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浩昊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系統不斷創新與進步。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家以時代教育訴求與教育改革的需要為基礎,循序調整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推動小學語文教育從知識理論背誦為本位到能力拓展與延伸的轉變,為教育者指明創新教育模式的方向。小學語文作為培育學生人文情懷、人文素養的基礎科目,備受教育領域的關注;寫作與閱讀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閱讀、寫作能力的培育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目標,備受語文教師關注。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將讀寫結合模式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教育質量,是當代語文教育者必須探索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引言
小學語文中的讀寫結合就是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地聯系起來,全面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授課期間會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這種分開講授的做法并不利于語文教學發展。讀與寫不能成為獨立的內容,兩者應當充分結合起來,只有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方位運用。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在我國語文教學的研究中,教育學者認為讀寫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通過閱讀來實現寫作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和途徑,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基礎。閱讀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知識和廣闊的眼界,同時也有利于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良好的構思,受閱讀文本的啟發來提升寫作水平。實際上從狹義的角度來看,讀寫結合就是通過閱讀的內容去歸納寫作的技巧,從仿寫續寫等方法上不斷積累寫作的能力和方式,以此來通過長期的閱讀提升寫作能力。而在我國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的教學時,一般都是根據課本的要求直截了當地開展寫作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知識積累、情感體驗等,沒有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滿足當下語文教學的要求和發展方向,首先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其次,強化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平衡,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讀寫結合學習思想,促進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語文學習的內涵,從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降低學習的難度,這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涯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2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讀寫結合教學中孩子們存在的問題
據研究報告表明,百分之十的孩子們擁有較好的閱讀習慣,如:上課問問題,對一些句子的圈畫等。而且這百分之十的孩子可以將課文上學到的寫作手法與比較優美的句子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然后另一部分的孩子是有時做到,有時做不到,剩下的孩子們只能做到少數的幾次。進而可以看出,寫作與閱讀之間起到相輔相成的關系。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是由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的過渡時期,孩子們在這個過渡期,伴隨寫作次數和難度的加大,有些孩子就會出現由于知識積累嚴重的不足導致寫出來的文章邏輯混亂,結構不清晰,語句表達不清楚等問題。
2.2讀寫結合教學上老師們存在的問題
首先讀寫結合教學上潛在的問題就是“重讀輕寫”的教學模式,在進行讀寫教學時過于在乎閱讀課文的感受與想法的教學模式,也只是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大膽發言,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卻減少了寫作課的寫作次數。這樣孩子們的知識儲備量雖然很大,卻沒有進行實踐練習寫作,也沒有給讀寫結合課堂制定一個方案與提綱,導致孩子們寫作量不夠。另外就是太關注對小學語文課文的教學研究,而忽略了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的探討研究,進而致使讀寫結合課堂的教學質量下降。
3小學語文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3.1提升教師自身文化素養
新課程改革明確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中心,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當然,隨著課堂教學中主客體的轉變,針對教師的相關要求并沒有降低,教師要熱情地為學生服務,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針對小學生群體的教學,教師應該從一些基礎性知識出發,在實踐中告知學生要學會閱讀,不斷提升閱讀能力。教師自身要負起責任,需要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教師的能力素養是提升小學生讀寫水平的基石。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的語文教師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當然,教師在授課方式方面存在差異的同時,也會有許多共同點。在以讀寫結合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參加研討會或者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注重能力鍛煉,對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持續探索,最終選擇一種最有效、最容易讓小學生接受的方法。
3.2積極應用讀寫結合模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很難理解相對復雜的課程內容知識,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教師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注重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借助多種形式對學生不斷鼓勵,在實際授課期間,要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尤其是針對讀寫結合的內容,當小學生積極動腦構思以后,無論是生活中的現實還是浮夸的想象,教師都不能夠對小學生進行批評,否則會對小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嚴重打擊。基于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特征,首先,教師要正確引領學生學會傾聽,讓他們了解到別人的說話方式,逐漸掌握什么才是真正的語言表達,在不斷探索中體會到語言的特殊魅力。其次,教師應該有效結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通過組織學生積極閱讀,加強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小學語文教材包含極其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告知學生如何去理解,再轉化成自身的語言和思想,借助理解與探討等形式,持續交流互動,最終形成自身素材。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還要鼓勵小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在豐富課外文化知識的條件下,讓學生們積累的素材不斷更新和完善。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生學習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從興趣角度出發,提高語文素養,通過閱讀不斷積累素材,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借助上述策略,讓讀寫結合教學理念真正落到實處,最終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傳靜.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9(86):37-38.
[2]袁宇.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1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