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瑞雯
[摘 要] 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營造一個自由、開放、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應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學方式,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提升。基于此,文章對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做了進一步探析。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各方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師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在設計課程時,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優化教學方法,通過提升課堂趣味性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并加強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思維拓展能力的培訓和指導。
一、轉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人們對于教育的認知也有了一定的改變,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越來越重視。數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應用生活實踐法、角色扮演法、游戲教學法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放松精神,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思維碰撞的火花,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知識點之前,數學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預習這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去超市買菜,以此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人民幣的面值,鍛煉學生數學的加減法運算能力;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針對人民幣的面值計算進行小組討論,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認知;最后在課余時間選兩名同學模擬在超市購物的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內化。這樣不但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夠活躍學習氛圍,更能夠通過情境再現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課堂體驗感。教師通過運用課前生活實踐、課內小組討論、課后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凸顯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讓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例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還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模式開展教學,這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單方面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很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使得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越來越低,長此以往,學生將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在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提高課堂趣味性入手,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抽象的數學內容以生動的圖像、音頻及視頻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數學重難點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小學六年級下冊的“圖形與幾何”知識點時,大多數小學生對于空間幾何圖形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難,在計算一些幾何圖形的表面積時,總是理解不了計算公式的原理。為有效解決這一弊端,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生動形象地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幾何體的透視圖,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從多個維度觀看和學習幾何體的內部結構,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不同幾何體的表面積公式,以此促進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學生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思維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能力和思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的。教師在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進而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除此之外,發散性思維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樣重要,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時,可以基于發散性思維整理和概括相關的數學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勇于放手,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意識,引導學生挖掘新問題,尋找新途徑,從而構建成體系的知識系統,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運算定律”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要求學生能夠靈活使用運算定律來完成相關的數學運算題。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運用加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等相關知識,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計算題,讓學生利用不同的算法進行計算,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思維敏銳度,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此來強化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使課堂變成學生思維碰撞的平臺,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和知識點有關的題目,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交流討論,看看自己的思路與其他同學的有何不同,最后對學習經驗進行總結。使用這種互相幫助的學習模式,既可以節約很多教學時間,又可以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討的空間和時間,使所有學生都能在這種溝通交流中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時,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在布置完學習任務之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上節課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發散思維,嘗試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雖然有的同學一開始無從下手,但是他們通過小組討論可以發現兩種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小組合作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還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效率,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具實效性。
總之,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突破原有教學方式的束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接受能力、認知能力,綜合考慮課本內容、教學目標等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強化自身的創新思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多聯想、多突破、多感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從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潔蓮.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學周刊,2021(36):53-54.
[2]朱曉潔.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淺談[J].讀寫算,2022(5):28-30.
[3]賀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天津教育,2022(2):171-173.
[4]鄭真真.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20(29):79-80.
[5]許物筆.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2(3):51-53.
[6]強麗玲.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新課程,2021(48):32.
[7]杜玉珍.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 學周刊,2021(3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