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奮 蔡廣熙 魏瓊瑜 吳慧君 指導老師:黃靜瑜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而電商助農作為一種助農新模式,有效助推鄉村振興,利于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本文依托鄉村振興的大背景,利用隨機問卷法直觀展示如何借助電商助農更好地解決高校務工人員鄉村發展的難題。
關鍵詞:鄉村振興;電商扶貧;調查分析;對策研究
一、調查對象與問卷設計
(一)調查對象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提高電商助農扶貧力度,賦能高校務工人員鄉村發展的對策,因此對某高校全體務工人員采用隨機發放問卷的調查方式。收回有效問卷共143份,調查對象分別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商鋪老板、保潔人員、商鋪長期員工、宿舍管理員、教職工等等。樣本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年齡比例為30歲以下20.28﹪、31到45歲34.97﹪、46到60歲32.17﹪,61歲以上12.59﹪;性別比例為:男47.55﹪,女52.45﹪。
(二)問卷設計
問卷總共有13道題,其中包括9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問卷結構如下:
(1)單選題分別調查了務工人員的性別、年齡、學歷、戶口性質、工作年限、在校園內從事的職業、一天的勞動時間、月收入以及個人對鄉村發展評估等等,共計9題。
(2)多選題分別調查務工人員享受的福利、選擇外出務工的原因、返鄉務工應具備的條件以及促進鄉村振興應解決的問題等,共計4題。
二、樣本分析
在用戶畫像分析這里,我們采用了頻數分析以及描述分析法。對于頻數分析法我們選取被訪問者的戶口性質和在校園內從事的職業作為變量進行分析,得到頻數分析結果,在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農村戶口占比80.42﹪,而城市戶口僅占比19.58﹪;在從事的職業方面,保潔人員占比最大,達到20.98﹪,商鋪老板以及商鋪長期工次之,均占比20.28﹪。在此次隨機調查的143位務工人員中,農村戶口占比80﹪上,除此根據全樣本的數據顯示,60﹪以上的人員外出務工的原因是因為鄉村就業崗位少以及鄉村務工工資過低,30﹪以上的人群認為自己的家鄉發展一般,僅有6﹪多的人認為家鄉繁榮,因此城市便利的生活條件以及工資待遇吸引了大批外來務工人員。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數人文化水平低,高學歷的教職工僅占比13.29﹪,其中小學學歷占比最大,為32.87﹪,同是小學學歷卻靠經營商鋪月收入達萬元以上的商鋪老板屈指可數,而從事的職業中保潔人員最多,她們的勞動時間平均在12小時及以上,但是工資卻在3000到6000之間徘徊,在偌大的都市中依靠長時間的工作工資仍是不盡人意。
從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可視化圖譜能總體上把握鄉村振興和農村電商的研究熱點及演化路徑。項目組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對“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電商扶貧”、“數字經濟”等關鍵詞進行了Citespace可視化數據檢索,經過篩選,共搜集到近5年關于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電商扶貧、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核心論文約300余篇。經過以“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為關鍵詞共現的可視化分析(圖2),分析整理出國內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等熱點問題、高被引文獻、研究領頭人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信息。
三、描述統計分析
本次調研結果以高校務工人員群體為樣本,從性別來看,男性和女性外出務工的人數比較平均,其中31到35歲的群體居多,且大多務工人員外出務工的原因是因為鄉村就業崗位少以及鄉村務工工資過低,年齡居于31到35歲。
為了更好的了解高校務工人員的務工狀態,我們采用了線性回歸分析,如下:
(一)高校務工人員就業原因統計分析
通過對高校務工人員的驅動統計,我們可以發現,高校務工人員的農村占比達到80%,較高的文化水平僅占13.29%,普遍處于低文化階段,30﹪以上的人群認為自己的家鄉發展一般,僅有6﹪多的人認為家鄉繁榮。60﹪以上的人員外出務工的原因是因為鄉村就業崗位少以及鄉村務工工資過低,這些數據表明家鄉建設,自身文化水平是影響高校務工人員自身勞動價值實現的關鍵。為了更深入分析這些原因,我們采用了獨立性檢測和單因素對此進行分析。
通過邏輯回歸方程進行推演:
高校務工人員外出務工受到鄉村建設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而影響自身的勞動價值實現。因此要解決高校務工人員的價值實現的問題還是要從鄉村建設問題下手,鄉村建設是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提高農村生活幸福指數的根基,好的鄉村建設才能帶動人們幸福指數的提升。勞務人員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是提升勞動價值的一大重要因素。
四、實施路徑
(一)提供必要保障勢在必行
加強醫保、社保、教育等資源的保障能夠切實提升廣大務工人員的幸福感使其安心的在本職工作上發光發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無論高校還是地方都要積極響應國家“堅定不移的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醫保惠民實績”的號召,切身處地的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更好的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權;其次,作為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權利的社保,用人單位可以給予一定程度的補貼,(盧丹,2022)地方政府則要加強引導,發揮協調與保障作用,科學的調整社會保障待遇;最后,所謂扶貧先扶智,用人單位可以定期給務工人員進行形式多樣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以及專業素養,積極響應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總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在探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同時亦不忘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堅定不移的跟黨走。
