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摘 要: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對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擁有更加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畢竟,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較為廣泛,其中不僅包含了許多思想、道德、觀念等方面的教育,還涉及了許多法律、法治方面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采取思辨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從小便能夠養成客觀的思辨能力,進而從各種角度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思辨能力,立德樹人
小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欲都十分強烈,但是因為年齡和經驗的原因,他們的思想、認知、思維等能力發育得還不夠健全,對很多事物并不具備良好的分辨能力,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由此可見,有效訓練小學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也是目前教育部門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要要求和目標,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中適當開展思辨教學,幫助小學生提升思辨能力,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辨精神,以此促進小學生德育意識和法治意識的提高,同時落實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立德樹人的任務。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思辨教學的意義
立德樹人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對小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有助于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何況,思辨所涵蓋的主要是思考和辨析兩大特質,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且前后照應。所以,在開展思辨的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基于立德樹人的目標,為小學生營造情景,引導小學生積極的參與思辨教學,進而學會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質、真相、內涵等等,以此完善小學生的思維、認知、習慣。而且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有助于小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在進行思辨教學時,教師通過大量的事例來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和辨析,讓學生對事物能夠擁有客觀、清晰、正確的認知,進而對德育知識中的深意、內涵、印證產生共鳴,以此為小學生塑造更加優質的品格。
二、基于立德樹人目標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思辨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小學生思維的活躍是保障課堂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在立德樹人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思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小組合作,讓小學生通過交流、互動、探討等維持思維的活躍,并對道德與法治課本中某些具有深意和內涵的思想進行思辨。這種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思辨環境,有助于小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中進行思考和辨析,充分體現了思辨的特質,活躍了小學道德與法治在立德樹人目標下的思辨思維。
比如:當我們學習《正確認識廣告》這一章節時,為了讓小學生能夠辨別廣告內容的真實性,了解廣告推廣的性質,做一個理智且聰明的消費者,教師可以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小學生思考廣告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影響?我們所購買的東西和廣告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否一致?都有哪些差距?……同時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另外,當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發言時,學生本人也應該做好相關的記錄,并進行思考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思辨,有效的活躍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這種氛圍相對也比較輕松愉悅,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參與,有助于立德樹人下小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思辨能力的提高。
(二)融入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思辨內涵
基于立德樹人目標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最終還是會服務于學生的生活,所以在道德與法治的思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將道德與法治學科和生活進行結合,以此豐富學生的思辨內涵,促進學生思辨精神的提高。而且在道德與法治思辨的教學中融入生活的性質,更有助于學生切身的感受生活和學習的關系。何況,具有生活情景的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具體,學生更容易進行思考和辨析。
比如:當我們學習《這些事我來做》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都要做些什么樣的事情?例如:拖地、擦桌子、洗衣服、倒垃圾……隨后,教師可以創設相關的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一下拖完地再擦桌子、擦窗戶等家務勞動,并讓學生對此展開思考和辨析,明白父母每天在外上班相比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勞累很多很多,而且他們回到家還要做一大堆家務,而自己作為家庭的一份子理應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家庭和父母減輕一些勞動壓力,進而培養小學生對于家庭的責任感。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開展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同時讓學生在思辨的過程中豐富了自身的內涵,提高了學生對于家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立德樹人目標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思辨教學,更加人文化、情感化,有助于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也能豐富自身的思辨內涵,明確書中的思辨知識點以及深意,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有效提高了小學生思維辯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同棟. 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微[J].當代家庭教育,2021(09):19-20.
[2]童惠芬. 小學道德與法治“思辨教學”模式分析[J].教師博覽,2020,10(24):95-96.
[3]李健. 基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思辯”教學模式探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9(1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