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嬌
摘 要:現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小學英語教學理念與方式得到了創新發展,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元化,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為此,教師在落實小學生英語教學設計與指導時,應以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不斷加強對教學措施、模式、活動、項目等的優化與創新,以借助多元化、豐富性育人生態的構建來激發學生的內在訴求與自主意識,為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做鋪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主實踐中獲得認知需求的滿足,實現完備認知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引言
作為了解異域文化、開展交流認知的工具,英語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使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不斷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在提升自主學習素養中感知英語的魅力,提升教學實效,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顯得尤為必要。同時,教師更應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為切入點,來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實效[1]。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究時,應以學生的認知實際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參與、實踐、體驗、感知的機會與平臺,在切實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措施,拓寬課堂教學路徑,提升教學效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助力,奠基鋪路。
一、培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教學意義
(一)深化英語教學的教學意義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充分研讀小學教材,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使教學設計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課堂生活結合,把握好整體性和主題性,多角度挖掘教材的價值和本質,在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深化了英語教學的教學意義[2]。
(二)打造小學英語教學品牌
基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培養目標之下,教師必須對教材有一個整體且系統的認知與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地逐層深入落實教學內容,從而更有效地保障教學質量,努力打造小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品牌。
(三)深化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勇于實踐,深入推進。學校行政驅動,全面啟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扎實推進實施研究工作。教師在實踐教學交流期間相互汲取,互相學習,共同提升對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的實驗目標。
二、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切實優化教學設計,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習慣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施,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設計策略有著更高要求,而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積極參與意識的發展有積極影響。因此,教師應以切實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出發點,構建教學生態,搭建認知平臺。同時,還應通過課前預習指導、課內自學引導、科學自主鞏固等策略的適度滲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讓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更具感染力與生命力,以更好地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3]。
例如,在進行“Ways to go to school”有關內容的教學時,可借助課前朗讀、聽力訓練、課堂練習、知識鞏固、拓展延伸等教學項目的設計,組織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在其中滲透有關表述“上學方式”的詞匯、句型,幫助學生完成對各類交通工具英語表達的理解。通過多元教學策略的滲透,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激發其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習慣。
(二)關愛與引導,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也是奠定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但由于英語是外來語種,初次接觸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好奇心,并對這一學科感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長期接觸漢語文化的小學生來講,英語學習難免有些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打擊,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并產生抵觸心理。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多關心、多引導,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做好心理層面的引導與鼓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維情境,為學生營造思考的空間與能力提升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學會包容學生,幫助學生制訂學習目標與計劃,對學生及時鼓勵、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多元教學活動,激活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意識
很多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習的小學生表現欲、求知欲很強,且對于具有趣味性、實踐性、探究性的教學活動充滿向往。而多元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有著積極作用,而且有利于其認知潛能的深度開發。因此,教師可將情境展現、角色扮演、英語游戲、競賽活動適度融入小學英語課堂,以調動學生的自學積極性,提升英語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所得認知技能創造性開展英語學習,在自主性解決認知問題中提升、發展自我,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此外,還應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身心特性,就輔助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實施途徑進行延伸、拓展、優化,使其無限貼近學生的認知訴求,確保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全面增強。
例如,在開展與“My weekend plan”有關的教學中,可引入互動性問題:在周末大家都會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會不會提前有具體的規劃呢?在學生之間開展分享與交流,順勢引入“be going to do”這一固定搭配,讓學生用英語進行展示。英語表述便逐步充滿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必然會得到全面培育。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與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深刻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創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紅.探尋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97.
[2]張燕.小學英語課堂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啟迪與智慧(中),2020(11):50.
[3]薛明剛.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20(2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