(二)重視高等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必要性
關于“高等教育服務農村”的有關論題,我國早就有研究者對其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世紀20、30年代陶行知、梁漱溟、晏陽初等先輩們就倡導高等教育通向農村并積極開展鄉村建設實踐。雖然這些探索和研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村問題,但是“鄉村教育運動”在探索高等教育通向農村的道路上,所做出的貢獻是開創性的,對我們今天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史沙沙等,2020)
我國教育部在印發《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提到“要堅持創新引領的基本原則,創新組織模式,加強協同創新”。充分利用學校內部一切資源,主動思考,主動創新,推進服務鄉村振興內容和途徑的多樣化,提高服務鄉村振興的深度與廣度。依靠電商參與賦能鄉村振興,推動電子商務進村,推進各產業融合發展。
(三)扶貧先扶智,電商領域人才賦能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農村經濟相對落后于城鎮,城鄉人才資源分布不均。同時,不少農村地區存在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這一現象,這些問題掣肘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受歷史文化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相比城市而言,農村居民的認識觀念仍然比較落后,大多依賴于政府補助,“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與進取心,這給鄉村振興工作的順利展開帶來了一些困難。從調查結果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農村發展前景小、工資待遇低、和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農村人員流失。雖然農村電商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出務工青年返鄉置業,但是擁有對電商專業知識技能儲備的人才較少,僅依靠政府帶動則難以適應和滿足市場需要。扶貧先扶智,助力農村人員各項技能提升電商學子義不容辭,利用當下新媒體手段,打造“直播帶貨”、“網紅帶貨”等自媒體人才,助推農產品銷售。探索政府搭建有效的電商人才交流平臺促進各地區間信息共享和資源有效利用,夯實電商領域人才賦能鄉村振興以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刻不容緩。
(四)電商專業挖掘新形勢賦能鄉村振興大勢所趨
鄉村振興是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是農村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跨過的一座大山。當前政府通過電商對鄉村振興賦能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進一步提升電商持續發展空間需要加強細化精確的引導。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發展的可能性,互聯網深深扎根在城市、鄉村生活的每一處,電商成了傳統加工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又一突破口,也是實現富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挖掘新形勢賦能鄉村振興成為大勢所趨,更可多方面賦能高校務工人員提升,改變刻板農村觀念。鼓勵更多電商專業技術人才和優秀大學生返鄉創業,打造一支能夠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農村人才隊伍。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助力挖掘新形勢賦能鄉村振興:一挖掘地方特色,打造電商實訓基地;二吸聚優秀人才,成立電商社團;三全平臺多渠道開拓電商網絡營銷,“集群”發力助推鄉村振興。
五、結語
當前在全面小康的背景下農村建設不斷的在發展,鄉村振興下農村的電商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電子商務的附加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加精確的引導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依然在某些方面存在較大的漏洞。扶貧先扶智,小到高校務工人員的家鄉幫扶,大到鄉村振興工作都是任重而道遠,除了響應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以外,作為電商學子的我們應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練就過硬本領的同時更要身體力行,時刻具備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在共同富裕的大愿景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共同富裕之路并非坦途,吾輩少年當自強,自當盡心盡力,諸君愿共勉之!
參考文獻:
[1]史沙沙.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20.DOI:10.27190/d.cnki.gjzsc.2020.000012.
[2]李慧敏,段歡,王軍方.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電商賦能鄉村經濟發展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22):55-57.
[3]劉蓉.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賦能鄉村振興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1):30-34.DOI:10.19704/j.cnki.xdnyyj.2022.11.015.;
[4]盧丹.淺談社會保險檔案的管理[J].檔案天地,2022(06):57-58.
作者簡介:陳勤奮(2001—),女,漢族,廣東雷州人,廣州工商學院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通訊作者:蔡廣熙(2003—),女,廣州工商學院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魏瓊瑜(2002—),女,廣州工商學院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吳慧君(2001—),女,廣州工商學院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