穿德育工作時,一定要注意強化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小學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小學生懂得在小組內更好地與其他小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從而實現小學生藝術水平和道德品質的共同提升。
第二,在有機融合小學藝術教育和德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德育的內容不可以過于空泛,而應該通過生活實例的例舉,在潛移默化中對小學生進行德育[3]。為此教師在開展藝術教學活動時,可通過實際生活中經典案例的介紹,加強對小學生吃苦耐勞、敢于攀登和拼搏精神的培養。例如教師在開展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為小學生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并鼓勵小學生大膽嘗試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當小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一定要及時做出引導,鼓勵小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難。當小學生最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時,其不單單可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還可以認識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堅持努力,最終一定會戰勝困難。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小學生對藝術教育中所運用的工具不愛護,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賦予每一樣工具以“生命”,以此促使小學生認識到所有的藝術教育工具均渴望被“愛”護,讓小學生認識到這些工具也是有生命的。對于小學生不愛護工具的不良行為,教師一定要及時的制止,并告知小學生這些工具對于藝術學習的重要性,對其展開說服教育。而對于那些對藝術教育工具十分愛護的小學生,應該適當給予其鼓勵和表揚,以此不斷強化小學生熱愛集體、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第三,在游戲化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德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普遍比較熱衷于做游戲[4]。教師一定要借此機會,為小學生創設德育情境,一方面進一步深化小學生的學習感受,另一方面進一步增加藝術教育的趣味性,以此在培養小學生審美的同時,促使小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
第四,教師還應該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化藝術教育活動的設計,為德育的融入獻計獻策,讓小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小主人,從而更好地實現藝術教育與德育的融合。例如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詢問小學生在下一節課時希望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并且引導小學生互換身份,利用課余時間設計下一課時的教學活動;同時在開展下一課時教學活動時,鼓勵小學生大膽走上講臺,模仿教師的樣子傳授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不單單可以促使小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辛苦,同時還可以深化小學生對藝術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小學生藝術素養和優良品質的提升。
3.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在有機融合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教師可將教材中的知識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將教學課堂作為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的重要陣地,認真地鉆研藝術教育大綱,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各種德育因素[5]。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帶領小學生學習歌曲《看龍船》前,在備課時一定要深入挖掘和發現其中的德育內涵。《看龍船》這首歌曲,深切地表達了人們在端午節參加賽龍舟比賽時的緊張、熱烈場面和激動、興奮的心情。教師在組織小學生學唱時,可以先為小學生講述屈原的愛國故事,并將其與現如今祖國的美好聯系在一起,與小學生一同深入分析該首歌曲的歌詞,以此深入理解歌詞的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單單對小學生進行了藝術教育,同時還在潛移默化中對小學生實施了德育。為了更好地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學校還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將教師組織在一起,一同討論和研究文藝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方式與方法。
4.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將藝術教育和德育融合在一起。據相關調查了解,部分教師對藝術教育和德育的融合不夠重視,一般是在藝術教育活動中通過說教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說教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促使其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不單單不利于德育的融入,同時還不利于小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為此,教師在融合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過程中,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將兩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以此達到更為理想的融合效果[6]。例如教師在開展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小學生普遍比較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為小學生講述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以此在潛移默化中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三觀”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生普遍比較喜歡做游戲的特點,以游戲的方式將藝術教育和德育融合在一起,讓小學生對藝術教育活動充滿興趣,促使小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受到相應的啟迪,加強對小學生堅毅性格、團結友愛精神的培養。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加強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以此將藝術知識內容直觀、生動地呈現出來,以便快速地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更為高效地融入德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后,出現了很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師在平時一定要加強對這些教育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學習,以此靈活地運用于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中,這樣不單單可以持續地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與熱情,同時還可以始終保持藝術教育與德育融合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藝術類教育課程的地位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德育的實施也備受關注和重視。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化教育的重要基礎階段,為此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有必要將藝術教育和德育融合在一起,以此在提高小學生藝術水平和藝術素養的同時,幫助小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三觀”和思想道德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育教學思維,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方式融合藝術教育和德育,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融合效果。
[1]劉天濱.書法藝術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研究[J].考試周刊,2021(65):160-162.
[2]梁春蘭.德育語境下的藝術欣賞在小學生審美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21(Z4):98-99.
[3]梁小云.“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學校體育和藝術教育價值分析[J].工藝與設計,2021(12):40-41.
[4]趙玉潔,趙國鋒,臧亞平.“三全育人”視域下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研究[J].決策探索(中),2021(05):25-26.
[5]王琳.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作家天地,2021(08):23-24.
[6]潘虹.禮樂德育潤物無聲——小學音樂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1):153-154.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