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互聯網技術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應用越來越多,“互聯網+教育”也就應運而生。通過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互聯網進行智慧教育,切實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
作者簡介:王琦(1982—),男,陜西省漢中市龍崗學校。
現階段,教育深化改革,許多高中生物教師清楚地了解到緊跟教育發展步伐的緊迫性,更加注重從滿足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需求出發,探尋生物教學的現代化模式。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把智慧教育的概念與實際的生物課程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學習生物知識,同時能夠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生物是高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對智慧教育的充分運用,教師能夠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改進,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智慧教育的定義
智慧教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依托智能化設備及網絡來支持教學環境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方面的全流程應用的教育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智慧教育的看法也逐漸豐富。有的人認為智慧教育是把網絡終端與傳統教室進行有效連接,從而構建智能化的課堂;有的人認為智慧教育是在教學中運用智能軟件;還有的人認為智慧教育是構建幫助學生發展智力的課堂。筆者認為,智慧教育是在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從而構建全新的課堂環境的教學模式。
二、智慧教育的效果
教師對智慧教育模式的有效運用,可以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F在,智慧教育主要是依托網絡云平臺、服務器和終端設備開展的,教師在運用智慧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效果反饋在網絡平臺中,教師獲取反饋信號后,能夠快速地對課堂教學做出反應和調整。
三、高中生物智慧教育的模式與內容設計分析
(一)高中生物智慧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需要將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通過智慧教育平臺發送給學生,學生在智能化設備上收到課堂學習內容后,自主進行預習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教師提出的預習問題,把解題的過程和結果記錄在文檔中,以便教師進行檢查。教師在收集到學生的預習數據后,進行相應的分析,評估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根據學生的反饋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課堂教學的計劃。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智慧教育平臺統計錯誤率比較高的練習題,并對此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對練習題進行深入討論,找到相應的解題方法。學生也可以在智能化設備解答練習題,并使用智慧教育平臺檢測答題的正確性。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反饋練習的數據給學生,讓他們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如果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向教師進行提問,教師能夠迅速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的豐富資源,幫助學困生進行個性化的查漏補缺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效率。
(二)高中生物智慧教育的課堂內容設計
在運用智慧教育模式時,教師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兩方面原則,做好教學內容的設計工作,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1.充分進行學情分析
教師要有效利用各種智能化的終端采集學生學習的數據,并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加以分析,以更精準、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學習需要,進行符合實際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尊重學生的意愿
高中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中比較多探索性的實驗,教師需要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并指導學生利用智慧教育平臺,探究生物學原理。教師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意愿,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的具體方式
(一)課前智能化推送預習內容,提高學生生物預習的效率
首先,在開始授課之前,教師將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上傳到智慧教育平臺,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將教科書的內容與平臺的教學資源相匹配,以獲得符合教學需要的視頻、圖片、圖表等資源。教師還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收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最新科學研究資料,并在智慧教育平臺上共享相關鏈接。教師整合教學資源后,再通過智慧教育平臺自動推送預習內容給學生。例如,教師在設計有關細胞分裂的預習內容時,可以整合智慧教育平臺上有關細胞周期分裂過程和其他知識要點的微課視頻,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預習,以促進學生對有關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其次,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將教材內容和智慧教育平臺推送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預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向教師提問,同時也可以與同學在線進行討論。
最后,學生根據教師上傳的預習考試作業在平臺上完成預習考試。而智慧教育平臺的大數據可以幫助教師分析學生的考試情況,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預習效果,并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調整。
