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賽男
【摘要】物理本質上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前提的學科,促進初中學生深度學習的意義就在于讓同學們自發地學習物理,喜歡學習同時主動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物理本身就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會吸引部分學生主動學習,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魅力”給物理蒙上了一層面紗,部分學生會對物理的學習有阻力,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了根本問題.本文圍繞深度學習的目的、深度學習物理實驗的策略及深度學習的意義討論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實驗;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學科是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實驗性學科,但是因為學生們剛接觸這門新的學科,在沒有物理學習經驗的前提下,本能地會排斥對物理的學習.因此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成了教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自身的能力.
物理實驗深度學習;的深度學習相當于一個引子,希望可以影響學生之后的學習,引發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辯證思維.
1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并非特指某一門學科.希望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能夠總結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結合自身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每一門學科當中都可以用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個人學習方法的形成才是對學生終身受益的事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深度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自主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也要學生意識到合理學習的情境,只有這樣才能理清差異,并且實現“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如果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新情境和題干之中,只是沒有目的地記憶解題過程和答案,那學生并沒有深度學習,只是停留于知識表面即淺層學習,學生要達到把相關聯知識連貫起來也要有跳動性思維.因此,對教師教學有很高的要求,希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適合學生學習,適合課本內容講解的課堂情境,以便達到引導學生積極聽講,達成知識遷移的目的[1].
深度學習的本質在于提高學生思維方式,然而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性的學科,是要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要學生自發判斷科學觀點是否正確、是否具有邏輯性,學生應在思考、檢驗和修正中學習物理知識,逐漸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質,這就要求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不斷挑戰自己刷新認知,最終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問題,然后嘗試解決問題.支撐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動力應該是學生的理論思維和邏輯推理,而非靠著老師答疑解惑.這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這就是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意義所在.
2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物理實驗的策略
2.1 豐富課堂設計
教師課堂的豐富性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直接因素,根據新課改要求,課堂要把以教師講解為主體轉換為以師生互動為主體.學生與教師的課堂互動既能保證課堂氛圍,又能提升學生注意力,提高了教師的課程效率.初中物理知識相對較淺,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其中大多數的知識點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從實際出發,緊密地聯系生活.其實多數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觀察到一些物理現象,但是學生們并沒有“物理思維”.教師需要注重讓學生突破固有思維,摒棄“經驗化思維”,因為一些生活經驗可能與科學知識是相對立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答,激發學生求知欲,即使解答錯誤也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 大家可以發現小鳥落在高壓線上沒有任何受傷的現象,但是我們人類卻不可以觸碰高壓線,孩子們并不理解小鳥能在高壓線上玩耍的根本原理是什么.有的家長會跟孩子解釋小鳥的手掌上有絕緣層,這就是對孩子“物理思維”的誤導.但其實是因為小鳥體型太小,在高壓線上可以看做一個點,跨步電壓很小,不能對小鳥本身造成傷害,所以小鳥可以平安無事在高壓線上玩耍.
若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發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們應該從學生周圍的生活環境入手.由此可見,初中教學需要引入生活情境,將物理知識生活化.在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自身觀察到的一些現象,讓學生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進而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從中理解和掌握該物理知識點.
例如 蘇科版教材八年級物理上冊引言中提到很多神奇的物理現象,這些神奇的現象都是自然界里和生活中的現象.如,將兩根高度不同的蠟燭扣在玻璃罩內,觀察哪根蠟燭先熄滅;透過盛有水玻璃杯看課本上的字會有什么現象;富蘭克林通過觀察雷電發明了避雷針等等.這些充滿了奧秘的現象勾起了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2.2 扎實知識基礎
物理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存在,只有學生懂得了基本原理才能進行解題.萬變不離其宗即是如此,即使題目要求或者題目情景千變萬化,但究其根本,基礎知識和原理是不會變的.教師應要求學生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據科學研究發現,學生自主學習所領悟的學習成果更顯著,學生能做到的知識輸出更高.所以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提前熟悉了知識內容以后,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知識框架,可以把自己預習時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尚未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做到有目的性地聽課,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能讓學生更充分的理解掌握知識,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可能是有發散性的,有可能在課堂上與老師講解的知識內容碰撞出不一樣的知識火花.
基礎知識的學習并不是一件能一遍過的事情,這是對學生耐心的考驗,重復的過程可能是索然無味的,所以學生需要及時調節自己的學習狀態,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耐心不足的厭學狀態,應該放平心態安下心來學習.教師也要時刻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調整狀態,總結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忌急功近利.
