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
摘要:在小學階段,要重視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培養,盡可能的讓經過小學階段教育之后的學生們能夠掌握一些學習技巧,這樣不僅有助于當前的學習,也會對之后的學習產生積極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剛接觸到相關知識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教師們的教學會出現一些問題。當學生們逐漸成長為小學高年級學生之后,學習的內容難度也會有所提升,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要求也會更高。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們共同努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計算技巧;方法策略
在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始終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是教師們帶領學生們走進學習知識的大門,也是教師們教授給學生們相關知識,還是教師們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總體來說,教師們對于學生們的成長以及學習之路都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當學生們在學習之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們要挺身而出,及時的幫助學生們解決麻煩。本文就對如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提高計算技巧進行探討分析,給出了四個比較有效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掌握計算的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1學生計算能力差的原因
1.1過于注重情境教學
在教學生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適應新教育體制的改革,運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在教育過程中,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創造教育情境,特別是在呈現和解釋教育情境時,教育的重點變得模糊,忽視了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過分將學生置于情境教育中,導致學生對計算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影響了他們的計算能力。
1.2學生缺乏對計算方法的運用能力
加強學生對抽象計算科學的理解,積累學生的計算經驗,綜合抽象計算的理論和規律并將其應用于計算,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目前部分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時,沒有對抽象的計算理論進行簡化,而且學生的計算經驗積累的較少,使得學生不能對多種計算方法和技能進行靈活運用。
1.3學生的計算方式存在問題
有些學生在進行計算時存在一些問題,如不細心計算、計算數據錯誤、主要采用口頭計算、計算過程不完整等。研究表明,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普遍存在計算順序錯誤,例如計算過程不符合標準或要求,這些不良的計算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計算的效率和質量,妨礙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最終影響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2提高計算能力的途徑
2.1使用有趣的上課方式
興趣是人們探索世界的重要動力,這種興趣在數學教育中尤為重要,所以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找到計算的樂趣。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計算并找到樂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各種方法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例如,當老師上課時,可以將上課內容融入游戲中,或組織一次計算能力競賽,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由于小學生比較喜歡受到夸獎,所以競賽的榮譽和好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發現數學這門科目更廣闊的天地。
2.2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先了解算術原理和計算公式。正如高層建筑要先打好地基一樣,提高計算能力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計算公式,因此,學生必須對一些基本的計算公式有透徹的理解,知道如何計算以及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計算。所以當老師進行講課時,要讓學生不只是單純地記住公式,還要知道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提高對數學公式的靈活運用能力。例如,當老師教學生怎樣計算5乘以10時,就可以讓學生對5個10進行相加,使學生明白乘法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加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發展自己的思維,理解各種公式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2.3歸納總結教學計算公式
眾所周知,數學計算過程中會有許多的固定計算公式,學生們只需要把這些計算公式背誦熟練,然后多在學習中運用幾次,就能夠輕松的解決相關問題。因此,在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要求學生們對自己學過的數學計算公式進行歸納,然后對每一位同學最終整理的筆記進行指導,為學生們補充缺漏的計算公式。這個方法相對來說更加的簡單便捷,實行起來也更加的容易,學生們只需要對自己學過的計算公式進行一個整理,并不會有太大的麻煩。當學生們歸納好數學計算公式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對掌握的不夠熟練的計算公式進行多次復習,直到最終可以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在小學階段,數學計算公式整體來說是比較少的,學生們歸納總結的難度并不高,雖然會出現一些小的問題,但是并不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們的數學學習。
2.4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進行計算練習
計算練習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練習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是通過大量練習來提高的。教師對計算能力低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多進行計算,這些練習必須深刻理解本書的基本知識,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教科書中的重要知識。在老師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讓學生加強練習,突破重點,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每次上課前,老師可以先預留出10分鐘,在上節課所講的練習題中選擇幾個典型計算題,然后再從班級中挑選幾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5教師要注重學生做題習慣的培養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能力是通過良好的習慣再加上努力和汗水來提高的,良好習慣對學習有積極影響,有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良好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計算本身就是一個的逐層遞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錯誤。在計算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克服困難,而且要大膽細致,不能出現錯誤,許多不細心的學生進行計算時,往往會將數字寫錯,這樣無論計算的能力有多高,結果都可能會是錯誤的。例如,在學生進行計算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做完題后進行檢查,養成小心計算,仔細書寫的好習慣。由于對計算結果的要求非常嚴格,學生只有認真處理每次計算的細節,保持書面規范,養成良好習慣,才能保證最終結果的正確性。
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學生面臨的難題會更多,需要用到的計算技巧也非常多,教師們要發揮好激勵的作用,引導學生們積極學習計算技巧,確保學生們能夠達到熟練運用的地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教師們的努力,更需要學生們自己的嘗試,在學習過程中多用點心,積極主動的練習計算技巧。
參考文獻:[1]楊儒明.探討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J].讀與寫(教研版),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