(二)課中智能化交流互動,構建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更多進行的還是一問一答的交流互動,甚至有的課堂,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零互動的情況。而有效的生物教學課堂需要師生之間有充分的交流互動。智慧教育課堂,就能夠很好地解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互動的問題。首先,當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時,可以在智慧教育平臺選擇提問方式,如分組作答、隨機選擇學生作答或者設置搶答等。其次,當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智慧教育平臺上對不同的答案進行實時投票。最后,智慧教育平臺能夠即時將學生作答的結果用直觀的圖表進行反饋,讓教師和學生直觀地了解做題的正確率等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激烈討論,熱情交流,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課堂中,實驗教學通常是教師在講臺上做演示,學生在座位上觀看。這樣的實驗教學,師生互動性不強,學生的參與感不強,導致教學的效果不佳。而教師應用智慧教學平臺中的“實物展示”功能,就可以實現學生的全員參與。智慧教學,讓學生獲得真切的實驗操作體驗,讓教師和學生在生物實驗中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從而提升了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課堂中,學生對課堂上的內容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問題,有可能會保持沉默。這樣的情況,既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而學生應用智慧教育平臺,在課堂上可以直接發布自己的問題,或者創建有關自己學習體會的文本,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并積極給學生提供正向的反饋,從而更好地推動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三)課后智能化評價和智能化布置作業,提升生物智慧教育的效果
教師在課后的評價環節,可以依靠大數據的力量,對學生生物課堂的學習效果進行動態分析,得到智能化的、精準的、理性的評價反饋結論。教師再基于智能化的評價,對學生的生物課堂學習效果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而能夠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有更加清楚的了解,為后續的生物課堂教學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
在課后作業方面,教師可以基于大數據的動態分析,為學生布置智能化的生物作業,并且可以在布置作業時補充多樣化的生物學習資源。通過智慧教育平臺的推送,學生可以收到個性化的生物課后作業。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利用教師補充的生物學習資源進行更深入的自主學習并在線完成作業;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按照個性化作業的要求,在線觀看重難點的微課視頻,以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突破重難點的學習目標。
五、教師實踐智慧教育的工作要點
(一)運用智慧教育理念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部分學校以及教師認識到推行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了全面系統的智慧教育平臺。教師通過運用智慧教育理念,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有力推動了學生的綜合發展。
例如,在教授關于細胞分裂的知識時,教師不應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而應該運用智慧教育的理念,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播放3D動畫,向學生展示細胞分裂的周期和分裂過程,視覺的刺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理解,并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讓他們從細胞分裂周期以及細胞分裂過程中了解更多的生物學知識。
再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總結學生錯誤率比較高的生物難題,把解題的思維、方法和步驟詳細地羅列出來,再有針對性地錄制微課視頻,充分利用現代的二維碼技術,讓學生掃描二維碼進行難題的學習。教師運用智慧教育的理念,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既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二)重視智慧教育課后輔導平臺的搭建
生物智慧教育要求學生的學習不僅發生在課堂上,還要延伸到課后。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的復習和預習是基于自身的自律。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可能鞭長莫及,學生課后不能很好地進行溫故知新,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通過對智慧教育課后輔導平臺的搭建,教師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依托互聯網技術,智慧教育課后輔導平臺具備強大的學生學情分析功能和高效的數據分析功能,教師以此及時獲得學生學情的反饋,實施更精準化的課后輔導。比如,生物教師在智慧教育課后輔導平臺向學生推送個性化的生物復習任務和生物復習資源,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復習,并在線與教師進行疑難問題的討論,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
智慧教育課后輔導平臺的搭建,為延伸生物智慧課堂、突破教學的空間限制、實現生物課堂課上課后一體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三)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為了更好地實踐智慧教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教師在實踐智慧教育的過程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有以下三點策略。
第一,教師需要利用互聯網積極主動地尋找、收集生物智慧教育的優秀課堂案例,深入研究、借鑒優秀同行的先進經驗。因為優秀的生物智慧教育課堂案例,一方面,是有效應用了信息技術的;另一方面,通常比較符合一線的教育教學實際,具有比較強的可行性,所以其有利于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第二,教師需要有強烈的學習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同行就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行在線交流;可以利用互聯網,參加網絡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研修培訓。
第三,教師需要多多參加本校的智慧教育教學觀摩課活動,從不同學科的智慧教育課堂吸收信息技術應用的經驗;并且,教師需要積極參加本校生物科組的集體備課等教研活動,就信息技術的應用課題,互相查漏補缺,互相交流探討,讓個人與集體的智慧相結合,提高科組整體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以提高生物智慧教育的有效性。
結語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貫徹智慧教育的理念,充分發揮智慧教育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讓高中生物教育可以成為真正的智慧教育。
【參考文獻】
[1]張亦飛.探究“互聯網+教育”時代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J].知識文庫,2020(06):66,75.
[2]陸丹婷.“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分析高中生物智慧教育[J].文理導航(中旬),2021(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