初中生意識形態尚未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刻意追求“完美結果”而忽略過程的重要性,可能會因為成績的不理想,導致心情不愉快,最終忽略了整理錯題的必要性.沒有總結考試失利的原因,那么這一次考試的失利在此便失去了意義,考試本就是為了查漏補缺,找到自己的薄弱知識,而非是為了分數.所以教師要極其重視學生的心態,切莫讓學生急功近利,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性地進行,考試失利也應該及時地總結錯誤原因,學會利用錯題本,整理好自己的錯題,然后調整好心態繼續前進.整理錯題就是對基礎知識的查漏補缺,重新扎實了基礎,利用好錯題本的學生學習進步很快,每次考試的錯題都是針對學生自己的薄弱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薄弱點,所以各自針對自己的短板補修,最終都能把短板修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扎實基礎不僅要重復學習知識點,也要做題,但是并不建議題海戰術,深度學習的目的在于能夠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并學以致用,無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能充分發揮,最大化使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視角為主要范圍,學生創造不同的情景、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探究性地解答問題.一步步深入了解問題本質,以達到學生深度學習物理的目的.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老師在意識形態上對學生給予啟發,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便是開展多樣化學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獲取和深度加工.這一系列情況,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啟發有了很重要的幫助和支持[2].
2.3 學會歸納總結
物理知識點的邏輯性很強,在不同章節但內容相似的幾個章節課程結束后,教師需要統計了解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包括在課堂效率、聽課效果、課后練習、作業情況等,可通過聯想記憶法繪制思維導圖,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復習鞏固相關物理知識.在不斷地回顧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不斷突破,不斷刷新認知,拋出問題,要求學生在提問時快速回憶和回答問題.在回顧的最后,展示了一些綜合性的問題,用于鞏固培訓,以促進深入學習.
學生在學習物理新課時,可能并不能及時聯想到此時的課程內容與之前所學內容是密切相關的,初中學生大多是沒有系統知識觀念的,潛意識里不會歸納總結.但是物理是邏輯性強、知識點覆蓋較多的學科,所以在考試中題目可能會覆蓋不同年級所學知識點.因此,教師應該注意開發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歸納能力,把不同知識點連貫起來構建成知識網絡.
2.4 注重復習方法
復習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漫無目的的復習是低效率的付出.物理的整體復習階段是一個十分重要且枯燥的過程,如果復習過程中只是在不停地講解課本的知識,剛開始時學生可能還能跟隨老師的節奏,集中注意力聽課,但是如果持續這樣枯燥地講下去,學生難免會出現疲憊狀態,導致復習效率極低.因此在復習階段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嘗試不斷變換講課方法,使課堂靈活多樣化.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復習知識點,教師需在平時統計錯題率、統計易錯知識點.以發散式課堂氛圍串講知識點,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知識的相似點,靈活運用知識.學生們如果可以非常熟練地應用這些知識點,則可達到深度學習,可以有效地復習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擁有良好的復習方法,也是同學們有效復習的關鍵存在.在復習時,大多數的同學都只是知道了基本的物理知識,即課本上的概念或公式,而復習的過程并非將這些基礎知識再背誦一遍.也不是說通過大量做題進行復習,即使大量做題可以讓學生見到很多題型,但是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的薄弱點并不相同,所以可能會出現在講題時,大面積的問題都需要講,導致課堂時間并沒有充分被使用,那便達不到有效復習,會導致整體復習效率很低.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前做好分析,對癥下藥.第一,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馬虎,而丟掉一些基礎分數,教師應該在平時做題時幫助這些學生改掉這個錯誤習慣.認真讀題,仔細答題,一步一個腳印地答好每一道題.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們總結一些迷惑性比較高的題目,讓學生們不斷練習,將迷惑性題目常態化,“實戰”時方可如平原跑馬.第二,教師應該時刻注意總結和復習需要并駕齊驅,讓學生充分的在復習中總結知識點,把筆記本和錯題本應用好,可以在升學總復習中繼續學習自己曾經的知識點,學生可以自行避開曾經自己“踩過的陷阱”.第三,復習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學習的心態,是先夯實基礎再去做題,而非先做題再去總結基礎,千萬不可本末倒置.要讓學生擺平心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解決問題,不斷突破,提升自己,才能進行有效復習.
3 結語
總之,促進初中學生深度學習是有重要意義的,初中階段的物理雖然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成績以及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3],但是希望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能夠總結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未來的學習當中都可以用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達到終身受益的效果.最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科學性思維.希望學生在初中階段,即可養成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等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爭取做高分高能學生.
參考文獻:
[1]駱翩.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育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
[2]張寶明.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2021.
[3]張婷.深度學習下的初中物理“有效復習”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