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梅
摘 要:數字化時代衍生很多全新的教學模式,包括數字化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以及翻轉課堂等,這些教學模式借助新技術優化以往課堂以及板書和教師單純憑借書本教材講授的不足。通過各個新教學模式的使用,使教學課堂充滿趣味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充分被調動起來,使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保障?;诖?,數字化時代,各位教師還需大力推廣和應用全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校園管理;創新教學模式;實踐;思考
21世紀是數字化社會,新時期,各學校開始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教學理念的創新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以此來適應新時期教育現實需求,落實現代化教學工作,為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發展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促使其全面和健康的發展。本文探討數字化時代學校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重點對數字化時代學校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舉措展開分析。
一、做好數字化教學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數字化教學的開展,以建構主義以及混合學習理念、情境認知理念作為理論基礎,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進行。例如,利用多媒體信息資源和網絡通信與大數據等技術來輔助教學,通過網絡技術搜集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相似的資源,然后經過加工和處理,為學生構建一個滿足其身心發展需求以及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環境。數字化時代未來學校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需要軟件與硬件設施作為教學支撐。因此,各個地區的學校還需加強數字化的軟件以及硬件建設,解決目前各個地區以及各個學校相互之間的數字化建設水平差距大等問題。一方面,學校管理者應在未來擴大校園網絡的覆蓋面積,進一步提升網絡寬帶,以此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字化教學的體驗環境。另一方面,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建設智慧教室,引進各類先進并且具有多個功能的設施,包括多視窗互動以及3D虛擬設施,這樣便于學生良好的合作和學習,有效的交流,也利于學生進行創新和實踐。
二、教師需樹立終身的學習理念,完善自身不足,提升教學能力
從教育數字化的認定范疇來看,教育數字化突出的是系統的教育過程,重點是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對教育過程的優化,目的在于培養當前社會的創新型人才。在一些教育院校,許多領導認為教育數字化就計算機化,認識不到教育數字化是資源共享的教育,認識不到教育數字化多層次發展的問題,往往一談教育數字化,就是要建什么檔次、什么標準的計算機網絡,不能夠從實際出發,切實推進教育數字化的發展,思想觀念不清。數字化時代的一些創新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還需不斷地學習全新的理論知識以及新理念,樹立終身的學習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在學術交流環節,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趨勢,更好地在現實教學活動中發揮自身價值和積極影響,為學生高效和高質的學習提供保障。教師也要學會熟練地應用各類數字化設備以及裝置,學會多視窗以及3D虛擬演示操作能力以及微課視頻制作的能力,這樣才便于在教學中融入和使用數字化技術,便于構建一個更加高效以及智能和個性化的教學課堂,促使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構建優質數字化教師團隊,加強教師的培訓以及能力提升
微課教學模式,把視頻作為教學的載體,針對各個學科的重點以及難點、疑點、考點知識來制作視頻進行教學。該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把大課改成無數個小課來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以及興趣,使學生學習更加自主和積極,也使教學課堂充滿了活力,確保整個教學活動的快樂和輕松地進行。數字化時代,各類新教學模式的使用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工作,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更加要求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和熟悉數字化時代各個新教學方法的理論內涵,也要具備較好操作能力,做到可以熟練并且正確的使用各類新教學軟件,具備篩選教學資源和制作網絡課件等能力。因此,為了切實做好數字化教學工作,確保各個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正確和科學地運用,提升學校數字化教學水平,學校方面應構建優質的數字化教師團隊,并且加強對教師的培養以及能力提升,建立一定周期,定期對教師進行理論知識以及新教學設備的使用技能培訓,引領教師去了解、去采納和適應新教學模式,去領會使用和創新使用新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數字化時代產生很多全新的教學模式,包括數字化教學模式以及微課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固定和單一的教學方法,為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因為新教學方式的使用還需要不斷實踐和完善,才能確保教學的效果。因此,建議學校和教師一起努力,比如,學校方面還需做好數字化教學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以建設智慧教室,引進各類先進并且具有多個功能的設施,以此促進教學工作高效開展。而教師方面則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完善自身不足,提升教學能力,確保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于繼武,劉玉強.新疆博州地區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分析和探索——以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 教育現代化,2017,4(17):221-222,236.
[2]曾陽素,朱鴻鵬.網絡化,數字化——談智慧校園背景下學校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和利用的思路[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5):9-10.00249847-785E-4D3F-8A21-78B2952380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